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保H股上市遇瓶颈 凯雷套现计划拖后(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1日 10:29  财时网-财经时报

太保H股上市遇瓶颈凯雷套现计划拖后(2)

  中国太保董事会的高层向《财经时报》透露,公司并没有彻底放弃赴港上市的计划,一旦重启H股发行时,太保或将考虑调整“H股发行价不低于A股发行价”这项承诺,以尽早登陆香港市场。

  但在“9月14日”大限前,中国太保H股上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凯雷套现的如意算盘落空。

  在金融机构引入境外投资者被质疑的当下,中国太保引入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凯雷作为其战略投资者,以及双方谈判中,中国太保做出的诸多承诺,现在来看都值得反思。-

  背景

  凯雷与太保的艰难涉外联姻

  - 本报记者 崔帆

  2002年夏,凯雷开始同太保寿险接触。太保寿险总经理金文洪开诚布公地告诉凯雷,太保寿险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的,一是希望获得注资以填补因利差损形成的偿付能力缺口,二是希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向国际化靠拢。

  凯雷对太保寿险进行尽职调查结果显示,历史遗留的利差损问题确实导致太保寿险资本金薄弱,资金缺口较大;且受宏观形势影响,行业竞争加剧是不争的事实。

  2003年底,双方就合资方向、管理层介入等方面初步达成谅解备忘录,但仍存在诸多细节分歧。

  一方面,成立于1991年的太保寿险始终没有赢利,凯雷坚持将太保寿险的或有负债计为坏账,压低每股净资产价格,同太保产生争执。另一方面,太保集团整体上市的准备工作已近完成,而凯雷则更属意其参股的太保寿险在几年后单独上市。

  2003年6月,双方草签了参股协议,但遭到了太保大股东上海宝钢集团的否决,这让此前的所有矛盾激化。

  根据协议规定,凯雷将以4亿美元收购太保人寿24.975%的股份;在凯雷注资的同时,太保亦同时向太保人寿注资,额度为与4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但此协议同最终方案的区别在于,凯雷并非如最终结果那样一次性投入,而是计划分三步注资,先期仅投入65%,若绩效未能达标,则其余35%的投入取消。

  到2005年年初,凯雷和太保几经周折,各有退让:价格问题,太保董事会同意了凯雷5元/股的“超低”报价;同时,凯雷亦同意向寿险公司一次性注资。

  凯雷亚洲董事总经理杨向东认为,谈判最终成功的关键在于凯雷使太保董事会相信,寿险公司未来的赢利能力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同时,2005年底恰逢保监会要求太保寿险改善偿付能力的最后期限,这也是太保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5年凯雷与太保签署协议,让当时中国最大的一次私人股权投资收场。

  回忆凯雷与太保一波三折的谈判,不难发现,这一案例集中体现了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种种热望与疑虑,以及双方对于公司价值、合资前景的认识差异。

  作为一次纯粹的商业谈判,凯雷与太保的联姻表明,在没有政府注资重组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企业要获得外资青睐,哪怕是财务投资者的投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让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中国太保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