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建行回归亦喜亦忧 决策考量有得有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07:19 经济观察报

建行回归亦喜亦忧决策考量有得有失

  9月25日,中国建设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至此,2004年以来相继启动股改的四家国有银行全部实现了境内外上市。除了工商银行以A+H的方式同步上市之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是先登陆香港H股市场,再回归A股市场。

  国有银行会师A股,业内人士多认为意义重大。国有银行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本金,国内

资本市场质量也得以改善。不过,这或许只是硬币的一面。在我们看来,这些国有银行回归A股也可能产生未可预期的影响,对当前流动性持续泛滥的局面,恐怕有火上浇油之隐患。

  股改之初,国有银行确定的上市地是境外资本市场特别是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几家国有银行最初选择了纽约,因为纽约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证交所严格的监管能够提高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然而,考虑到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对于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提出了“相当苛刻”的公司治理标准,国有银行由于体制等原因不能达到相应要求,上市首选地最终转到了香港。如果从这个初衷来看,如今的“回归”价值或许需要另一番评说。

  国有银行选择境外上市,有效分散中国银行业风险也是重要的考量之一。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除了获得其资金和技术支持之外,目的之一即在于让国际金融巨头成为股东,使它们与中国银行业风险共担。国有银行境外上市,相当于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为中国银行业分担了风险。境外发售的股份越多,风险分散的程度就越高;资本市场越国际化,风险分散的程度也越高。在境内上市,风险分散的目的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如果放在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视野中,我们本该对国有银行回归A股做出更全面的判断。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持续走牛,估值水平大幅提升,国有银行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归上市,要比2005年和2006年在香港上市能够获得更好的估值,从而能够在不稀释原有股东权益的情况下筹集更多的资本金,因此,5月份的交行回归和9月份的建行回归,都轻松地为两家银行筹集了几百亿元资本金,它们在未来几年内都不用担心资本金不足。

  不过,这些上市的国有银行拿到数百亿资金之后,最要紧的使命是创造更多的利润,为股东创造价值。以现在的宏观环境来看,放大信贷规模几乎是必然的选择。而这与决策层适当控制信贷规模增长速度的政策意图是相悖的。如果这些资金以信贷或者其他方式流出,转而进入股市,则会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并可能推动通货膨胀水平。

  过去几年,信贷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上市银行,过去的统计数据证明了这一点。这些银行的贷款冲动有其内在合理性。现在,当这些银行又从国内融到了数百亿资金之后,如何更好地控制信贷增速?如何平衡

宏观调控目标与银行这些经济主体的利益?这些都是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

  换个角度看,国有银行回归,增加股市供给,本也是希望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不过,如果上述种种关系处理不好,按下葫芦浮起瓢,可以说决策部门为自己制造了新的难题。

  相关报道:

  商灏:建行股票价值重估带来的启示

  郭田勇分析建行A股上市银行股集体跳水真相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