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不断壮大的大小非锁仓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 11:00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张曦予

  自三一重工2008年6月18日的公告开始,上市公司们正在进行一场“中国式”的企业救市运动,到目前为止,已有20家公司发布公告,用延长限售期、提高减持价格等方式自愿、自觉的“锁仓”。市场对这些企业的行为,以“上涨”做回应。

  客观地说,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非常伟大的一步,具有夸时代的战略意义,因为它不仅消除了“法人股”、“国家股”这些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产品,还彻底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长达15年“同股不同权”的怪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重要举措,中国的证券市场终于跟国际资本市场一致,成为“全流通”的市场。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也同时存在着一个伟大的错误,这就是谁也没有估计到“大小非”在锁定期限之后地抛售,会对证券市场有着如此之大的冲击力。

  甚至有人将2008年大盘的走弱全部归罪于“大小非”的无限制减持。今年2月份被认为是2008年首个“大小非”减持的高峰,相关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散户认为“大小非”减持是影响当月大盘的利空因素。

  疯狂套现

  从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数据看,2007年共有340家上市公司出现限售股解冻后的套现行为,减持合计54亿股,套现额度为898亿元,占全年解冻额度的比例也为9.68%。

  在2008年2月份,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48次减持公告,减持股份2.42亿股;而3月份则有6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合计85次减持,累计减持股份3.22亿股,较上月增加了33%。

  今年“大小非”解禁将进入高峰期,未来3年,即使不发新股,市场光消化“大小非”解禁就将需要大约14万亿元的资金。而在2007年,融资额高居全球第一的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所募集到的资金也不过4470多亿元。

  有市场人士指出,“大小非”解禁的标准和市场一般判断股票价值的标准不一样,“大小非”摧毁了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预期的看淡加剧了“大小非”的套现冲动,“大小非”的疯狂抛售又反过来加剧了市场压力,市场就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走向崩溃,对中国股市制度变革具有重大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也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变成一地鸡毛,最终只能在惨淡的结局中面对失败的厄运。

  寄望自觉

  为规范和指导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转让行为,证监会于4月20日公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1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就此问题,市场上的叫好声音与反对声音此起彼伏。叫好声音称,这是政府救市积极信号,而反对声音则认为,限制“大小非”解禁之举恐为下策。

  但是《指导意见》依旧没能阻挡限售股东的抛售,接二连三的发生部分公司不惜接受处罚也要减持股份的案例,这几乎令股民们绝望,“廉价”的违规成本导致了上市公司限售股东的恶意减持。

  市场参与各方惟一能寄予希望的,就只剩下上市公司限售股东们的自觉自愿了。

  “全流通第一股”三一重工首先站了出来,宣布了自愿增加锁仓两年,同时提高减持价格不低于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

  随后在管理层的推动和鼓励下,黄山旅游鼎立股份有研硅股等20家公司相继刊登了自愿锁仓延期减持承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公司给疲弱的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可以预料的是,这样的上市公司队伍还将不断壮大,或许将在股市上掀起一波“大小非锁仓承诺”的风潮。

  只不过,这种依靠上市公司限售股东自觉、自愿的锁仓行为,能不能真的拯救中国股市?至少目前来说,市场对这种行为还是比较认可的,上证指数从2566开始反弹,目前已经收复2900点,正在为收复3000点整数关口做最大努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