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资本保卫股价 增持回购双箭齐发(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05:1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发轫于央企的增持行为随后在各地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全面铺开,各地上市公司在认识到增持的重要意义后,纷纷行动起来,以真金白银的付出换得公司低估的股权,大股东增持行为逐渐形成“羊群效应”。

  回购凸显投资价值

  与增持不同,回购是上市公司自己拿钱买股票,并且将买来的股票注销。回购将导致公司总股本缩小,每股盈利会得到提升。显然,回购将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提振股价、稳定市场的作用更大。

  正当市场抱怨“只见增持潮,不闻回购声”时,天音控股10月30日晚间的公告,揭开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A股股份的序幕。其公告称,拟以不低于3.50元/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2000万股公司股份。回购比例为目前总股本的2.11%,占实际流通股本的2.21%。天音控股也成为证监会10月9日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以来,第一家公布股份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今年12月12日,天音控股首次回购20000股。

  继天音控股之后,海马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元,通过深交所回购公司社会公众股不超过3000万股。受此消息刺激,公司股价连续两天涨停。

  B股市场上,丽珠集团于12月5日首次回购丽珠B1.8万股B股,支付总金额港币16.13万元,夺得B股回购第一单。在此带动下,长安B也在酝酿回购事宜。

  华泰证券认为,上市公司回购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股东大规模增持及上市公司回购,很大程度代表实业资本对上市公司长期产业价值的判断;二是这种行为的普及,很可能导致市场对限售股减持行为预期的改变,从而成为稳定和导致市场进入新平衡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成为引导新估值体系形成的标杆。

  产业资本赢得话语权

  宏源证券唐永刚表示,尽管现有上市公司增持的股票已经出现整体浮亏,但面对市场的持续杀跌,大股东增持的热情却并未消减。这无疑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从表面上看,大股东增持与上市公司回购很难阻止市场下跌的步伐,甚至可能使自己“吃亏买套”。但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一般都是长期持有的,更多是一种价值投资和信心投资。

  事实上,从资本市场的历史发展来看,在弱市中进行增持,一般都有丰厚的回报。1974年,李嘉诚以每股作价3.4港元,全盘接下长江实业发行的2000万新股;1987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泻,造成恒指随之暴跌,李嘉诚动用十多亿港元吸纳长实系四公司的市面散股;今年金融风暴以来港股持续下跌,李嘉诚共动用4.955亿港元分6次入市,共增持421.4万股长江实业。

  李嘉诚前两次增持,不仅减小了股价的剧烈波动,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也为身为大股东的自己获得了投资机会。这次增持暂时出现浮亏,但谁也不敢断言他这次会不会再次成为大赢家。

  再拿A股来说。宝钢集团2005年按股改承诺增持了9.38亿股,其增持价格低于4.53元,与宝钢股份后来的最高股价22.12元相差了几倍。也就是说,宝钢集团当初用于增持的40亿元,若以高峰期股价计算,可获得500%的回报。

  这样来看,大股东增持与回购恰恰说明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得到了产业资本的认同,非理性下跌吸引产业资本开始入市。从公告看,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部分的股权一般都明确表示将“锁仓两年”,并没有急于抛售套现的欲望,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投资和信心投资。尽管近期可能“被套”,但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必将显现出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