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银增持再引贱卖论 建行董秘公开历史真相(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 01:45 华夏时报

美银增持再引贱卖论建行董秘公开历史真相(2)

  美银的打算

  为了保持长久的合作,真正实现战略协作,建行设计了较为复杂的认购期权。陈彩虹认为,由于期权的设计和限售日的临近,美银会经过增持后逐渐减持而保持长期持有建行10%-11%的股份。

  具体规定为:美国银行的认购期权可于建行全球发售结束日期后随时全部或部分行使,并于2011年3月1日到期,认购期权每股行使价将为下列两者的较高者:一是一个浮动价格,在2007年8月29日之前为H股IPO价格,于2007年8月29日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03%,于2008年8月29日或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07.12%,于2009年8月29日或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12.48%,于2010年8月29日或之后增加至以上价格的118.1%。按2.35港元的建行招股价,上述比例分别对应每股2.42港元、2.52港元、2.64港元、2.78港元。二是截至行使日期止,建行的每股账面值的1.2倍。

  “当时若没有这个选择权,美银不会这么积极进来,也不会花这么大力气帮助建行。”陈彩虹说,期权的设计,提升了建行,也使美银分享了成果。

  现在,美国银行按照协议行使了这个选择权,将股份由8.19%提高至10.75%。建行认为,其最终会将持股比例提高至上限19.9%。建行独立董事谢孝衍认为,长远来看,在“投资中国最赚钱”观点的感召下,美国银行定会增持至最高限额,毕竟这对他们来说大有裨益。既可在财务上收益颇丰,又可参与中国市场,何乐不为?

  陈彩虹认为,美银会先增持至19.9%,然后再适当减持一部分,但其会长期持有建行的股份10%-11%。第一,中方也不愿意其持有过高股份;第二,美国方面对于持有外国金融机构股权在这个范围内的美国金融机构,有相应的优惠条款。在这个持股范围内,美银将获益最大。

  “增减都不是其单独行为,而是需要经过双方考虑的。”他补充说,“最早谈判的时候,中方就不愿意其持有太高的股份,我们希望股权分散化。若至19.9%,他们会提出各种要求,如增派股东、介入管理等。”

  为何选择此时增持?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这表明美银与建行合作良好,也显示了其对建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陈彩虹却认为,美国银行也没有把握建行股价的涨幅会如此之大,否则,当初在IPO之时,即可增持至19.9%。

  而建行2005年10月刚于H股上市时,股价整整两周没有波动,当时国内外投资者都认为其1.96倍市净率的估值略高。

  花旗出局而美银获益,陈彩虹认为,与其说花旗后悔,不如认可美国银行的投资眼光。

  建行的收获

  进出之间,美国银行的收益显而易见。那么,建行得到了什么呢?

  “美银赚钱了吗?赚了,但我们的国有股东赚了更多。按照去年年底的算法,美银每赚1元,我们赢利8元。若无美银的帮助,双赢局面不会出现。”陈彩虹对此归结为两点:提升了价值和促进了转型。

  在提升价值方面,这保证了建行当时在香港成功上市。“可以大胆地讲,如果当时没有美银介入,H股能否上市成功,不敢想象。”此外,还保证了建行在二级市场上平稳增长。经过价值发现,建行也是A股市场较为抗跌的股票。也为以后国有银行的改制提供了价值引导。随后的银行上市市净率有所增加。如交行为1.6倍,建行为1.96倍,中行为2.18倍,工行为2.23倍。

  在促进转型方面,双方在战略协助上完成了30多个项目。“美银在中国银行业内是享有很高声誉的战略投资者。”

  建行收获到的无法量化,也不能被直观认识。但无论是给此桩交易下“贱卖”的结论还是定为“好买卖”,现在都为时过早。

  一位银监会的负责人认为,现在不要急于算经济账,不管是账面的还是实际收益,而是要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长河来看,5年或者10年以后,再来看我们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改革需要成本,不改革也需要成本。改革的成功与否,就是衡量两者的多寡。

  前工行董秘、现农行副行长潘功胜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7月,工行市值超过了花旗银行跃居全球第一,当时质疑声也蜂拥而至,认为是泡沫。如今,工行的市值等于两个花旗,但工行依旧是当时的工行,没有本质的变化。为何没有评论认为虚高而产生了泡沫呢?“因为不是我们变强了,而是花旗缩水了。”

  承担了太多改革成本的中国银行业,如果缩水了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建行定价须加入现实考量

    叶檀:建行贱卖论说明了什么

    叶檀:美洲银行获利千亿 建行贱卖谁受损?

    美国银行逾千亿港元套利 建行三折卖股之谜

    美银:增持建行提高售股灵活性

    美国银行三折增持建行 外资阴谋论卷土重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建设银行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