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实业成立于1999年7月,股改前共持有吉药限售股2122.2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3.41%。作为吉林制药的二股东,多年来明日实业未有大的动作,而自2007年9月,伴随着吉林制药三次重组,其开始不断减持。
2007年8月10日,明日实业持有的吉药791.2万股限售股获得流通权。在2008年1月10日,明日实业宣布在二级市场抛售191.15万股。其后的2月19日、3月14日,明日实业两次宣布分别减持了182.9万股和228.8万股。
这三次减持几乎抛掉了当时所有的解禁股。该时间段内,以吉林制药平均股价9.51元计算,第一轮抛售明日实业共变现5733万余元。
2008年4月和10月,明日实业又分别减持了138.3万股和50万股,至此2007年解禁的791万股抛售完毕。第二轮抛售明日实业变现收益超过1300万。
2008年7月,明日实业第二批解禁的791万股获得流通权。2008年11月,它小试牛刀,抛售16.5万股,变现至少150万。2008年12月26日,明日实业在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上分别抛售150万股和350万股,变现3215万元。
至此,明日实业已在各阶段高位共抛售1300余万股,金额超过1亿元。作为二股东,明日实业目前持有吉林制药4.26%的股份,共647万股。
吉林制药副总经理马旭东称:“二股东能够减持是因为有相关政策,如果没有全流通的大趋势,明日实业不可能从中获利。”
据安晓称:“明日实业实际由恒和集团控制。恒和案发之后,其所持吉林制药股份由金泉宝山承接,同时明日实业也转由金泉宝山的董事长也是吉林制药的董事长张守斌接手。”
明日实业2006年时法定代表人为柴兴国。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年9月12日出具的《民事判决书》(2005川民终字第224号)中明确显示,柴曾在2005年担任吉林制药法律顾问。
马旭东对此回应:“柴兴国从未在公司任职过,仅是受委托参与案件审理。”然而一位律师告诉记者:“《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法律顾问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由企业聘用,专职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并经注册,本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更应符合此规定。”
明日实业现任法定代表人为陈志杰,工商资料显示,陈志杰出资2600万,为明日实业的第一大股东。但多位采访对象向记者证实:陈志杰一直就在吉林制药和金泉宝山任职,负责原料药采购等工作。记者联系吉林制药采购部,接电话的职员也表示有这么一位“陈志杰经理”。
明日实业前后两位法定代表人与吉林制药的关系“暧昧”,金泉宝山则牢牢控制着吉林制药,明日实业减持套现的背后,吉林制药的大股东金泉宝山,扮演的角色值得关注。
重组之“瘾”与公司难题
马旭东向记者坦言:张守斌入主吉林制药后,由于涉及大量历史债务需要偿还,公司资金链就一直非常紧张,所以才一再寻找重组机会。
吉林制药的前身恒和制药卷入2003年时“恒和系”孙宏伟的骗贷大案之中,张守斌接手之时,吉药欠吉林工行6500万元不良贷款。马旭东告诉记者,这笔贷款以及后来的一些贷款让吉林制药5年来长期背负债务包袱。
吉林制药虽然在2008年摘掉了ST的帽子,但其财务状况仍然堪忧,一直在借新还旧维持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公司共借债1.04亿元,还债1.2亿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吉林制药多处房产、机器设备等一直处在一轮又一轮的抵押过程中。
另外,吉药存在严重依赖单一品种的问题。2007年,吉林制药的参芪片一个产品实现收入5600多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5.9%,而吉药曾引以为豪的阿司匹林等化工原料药收入仅占21.7%,已严重萎缩。2008年中报显示,这一情况仍未有效改变,参芪片销售收入仍超过总收入的40%。
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参芪片不像片仔癀、云南白药那样拥有独占市场,这个中成药竞争十分激烈。靠单品销售额支撑公司业绩的企业也有,如天士力等,但相比起来参芪片的盈利又太低,仅靠这一产品无法维持企业发展。”
马旭东表示:“我们对重组寄予期望,希望有一个大的合作伙伴一起把公司做好。但公司不完全寄托于重组,还是有信心自己把它做起来。”然而,记者在厂区观察时发现,大部分厂房明显已封门多日,一幅破败的景象。而多位员工证实:“企业部分生产线停产,并且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上述分析师认为:“吉林制药就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只有壳的价值。”三次重组失败的过程,也隐隐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