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ST丹化退市留阴影 投资者想大股东子债父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1:30  证券日报

*ST丹化退市留阴影投资者想大股东子债父还(2)

  据闻,去年同时期,鸿霖投资欲通过收购*ST丹化股权的形式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但由于公司大笔股权被司法冻结,且相关的司法拍卖也被推迟,影响了公司的重组进程。而经过一年的时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滑、不确定性明显加大,重组是否按照原计划进行也存在一定变数。

  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ST丹化负债的原因,曾有股权被拍卖的先例,正是这样,使得许多有重组意向的企业望而却步,不愿接这烫手山芋。如果公司能提前解决债务问题的话,重组将变得比较容易。

  复杂的三角债关系

  说到*ST丹化的负债,其间关系复杂而又混乱不已。全因其中夹杂着升汇集团、丹化集团和*ST丹化三方之间复杂的三角债关系。

  *ST丹化三季报指出,截至9月30日,原实际控制人升汇集团及所属公司占用7.2亿元。但因为升汇集团的倒台,*ST丹化对这笔巨资计提100%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将被迫吞下7.2亿元的巨额债款。

  经查阅,这笔债款的来源主要集中出现在2005年。当年,*ST丹化曾给几家关联企业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共9.876亿元。

  而这几笔巨资则是来源于升汇集团。重组后,升汇集团为*ST丹化7.08亿元贷款和丹化集团1.053亿元贷款提供贷款担保。

  之后,这笔巨资通过*ST丹化的手,以贸控、华贸的名义开具银行承兑汇票8.6亿元,升汇集团将贴现后的资金均返回给*ST丹化或丹化集团,并为此承担贴现息约1463万元。

  至此,三方的债务关系变成了升汇集团对*ST丹化的债务关系和丹化集团对升汇集团的债务关系。

  *ST丹化2005年年报称,将丹化集团、升汇集团关联企业和本公司的债权债务按业务初衷还原后,丹化集团欠本公司4.56亿元,本公司欠升汇关联企业4200万元。

  但因升汇集团倒台,其对丹化集团的债权无人问津,而*ST丹化对升汇集团的债务也随之一笔勾销。最终,*ST丹化负债累累,重组更是难上加难。

  投资者希望“子债父还”

  有投资者提出,*ST丹化的巨额负债应由丹化集团来负责,*ST丹化重组困难也要归咎于丹化集团。那么,到底是谁欠谁的债,又该由谁来还呢?

  据*ST丹化财报显示,升汇集团参与重组前,丹化集团每年的费用支出一直维持在1亿元左右。重组后,经双方共同努力,丹化集团费用支出有所下降,但因其债务负担十分沉重,其每年的现金支出仍有7000万元左右,其中,绝大部分资金是由上市公司承担。

  2005年,*ST丹化遭遇行业困境,国内粘胶纤维产能增加迅速及受欧美纺织品贸易制裁出口受阻等,造成国内粘胶纤维供大于求,致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当时亏损1.78亿元。

  为弥补亏损,*ST丹化曾表示,丹化集团拥有工业用地31万平方米,依据政府会议纪要精神,拟将其变更为商业用地,全部用于抵偿欠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ST丹化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