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扬子晚报:先暴涨后“腰斩” 跟风者惨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5:49 中国证券网

  一段时间以来,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即遭暴炒,股价高企似乎成了一种“常态”,进入8月份以来18只新股开盘平均涨幅为353%,中小板“炒新”之风似乎呈愈演愈烈之势。

  记者了解到,这一悖离市场客观规律的现象引起了市场人士的普遍担忧,同时也一直被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和严密监管,有关方面将出台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以遏制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被暴炒的势头。此外,一些业内专家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提醒,中小板新股上市初期 的非理性炒作必将最终理性回归,没有业绩支撑的高股价必然回到合理价位,中小投资者不要跳进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交易“陷阱”。

  散户成炒新“绝对主力”

  进入8月份以来,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呈现开盘涨幅高、股价高和市盈率高的特点。来自深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小板新上市的18只新股开盘平均涨幅为353%,较今年8月份以前上市的41只新股开盘平均涨幅136%,高出217个百分点,上涨160%;18只新股首日开盘平均价49.37元,较前41只新股首日开盘平均价25.23元,上涨96%;16只新股首日开盘股价市盈率平均127倍,较前41只新股首日市盈率58倍,上涨119%。

  散户一直是中小板新股炒作的“绝对主力”,并且呈现上升趋势。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市新股首日机构与个人买入占比出现显著下降。去年,机构与个人买入占比分别为10.49%和89.51%,今年则分别为6.18%和93.82%,机构买入占比同比下降了41.09%,个人买入占比则同比上升了4.82%。8月份以来这种变化则更为明显。今年1至7月,机构买入占比为7.35%,而8月份则为3.18%,变化幅度达-56.73%;个人买入占比则从92.65%升至96.84%,变化幅度为4.5%。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小板上市新股首日涨跌幅出现显著提高。这引起监管层和市场人士的普遍担忧。统计显示,去年,中小板新股平均首日开盘涨跌幅和收盘涨跌幅分别为90.24%和96.54%,今年则分别为202.49%和210.06%,变化幅度高达124.39%和117.59%。进入8月份以来,这种情形呈愈演愈烈之势。今年1至7月,中小板新股平均首日开盘涨跌幅和收盘涨跌幅分别为136.42%和147.88%,8月份则分别为352.98%和351.70%,变化幅度高达158.75%和137.83%。

  中小板上市首日市盈率变化也同样惊人。去年中小板上市新股首日市盈率平均为45.94倍,今年1至7月份升至58.73倍,进入8月份则攀升至131.07倍。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板“炒新”之风带来的高企的股价和市盈率透支了企业未来数年的业绩成长,无疑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陷阱”。与此同时,中小板新股首日遭遇暴炒而引致的高企市盈率,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板中长期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警惕新股炒作“陷阱”

  受传统“炒新”思维的影响,加之上市首日交易无涨跌幅限制,近年来盲目跟风炒作上市首日“新股”,已成为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交易面临的一大风险因素,不少投资者因此高位“套牢”,低位“割肉”,损失较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8月22日,2006年6月恢复新股发行上市以来,深沪两市新发上市138只新股中,有59只股票上市首日的最高价是其上市后一个月内的最高价,占比42.75%。换句话说,超过四成的新股,投资者在上市首日追高买入,将至少“套牢”一个月。2007年8月以来上市的18只新股中,15只新股上市首日的最高价高于8月22日的收盘价,占比高达83.3%,9只新股上市首日的最高价高于8月22日的收盘价,占比达66.67%。由此看来,新股高开低走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投资者对其交易风险实在不可低估。

  一位“大族激光”的投资者告诉记者,中小板“首八只”首日过热后,大多数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其中“大族激光”在上市首日随后两周连续下跌,跌幅达50%,首日创出的48元高价,将当天买入的投资者整整“套牢”了两年。

  “中工国际”则演绎了另一惨象:上市首日下午1时50分左右股价开始飙升,不到半个小时股价由17元涨至50元,最终以31.97元收盘,涨332%,但随后即遭遇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上市首日在50元附近买入的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最高达到66%。时隔一年多,经历了市场的牛市行情,“中工国际”的价格最高也仅有35.80元,仍远低于上市首日的高价。

  上市不久的“拓邦电子”让一些小投资者品尝“腰斩”之痛。该股上市首日开盘涨幅即达272.14%,当日盘中最大涨幅高达577.48%,收盘涨幅472.52%,但随后即遭遇连续4个交易日跌停,上市首日买进的投资者几乎全部套牢。上市首日在70元附近买入的投资者短短8个交易日遭受的损失最高达到54.97%。时隔近两个月,截至昨日,上述投资者损失依然接近五成,投资本金遭到“腰斩”。

  各方反应

  深交所:严控新股首日炒作风险

  今年以来,深交所始终强调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放在中小板发展的首位。为防止过度炒作上市首日新股,深交所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于8月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板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的通知》,强化对中小板新股上市的风险严密监控,一是增加了临时停牌的次数,在保持原来盘中波幅±50%和±90%的基础上,增加盘中波幅±150%和±200%两个临时停牌指标;二是延长了停牌时间,新增指标的临时停牌时间由15分钟增加到30分钟;三是强化交易监控的手段;四是明确了证券公司在新股上市首日合规交易和风险控制中的责任与义务。

  据了解,针对8月份以来新股炒作有所抬头的迹象,深交所加强了对上市首日的重点监控,一是加强实时监控,对通过大笔、连续、高价申报影响股价的账户,及时干预和制止,向相关会员及其营业部累计发出电话56次、书面警示函26份,其中向8家会员发出《关于限制账户交易的警示函》共10份,涉及账户10个;二是实施盘中临时停牌,及时遏制过度炒作风险。对18只新股共实施了25次临时停牌,涉及15只股票,其中盘中波幅上涨的共14次,50%的10次,90%的3次,150%的1次;盘中波幅下跌的共11次,-50%的6次,-90%的5次。

  此外,深交所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来提醒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充分认识新股交易中的潜在风险,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业界:增加新股防止非理性炒作

  从总体上来看,深交所采取的相应监管措施对于市场狂热炒作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过,鉴于中小板公司流通盘子小、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现状,业内人士建议,管理层通过继续加强市场监管、提示交易风险、投资者教育,提高中小板的发行价格,加快中小板新股发行上市节奏,尽量采取打包发行上市,持续增加市场供给等方式,来抑制市场非理性炒作。

  “新股首日遭到爆炒,其实是一种市场行为,监管部门做好市场监管和风险提示即可。买者自负,投资者经过风险教育之后‘炒新’之风自然就会消去。”深圳某创新类券商副总裁告诉记者。他表示,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即发行市盈率,监管部门做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管即可。此外,还可采用中小板新股批量打包发行上市的方式,以抑制新股的暴炒。“总的来说,抑制新股炒作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蔡铁征则表示,对于新股的炒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做好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工作,交易所进一步加强风险提示,投资者则不要让风险教育变成真正的风险教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