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银增持再引贱卖论 建行董秘公开历史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 01:45 华夏时报

美银增持再引贱卖论建行董秘公开历史真相

  本报记者 贺江兵 唐 玮 北京报道

  历史是面镜子。

  今天,海内外媒体把农行说得一文不值,恶意贬低其市场价值。可以想见,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农行未来引进战略投资者谈判将十分被动,农行很难卖出好价钱。一旦农行以低价格引进战略投资者,再过两三年,当农行成为一个好银行股价上涨之际,媒体一定会自以为是地说农行被“贱卖”了。农行今天面对的环境和遭遇,正是3年多前建行所遇到的。

  在一片减持的传言声中,美国银行以每股2.42港元的价格又增持了600万股建行的股份,于6月5日生效,而建行6月4日H股的价格为6.78港元。于是,“三折卖”的质疑甚嚣尘上,2005年就曾经热议过的“贱卖论”再燃战火。

  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建行董秘陈彩虹首次作出回应,向本报讲述了当初围绕着价格的考量和博弈。陈彩虹认为,美国银行最终会将持股比例保持在10%-11%之间(目前是10.75%),但其间可能经过增持到19.9%—减持—再增持—再减持的复杂过程。显而易见,增减之间,美国银行的确获利巨大,那么建行呢?

  历史老师教导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历史。同理,用2008年的市场表现衡量2005年制定的价格标准是否严谨?用吴敬琏的话,改革当然要付出成本,不改革也要付出成本。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若国有银行错过了牛市,或者现在的股价仅为0.6元,又当如何?目前,工行的市值等于两个花旗,不是由于工行忽然长大,而是因为花旗大幅缩水。而中国银行业的排名位居世界前列。

  建行之所以沉默应对“贱卖”论,是因为“专家”们很容易从股价中计算出利差,但是,又有几个人计算过建行引进核心技术的价值?当打着民族主义招牌高喊爱国之际,又有谁敢讲出真相?

  价格的背后

  今年4月,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赴美与美国银行董事长肯尼思·刘易斯(Kenneth D. Lewis)会面,进一步探讨股权合作和战略合作。据当时与会人员介绍,双方回忆起当初谈判的艰辛时,不时唏嘘。

  当初,国内媒体高度配合海外媒体和机构,大声叫嚷国有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破产”,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上既无声誉又无吸引力,即使试图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全球广发英雄帖,也是应者寥寥,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建行将橄榄枝抛向了老牌劲旅花旗银行,但两方在谈判初期就停滞不前。“当时,花旗天天向建行提出要求,就是不谈实质性内容。而且,不提供花旗的材料。”陈彩虹回忆说,导致谈判直接流产的原因是,花旗当时提出折价,希望低于1元面值入股。

  寻找国内投资人的过程也颇为坎坷。陈彩虹说,我们试图引进发起人股东,向国家电网、宝钢、长江电力、中海油、中国人寿等发出参股要约。后来,中海油、中国人寿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退出了。“中国银行业能改革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把握。”这成为内资谨慎的理由。

  美国银行出现了,与建行、中行都进行了谈判。“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很犹豫,谈判非常艰难。在光线暗淡的办公室里,连续好几天,一谈就是五六个小时。”陈彩虹介绍说。

  美国银行也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当初,海外媒体称其入股建行带有一种狂野冲动的西部风格。而入股的消息一宣布,其股价也应声而落。

  在陈彩虹看来,为何美国银行能冒险并最终获利良多,根植于其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对中国银行业素质的判断。

  承诺不在中国做零售银行与建行竞争,承诺永不控股,不派管理者,踏踏实实协助,美银的诚意和背景都很切合当时建行所需。

  而最关键的是价格制定。“既要保证对美国银行有实际的吸引力,又必须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陈彩虹表示。当初设计了三部分价格。上市之前,美国银行以1.15倍市净率,用25亿美元购入约174.82亿股;上市之时,再以5亿美元购入约16.51亿股;同时为了保证长期的合作,也设计了目前引发争议的期权。

  “如果单纯想以价格吸引,完全可以把价格压低与花旗合作,但明显不合理。”陈彩虹补充说。

  另外,银监会对建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提了4个条件,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不多,这也使花旗银行有了舍我其谁的牛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建行定价须加入现实考量

    叶檀:建行贱卖论说明了什么

    叶檀:美洲银行获利千亿 建行贱卖谁受损?

    美国银行逾千亿港元套利 建行三折卖股之谜

    美银:增持建行提高售股灵活性

    美国银行三折增持建行 外资阴谋论卷土重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建设银行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