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管发力 深发展业绩变脸(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10:45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监管发力深发展业绩变脸(2)

  中外银行净利润 增长率拆分的启示

  (一)投资者应尽情享受内地银行规模高增长的回报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身处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绩增长还能主要依赖规模扩张来推动,这与印度抵押贷款公司相似。可以看出,发达或成熟市场的银行增长率只有10%以下,而中国印度则在20%以上。

  即使中国经济未来会有下调,但长期增长动力依然保持,银行业规模增长依然会在二位数以上。这是最值得投资者珍惜的。 (二)投资者应意识到内地银行享有的息差和拨备贡献因素不可持续

  与印度不同的是,同时值得我们高兴的是,息差还能作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是由于中国利率未市场化。还与印度不同的是,这个或许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资产损失准备也是我们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印度抵押贷款公司在规模推动业绩高增长时期,拨备依然增加较多,从而不构成利润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成熟市场银行的息差贡献也不大,这说明成熟市场的大银行经营稳健,不会让息差出现剧烈波动,从而导致利润增长的剧烈波动。 (三)内地综合经营应加快,使非息收入的贡献度提高

  印度抵押贷款公司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其非息收入增长的贡献度很高。中国内地由于没有混业经营,虽然近年非息收入增速很快,但由于基数低,非息收入占比仍较低,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仍不突出,或者说被贡献度太高的资产损失准备、息差等因素掩盖了其贡献。这急需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银行综合经营空间。从花旗、汇丰、恒生银行的情况也可以看出,非息收入对他们的利润增长贡献也较大。 (四)成熟市场银行业绩波动更多与准备计提、非息收入和营业费用有关

  由于规模增长受限,成熟市场银行业绩更多受准备计提和非息收入影响,而这两个因素对经济波动和市场波动更敏感,使成熟市场银行的业绩更容易波动。也由于规模增长受限,营业费用也成为业绩波动的重要因素。 (五)利润增长的源头应该是规模增长及其带动的收入增长,开源更有意义

  依赖准备、费用、税等因素推动的净利润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只有规模增长及其带动的收入增长,才是利润之源,更呈现勃勃生机。这个源头基础雄厚,银行业绩才有持续增长动力。

  规模高增长的银行正如成长期的青少年,发展势头很旺,人生道路很宽广。而规模低增长,只能依赖准备、费用、税等因素增长的银行,正如走向衰退的老年人,发展空间有限。正因如此,当银行自身增长受限时,也往往通过购并实现规模增长。

  在中国内地银行高增长的趋势下,放贷更审慎,资产组合更合理,准备计提更充足,那么未来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银行应该是中国的银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