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谋求整体上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 05:50  第一财经日报

  员工投资集合

  平安上市前夕,员工间接持股计划——通过江南实业和新豪时两家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票的做法,终于通过审批,拥有了一个正式的法律称谓——“员工投资集合”。上市归来的静默期结束后,在平安的全系统干部大会上,马明哲不无感慨: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从而对事情形成不同的看法。无论如何,我觉得让这么多同事能够跟随公司的上市而实现价值,这是让我们最自豪的地方。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19520名员工能够分享到公司的发展,我们冒了很大的风险。从1990年开始,顶受了多少风言风语,冒着多少政策风险、政治风险,我们才挺过来?!上市前,公司把全部19520名员工的名单交给保监会、证监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再报到国务院给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勇气。我们敢于拿出来,就因为我们问心无愧,我们是在代表中国企业治理的一个方向。”

  1989年底,马明哲提出了平安首个未来10年发展规划,其中讲到要设立一种“新颖”的风险激励方式:员工风险基金。平安的最终目的是打算对员工售出部分股权。

  基金设立之初,5年内不分红的规定,并没有吸引大多数员工参与投资。“不仅个人工资要投入基金,还要倒贴钱购买?”一番周折后,员工风险基金最终成立了。即便在蛇口这个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地方,合股基金依然像一枚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震动。

  三年后的1992年,平安第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风险基金转为内部股份的提案,同时表示了要努力争取股票上市,并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进行批示。“本着‘自愿加入、权益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员工风险基金转换为职工合股基金,列入平安实收资本金科目。”动员大会上,许多人窃窃私语,询问股权办主任肖伟:“你懂行,你倒是说说能不能买?”肖伟点头,说:“给你三个问题,你如果都回答是,那你就能买。第一,你想不想在平安干5年?第二,你能不能在平安干5年?第三,你的资金5年内可不可以不动?”肖伟又补充道:“40年的职业生涯里,你有两次投资翻100倍的机会,你能不能抓住?”许多人低头寻思。

  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究其根源,平安推出员工持股方案的基本原因,就是公司的生存环境使它血液里有着与传统国企不一样的基因,它希望用股权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到1996年,职工合股基金再次改制,更名为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44万元。由早期平安员工集体出资的这家公司从此代表公司员工投资,“资金主要投向便是认购平安股份”,“负责股份的集中托管和入股资金的投资运作”。

  新豪时是平安在参考、研究国内外多家成功企业所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而成立的,起到了稳定队伍、增强员工责任感和凝聚力的作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8年的增资扩股,平安仍然鼓励各个分支机构的员工积极持股。2002年,平安挂上了集团的名号,工商登记材料上出现了深圳市江南实业有限公司——与新豪时一样,这家公司同属员工持股机构,控股股东分别为平安保险工会、平安证券工会和平安信托工会。

  上市后,平安的招股说明书中对马明哲和孙建一的持股比例进行了披露。“得披露,不然,国内很多媒体都认为我是中国首富呢,这个得纠正一下。”当猜测马明哲、孙建一两位公司高管身家1亿元的报道被传真到正在纽约路演途中的马明哲手里时,他指着传真说:“给我和孙总画的这个饼好大,恐怕我们吃不完。”孙建一则对周围同事开玩笑说:“要注意啦,你知道你在跟一位亿万富翁说话吗?”

  果然,上市路演中,有关这19520名员工的持股计划引起了基金经理的关注。众多基金经理问: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马明哲和孙建一,你们两个人持有平安0.16%、0.14%的股份,是不是你们都对公司前途没有信心,持股比例才如此之低?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工作午餐会上,主持人示意可以提问后,一位基金经理声色俱厉地问马明哲:“如果你对你的公司有信心的话,为什么只持有公司0.16%的股份呢?”马明哲神情自若,略带激动地说起公司由19520名员工持股的“合股基金”:我对公司的信心不必多言,我也并不特别在乎我个人持股多少,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最感自豪的是公司有19520名员工与我一起持有公司的股份,公司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不是比我个人对公司的信心更重要吗?

  “增强凝聚力和责任感,提高经济效益”,职工风险基金作为一种风险利益共享制度,被平安坚持到现在。作为一项凝聚人心的制度,它确实起到了作用。平安一些持股员工表态:“只要在公司一天,还会继续持有这个特殊的股权,与公司这么长时间都走过来了,我们相信它的未来。”

  (本文选自王禾生著作《大道平安》,该书已于近日出版。本文经过编辑,有删节。)王禾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