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报(研究员 周俊)可以称之为“神话”,是因为在K线图上,ST金泰从2007年2月28日起,连续42个交易日封于涨停板,创下了中国A股市场的一个奇迹。但更可以称之为“丑闻”,因为这很可能是一起公然挑衅资本市场秩序的涉嫌股价操纵行为。
经过分析,我们掌握的操纵ST金泰股价的路径是,通过发布利空消息、隐瞒重组信息以及利润调节等手段,把股价压制在较低的位置,从而让利益关联的大额资金在底部大举买入,达到高度控盘的程度,设伏等待重组消息公布后连续涨停,最后在散户的哄抬下卖出。
压制股价方便资金设伏
2007年3月6日,ST金泰一纸公告称,公司正在讨论重大事项。在4个多月的停牌之后,2007年7月9日,公司的董事会决议显示,实际控制人黄俊钦旗下的新恒基控股集团和新恒基房地产公司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将两公司所属的9个房地产公司或项目注入上市公司。
我们计算的这些项目净资产总额达到81.29亿元,而ST金泰称,这些项目的总价值将达到246.65亿元,2007年将实现净利润总计约8.28亿元。
对于当时总股本只有1.4亿股、总资产仅7467万元、净利润近亿元亏损的ST金泰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馅饼。随后,42个涨停板出现了。
为了能让利益关联的大量资金能在较低的价格买入,ST金泰在停牌之前的两个月内不断违规发布利空消息,并隐瞒重组信息,甚至在未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情况下,董事会擅自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大幅增加当年亏损额。
其中,对部分不利消息进行了延迟发布。如2007年1月27日,公司公告称,联营公司山东金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药品GMP证书已于2006年12月13日到期,并已经停产,公告日距离事发日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
不仅如此,ST金泰还涉嫌故意隐瞒重组信息。停牌前两个月中,公司分别在2007年1月11日、1月15日及2月1日三次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经询问公司大股东,目前尚未有重组方案及计划”。
这不禁让人生疑,在最后一次公告的一个月之后,2007年3月6日,公司便公告称正在讨论重大事项。而对于一个月之前的股票放量上涨,黄俊钦却说没有任何重组方案和计划。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遮人耳目,在相关利益资金未建完仓之前,避免股价的过快上涨。
此外,ST金泰2006年巨亏9802万元的净利润中,存在大量利润操纵因素,其目的也是在2007年2月发布年报的时候,制造巨额亏损打压股价。
据查证,公司根据2006年12月28日以及2007年2月13日的董事会决议,将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方法由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即由按余额20%计提坏账变更为按1年以内10%、1至2年20%、2至3年40%、3至4年70%、4至5年90%以及5年以上100%。由此,减少当年净利润约3000万元。
此项缺乏充分变更理由的会计估计变更对净利润影响重大,并且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的情况下就开始实施,作为上市公司,此举有故意增加当年亏损额的嫌疑。
不仅如此,ST金泰2006年还大幅增加了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当年新增了2778万元减值准备,接近上一年的两倍。违规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方法变更以及异常的存货减值准备上升,在此期间内,我们怀疑,ST金泰和它的股东进行了一场压低股价的阴谋。
巨额资金控盘降低抛压
虽然无法获得ST金泰2007年3月6日停牌前资金参与买入的详细资料,但我们可以从公司2007年7月9日复牌后的走势及交易信息了解到资金参与炒作的大致情况。
根据赢富TOPVIEW提供的信息,经过我们的大致测算,在2007年3月6日停牌之前的两三个月时间内,仅济南和深圳的两路资金就买入了ST金泰股票约2000万股,占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的比例高达约25%。如果算上上海、北京以及杭州三地的主要资金,停牌前买入的股份总量将达到近2500万股,占全部可流通股本的35%,达到高度控盘的程度,这也正是在42个涨停板中没有出现大幅抛售的重要原因。
几路资金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复牌后几乎没有买入额,所有的买入都完成于2007年3月6日停牌之前,并且,交易营业部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