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银行沦落第一低价股 大资金仓惶出逃24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5:59 理财周报

  私募在夹缝中牟利

  与“5•30”之后深受价值投资影响的散户和减持意趣浓厚的机构相比,私募在中国银行的这两道换筹的洪流中就显得“狡猾”和“游离”多了。

  据上证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开始,每逢中国银行股价关键的节点,对冲席位上几乎全部都有私募聚集的营业部的身影。首当其冲的是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当11月1日前后中国银行股价处于巅峰之时,竟两次出现在对冲席位上,11月1日,该营业部买入约3000万元,卖出约2040万元,11月2日,买入约1510万元,卖出约2400万元。

  即使是在2月20日股市一片恐慌之时,该营业部也不忘“博一把”,对冲买入约345万元,卖出约270万元。

  除此之外,亮相频率较高的还有光大证券上海张杨路营业部、国联证券上海漕宝路营业部和海通证券大庆纬二路营业部。

  工商银行;机构减持74亿

  与中国银行股价低迷相比,工商银行仍幸运得多。

  TOPVIEW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4日至3月4日,工商银行的券商基金持股率由超过39%下降至接近31%,法人则从22%下降至20.8%。如果以每股较低价6.4元估算,机构减持的金额约74亿元。虽然工商银行近一个半月间遭机构减持约9.5%流通股,最大的接手者依然是散户,同期散户的持股比例从28%上升至36.4%,提高约8.4%。

  但是,散户却未能夺得工商银行的话语权,近期大手的买卖仍由机构把持。例如3月4日前后,最大的买家为G23849的基金专用席,买入约9600万元,最大卖家为G26202基金专用席,卖出约2.8亿元。

  券商依旧看好

  尽管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乏善可陈,但是,不论是外国投行,还是本土券商,给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一众金融股的青睐并未降低。

  瑞银集团亚太金融行业分析师王瑶平认为,今年中国银行业仍可看好,并预计整体增长率将超过35%。

  天相投资首席分析师石磊也认为,今年各大银行逐鹿的金融混业经营将有助于银行开拓混业经营下的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从而提升银行赢利能力。

  统计发现,券商给予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评级基本是中性以上。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