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打工皇帝的金蛋:88个激励方案送出17.49亿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1:10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孙迎娣/文

  据理财周报统计,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解除了股权激励的枷锁以来,共有82家A股上市公司对公司高管以及员工进行了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看似与普通投资者无关,但其背后蕴藏的投资机会确实不容忽视。股权激励将上市公司的业绩与高管的切身利益挂上了钩,从而将股权分置时代“掏空上市公司”现象扭转为“做多上市公司”。

  不过,并不是所有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都会有十分光明的未来,资料显示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的方案中没有提及与公司业绩有关的内容,股权激励对于公司业绩的提振还有待投资者深入分析。

  54项股权激励方案尚待批准

  这8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88项股权激励方案,约定给出的股票总数高达17.49亿股。

  其中共有31项股权激励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准,5项股权激励方案已通过股东大会但尚未进入实施阶段,26项股权激励方案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另有54项股权激励方案正处于初期董事会预案报证监会的过程中。

  农产品(000061.SZ)、东百集团(600693.SH)的股权激励方案目前已经停止了实施。

  美的电器原先的股权激励方案因行权价过低、份额过大等因素被证监会于2007年8月否决。不过,美的电器也于近期重新推出修改后的股权激励方案。新方案中股票数量由1亿股大幅缩减至3000万股,行权价也上调至39元,较原方案行权价的5.4元提升了足足622%。

  期权激励是最主要方式

  WIND资讯最新数据显示,在上市公司所推的88项股权激励方案中就有64项方案采取了期权的激励方式,占所有采用股权激励方案公司的3/4强,且在64项方案中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的方案就有18项,是所有获批方案总数的2/3。

  另有22家上市公司采取了股票的激励方式,其中,有9家公司采用股东转让股票的方式进行,6家上市公司采用定向发行的方式进行,6家通过公司的股权激励基金购买流通A股回购的方式进行对高管的股权激励。广州国光(002045.SZ)和华菱管线(000932.SZ)则推出了股票增值权的激励方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艳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之所以期权激励的方式会备受上市公司青睐,是因为期权可以达到企业和个人“双赢”的最佳效果。在期权激励方式下,企业支付给经理人的仅仅是一个期权,是不确定的预期收入,这种收入是在市场中实现的,换句话说就是“公司请客,市场买单”,公司始终没有现金流出,同时当获受人以现金行使期权时,公司的资本金会增加,若受益人不行使期权时,对公司的现金流量不产生任何影响。

  与之相比,支付股票的激励方式无论采用利用公司激励基金回购股票的方式或是采用股东转让的方式,都有可能对公司的资本金产生一定的影响。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