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平安:资本市场问题青年 为激进付出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10:3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中国平安:资本市场问题青年为激进付出代价

  ◎徐怡丹/文

  平安真要感谢监管机构在审批海外投资时的谨慎,以及致使再融资方案延后的各界压力,否则平安所交的出海学费也不止于此。

  2008年原本是中国平安成立20周年的大庆年份,但马明哲亲自参与的从2007年就开始策划的一系列庆祝活动,由于地震等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取消。平安在2008年经历的一切更像是过去20年坎坷的缩影—再融资风波、海外投资折戟、高管薪酬争议、税收检查传闻。几乎平安每走一步,都受到公众质疑,每一亮相,都引起新一轮舆论诟病。20岁的中国平安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问题青年”。

  再融资闹剧

  2008年1月21日,平安再融资方案出台,计划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以及不超过人民币412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按当时的市价计算,融资总规模可达1600亿元之多。

  一纸公告掀起惊涛骇浪,对于当时已处于牛熊边缘的股市来说,该方案的出台好似压倒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后股市大幅下跌,平安也因此背上了骂名。而平安的股价更是应声跌停,从近百元倾泻直下。

  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名为《深化改革和监管,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文件:“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该文件出台被解读为监管层的救市行为。

  3月5日,再融资计划在股东大会上受到了中小投资者激烈地质疑,质疑核心集中在巨额融资的资金投向。但马明哲仅表示再融资获得的资金会用来增加公司资本金,以及在考虑确保公司核心主营业务发展之外,用于经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这样的解释当然无法消弭股东的质疑,一时间对于公司管理层的质问,以及不同立场股东之间的争吵交织出现,而机构多沉默以对。但平安再融资计划仍以超过92%的赞成票顺利通过。

  会议结束后,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马明哲在保安的簇拥下满脸自信地离开会场赶往北京参加两会,深圳观澜湖的大礼堂犹如上演了一出喧闹的舞台剧。

  但在此之后再融资计划却并没有如设想的那样推进。面对不断下跌的市场,平安表示会 “审慎考虑推出再融资的时间、规模和市场的承受能力”。

  5月9日,平安公告称:“本公司在现阶段(公告之日起至少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公开增发A股股票的申请”,同时“将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者承受能力,慎重考虑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报和发行时机。”而在6个月过后的11月11日,平安对再融资的态度已经变为“没有计划,没有时间表”。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这半年间随着局部市场的次贷风暴升级为困扰全球实体经济的金融海啸,无论作为潜在融资市场的中国内地,还是潜在并购市场的海外,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融资的市场基础不稳,同时目前平安自上市以来最低的估值水平也不适合这种融资方式。

  中国资本市场最热闹的一次再融资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

  投资富通浮亏九成

  马明哲曾将20年前的平安比作一只小舢板,而现在平安是建造中的航空母舰。从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到两地上市再到海外投资,中国平安一直在践行着成为全球性的金融集团和“千亿市值,万亿梦想”的豪言。即使是在再融资风波最喧闹的时点,平安也没有放弃海外投资。

  但在平安冲向世界的同时也冲向了风暴的核心。2007年11月27日,平安高调宣布通过旗下寿险公司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成为富通单一第一大股东。2008年4月2日,平安在深圳和富通正式签署协议,前者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旗下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

  市场对平安出海充满了惊奇和质疑。在第一次收购富通股权后,市场还是比较看好的。富通集团曾被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通过并购实现扩张的金融机构,也是银行保险业务的开拓者和先导者,这些方面正是平安大力发展的。

  遗憾的是,出海后的风景与平安管理层的判断并不一致。现在看来平安对富通的几次投资并没有捡到便宜,反与金融危机的爆发步调相一致。

  中国平安2007年底和2008年初在二级市场购入约1.13亿股富通集团股票,2008年6月26日又参加闪电配售增持750万股,共计持有1.21亿股,合计成本为人民币238.38亿元。

  目前来看,不得不承认平安该项投资是一次重大的失败,富通集团股价由2008年初的18欧元一路下滑至三季度的4.3欧元,降幅超过76%。与此同时,荷兰政府收购了富通在荷兰的业务,包括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如今剥离后的富通仅剩结构化产品组合和国际保险业务 (即比利时和荷兰以外的保险业务),这意味着富通集团的盈利潜力下降了90%以上。

  面对困局,平安不得不宣布第三季度对投资富通集团计提157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导致三季度亏损78亿元。事实上,157亿并没有完全反映投资富通集团的浮亏,以富通近期跌至0.5欧元的计算,如果年末没有太大的反弹,平安实际浮亏还要计提60多亿元的减值准备。

  在2008年一季度的新闻发布会上,平安的总经理张子欣还曾表示平安继续看好欧元资产。也许平安要感谢监管机构在审批海外投资时的谨慎,以及致使再融资方案被迫延后的各界压力,否则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海外,平安所交的出海学费也不止如此。伴随着首席投资官皮尔斯的辞职,这个当初被平安寄予厚望的投资项目,最后还是以一场空来收场。

  “虽然公司花费数月时间做了深入研究和审慎评估,但此次遇上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风暴,却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说明我们对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马明哲向全公司员工发出的千字信如此评价历时近一年的海外旅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中国平安跌2% 富通汇兑损近3亿欧元

    富通曝巨亏 平安盈利再添变数

    中国平安:利空逐渐消化 价值正在回归

    富通曝2.95亿欧元汇兑损失 平安盈利再添变

    健力宝再诉祝维沙 暗指5100万股平安股权

    中国平安:利好与利空的嬗变

    平安维权低调 富通中小股东不满意

    平安夜A股不平安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中国平安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