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月大小非减持创新高 未获稳定红利回报是诱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9:25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余祖江

  2009年,大小非减持热情依旧。1月份,股指持续反弹,大小非借机出逃,实际减持5.7亿股。2月份,两市成交活跃,大小非也频繁出手,加紧减持套现。根据中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大小非合计减持10.19亿股,其中大非减持4.55亿股、小非减持5.64亿股,创下自去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减持量。

  一直以来,大小非解禁被视为“洪水猛兽”,2009年,大小非将迎来解禁高峰,市场对大小非减持非常担忧,围绕解决“大小非”问题的争论不绝于耳。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大小非减持的主要原因是未得到稳定的红利回报。

  大小非减持动力未见减弱

  近三个月,大非减持动力有所增强,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大非减持占总减持量比重分别为44.1%、53.2%和44.7%,明显高于此前减持占比在19%到36%之间的水平。尤其在1月份,A股大盘开年后的持续反弹,为大小非提供了“落袋为安”的良机。有媒体称,近期大小非减持出现了一种现象:控股大非减持之前,上市公司股价一般都涨幅不俗。

  数据显示,2月份沪深两市合计解禁大小非137.83亿股,比前一个月显著增多71.3%,而大小非减持量比1月激增约79%。但是,大小非减持比重下降。中登公司披露,2月大小非减持量占当月市场成交量的比重为0.21%,比前一个月降低0.07个百分点,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

  1月份沪深两市合计解禁大小非80.48亿股,比前一个月显著减少36.1%。1月实际减持大小非数量比去年12月下降了30.7%,占总成交量的比重达到0.28%,比去年12月的0.24%高出0.04个百分点,也高于11月0.26%的水平。可见,虽然1月份大小非减持总量显著下降,但其减持力度并未同步减轻。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A股将迎来牛年开市以来第一个解禁“高峰”。沪深两市大小非解禁公司达130家,较上月增加9家。解禁市值约2267.76亿元,环比增加100.96%,是2008年4月份以来解禁额度最大的单月,在2009年排在第三位。那么,大小非减持力度是否还会加大呢?

  分红不积极迫使大小非减持

  大小非减持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从公司得到的红利回报不够。分析人士指出,大小非不会急于减持的一个标志是从上市公司所得到的分红收益率能否超过以银行利率或者是国债收益率作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分红如果相对大小非的持股成本足够高,大小非会愿意较长时间地继续持有这些股票。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的现金分红规定提升了很多公司的分红热情。根据已经披露的年报统计,超过七成公司的最近三年分红总额超过了年平均净利润的30%。在披露2008年年报的257家A股公司中,202家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正数,不考虑其他条件,仅以现金分红来衡量,符合再融资条件的公司占比为73.76%。

  但是,一些“铁公鸡”公司依然一毛不拔。亏损或业绩下降的公司不分红,股民尚可以理解,但业绩增长的公司不分红,多少会让投资该股的股民感到失望。在最近的年报披露中,这样的矛盾非常盛行:一边是对股民分红的吝啬,一边是对管理层加薪的慷慨。这更让股民感到气愤。

  业内人士认为,现金分红能够让机构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减少二级市场的投机行为,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的稳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确具备投资价值,即使暂时分得红利少,大小非恐怕也不会如此短视而减持,反之,股民们大可用脚投票,大小非愿意减持也无所谓。

  应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使所有股东都能获取稳定回报,或许是削弱大小非减持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业内人士建议,分红制度除了与上市公司的融资挂钩外,还须与大小非减持挂钩,对于那些不分红、不盈利的公司,应限制其大小非抛售的行为,以避免大小非泥沙俱下而让市场整体遭殃。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表示,作为国有资本的大小非在解禁时不应该损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应该加强对限售股的监管,要求限售股东拿出20%左右利润成立特别收益金返回给流通股股东。

  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逢明认为,目前让市场头疼的大小非问题,可以采用高比例分红模式来解决。“为了破解中国股市的困局,多层次发展股票市场,对于某些行业,尤其是作为蓝筹股大公司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应该强制性要求高比例分红。”

  当前,分红问题的解决或能救市,既然持有股票能产生价值,大小非就不会随便减持,流通股也不会赶紧逃走。心理上不恐慌了,市场就不会受到大小非解禁的影响而波动。

    相关专题:

    聚焦大小非减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