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市公司半年报利润增长近八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01:41 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 吴敏)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昨日结束,除*ST兰宝(000631)外的1503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7年中期报告。据天相投资顾问公司提供的数据,上述公司创造的净利润达到3262亿元,其中可比的1364家公司净利润合计1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12%。

  但全部1503家上市公司的投资净收益达到1157亿元,占到利润总额的24.15%,剔除金融业后,投资净收益合计39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仍达到14.02%。

  七成公司业绩增长

  上市公司的利润从2006年以来开始强劲增长,2007年中报业绩增长幅度出现了A股历史少有的大幅增加。

  从盈利增加的公司数量来看,A股公司中报盈利增加的公司达到1106家,占到总数的73.59%,盈利的公司占总数的比例达到86.16%。

  如果从每股指标来看,在剔除2006年中期以后上市的公司后,2007年中期每股平均收益为0.2230元,2006年中期每股收益为0.1361元,2007年中期同比增长了63.85%。前后总股本的变化是导致这一数据与净利润同比增幅不一致的原因。

  基金和券商报告认为,上述业绩增加收益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如果细究,各国行业业绩增长的动因不尽一致。家电、化纤和民航是上半年业绩增长最快的三类行业,这三类行业均受益于行业的回暖,其中民航上半年尚受惠于油价和

人民币升值因素,而家电行业的复苏则受惠于白电市场的扩大,一些基金经理认为,随着农村市场的扩大,白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业绩将有良好表现。

  证券行业则直接受益于A股交投的上升,业绩间接受到A股上升影响的还有大量投资A股的保险公司。有色金属公司则受到国际金属期货价格暴涨的影响。

  投资收益占比高

  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股权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在1503家公司中,股权投资的净收益达到1157亿元,在净利润中占比达到24.15%,如果剔除金融企业,这一比重为14.02%。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股权投资收益多数来自早先的法人股投资等。

  从全部可比的上市公司看,2006年中报的投资收益为143.17亿元,2007年中期上升至430.64亿元,同比增长200.8%。

  部分分析师称,这一结构可能在市场下跌时造成风险。市场下跌将迅速挤压这一部分的收益,可能出现股价下跌,市盈率却难以回落的现象。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认为,由于2007年市场大幅上升,这一部分收益所占的比例比往年要高,如果是个别公司股权投资收益占利润比重过高,可能蕴含风险。但从目前的整体比例看,14%的比例尚不至于造成很大的问题。

  金融股现交叉投资

  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出现了类似2006年下半年出现在机械行业中的一幕。2006年三一重工大举在二级市场上投资同行业的山推股份柳工等企业。

  据wind资讯此前的统计数据,保险资金的重仓投资品种中,金融股占60%以上,目前保险资金从半年报中反映出来的A股投资规模已经超过600亿。

  典型的例子保险资金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投资,两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均持有对方的股票。从报表来看,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持有的最大一只股票是中国人寿,中国人寿在二级市场持有的最大一只股票也是中国平安。

  对于中国人寿来说,投资于中信证券的收益也是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股权收益结构也受到部分分析师的质疑。但向威达认为,这种投资方法也很容易被理解,在选择筹码相对有限的时候,投资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品种,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来说不失为一种策略。在牛市环境下,这种方式并不会出现问题。

  行业与板块分化较大

  部分行业净利的高增长相对的是,也有一些行业增长相对缓慢或出现同比负增长。

  据天相投资数据,通信行业45家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同比增幅为-23.57%,而农业板块的48家上市公司同比业绩增长为-35.44%。

  而铁路运输等行业税后利润增幅也仅有6.17%,另外前几月受到市场追捧的煤炭行业,23家公司税后利润平均增长23.55%,较家电等大幅增长的公司大为逊色。

  中小板公司的业绩表现或更为真实,数据显示,16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半年平均实现净利润3682万元,同比增长32.25%(并非同期可比公司的利润总额比较)。

  中小板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净利润的增幅与主营收入的增幅非常接近,非经常性损益所占比例很低,投资收益贡献的利润仅占2.5%,营业外收支贡献的利润仅占3.8%,这一业绩更切合公司基本面情况。

   

    相关专题:

    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

    相关报道:

    个股明星篇:业绩增长大PK

    潜力牛股篇:预增注资惹人眼

    机构篇:社保保险精选谁

    机构篇:券商QFII重仓谁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