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鑫富药业高管减持疑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 11:00 南方都市报

鑫富药业高管减持疑云

  公司股价一年内涨幅高达1321.48%,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关羽抛售所持部分股份套现,逢高减持引发猜测

  鑫富药业高管减持疑云  

  纸上富贵毕竟顶不过真金白银。

  从六月份开始一直暴涨的鑫富药业(002019)半月前接到股东、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关羽的通知:截至8月2日收盘,林已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所持本公司股票155355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3%,成交均价为78.06元。

  按照上诉数字,林关羽此次减持一次性套现金额超过1.2亿元。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8月17日,鑫富药业的股价在一年内的涨幅高达1321.48%,从最低时的7.63元一直到最高时的84元;在三个月之内,涨幅也高达69.09%;甚至在五天之内,这只股票也涨了8.11%。而这还没有考虑2007年5月18日,10转赠4派2.5元对股价摊薄的影响。

  而据其近期发布的2007年中报:“200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429.22万元,同比增长92.68%;实现利润总额13547.64万元,同比增长1536.23%;实现净利润8803.01万元,同比增长1325.90%”。

  公司业绩和股价双双飙升,总经理却逢高减持,究竟为什么?  

  截至2007年8月17日,鑫富药业的股价在一年内的涨幅高达1321.48%,从最低时的7.63元一直到最高时的84元;在三个月之内,涨幅也高达69.09%;甚至在五天之内,这只股票也涨了8.11%。

  “逢高稍微减持小部分也是人之常情,尽管155万股看起来数量不小,但相对林关羽持有公司1000多万股股票相比,其卖出的部分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鑫富药业董秘周群林  

  不对鑫富目前的股价作任何评论,因为“这只股票的涨幅已经超出了(她)能关注的范围”。

  ——光大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张美云  

  巨额套现众说纷纭

  对于林关羽减持的原因,鑫富药业方面三缄其口。由于高股价备受市场关注,而且交易所对信息披露有严格规定,其董秘周群林一再强调“记者调研的范围不得超过公司公告的范围”。

  “林总减持个人股票,属于个人行为,至于用途,我想应该属于个人隐私。”周群林在正面回应记者的疑问时也显得颇为谨慎。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因是临安知名企业,许多当地人都炒卖鑫富药业的股票,林关羽减持套现在当地引发了众多的猜测。

  据其中报显示,林关羽目前持有的法人股、流通A股总数为1399.13万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为349.78万股。而在抛出155.3552万股之后,其名下目前仍然持有194.426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如果按78.02元每股计,林关羽仍然可以套现1.5亿元以上。而在今明两年的8月13日起,林关羽还分别有447.75万股和443.352万股股票可解禁上市交易。据此推算,如果股价维持不变,明年林关羽可兑现的财富至少将达到6亿-7亿元以上。

  周群林不久前接受另一家媒体采访时称,林关羽对公司的发展很有信心,并且将继续担任公司总经理。“逢高稍微减持小部分也是人之常情,尽管155万股看起来数量不小,但相对林关羽持有公司1000多万股股票相比,其卖出的部分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据记者了解,在减持后林关羽依然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占总股本的13.02%。

  “逢高减持”的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鑫富药业今年一路高歌猛进的股价也似乎“专”为林关羽的此次减持而准备。光大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张美云对记者称,她不对鑫富目前的股价作任何评论,因为“这只股票的涨幅已经超出了(她)能关注的范围”。

  记者在鑫富药业2007年中报中也看到,该公司前十大股东中也鲜见机构投资者的身影。除了建设银行中小板开放式基金持有其1.30%股权之外,其余全部为个人持股或者公司持股。

  而各大证券公司对鑫富药业的评级也没有随着公司股价的高涨而上调,国泰君安维持其“中性”的评级,联合证券在首次评估该公司股票时也用了“中性”二字。

  家族企业财富神话

  鑫富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过鑫富,其通过临安申光贸易有限公司和临安博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控制着鑫富药业29.02%股权(据2007年中报);而持有公司13.02%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林关羽是过鑫富妻子妹妹的配偶;而其第三大股东便是过鑫富的妻子吴彩莲,持有股权6.52%,以上三人合计持有鑫富药业48.56%股权。

  据鑫富药业2006年年报,过鑫富控制公司32.4%的股权、林关羽持有14.64%、吴彩莲持有6.52%,三人合计持有公司53.56%股权。

  据已公布的信息,除过鑫富控制的申光贸易有限公司依据相关民事判决将限售流通股231.3073万股过户至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名下之外,吴彩莲此次与林关羽同时抛售了22.044万股鑫富药业股票,而此前一天吴彩莲已经先期抛出了2万股。按照抛售价格计算,吴彩莲两天内兑现2251.5万元人民币。

  相关公关还显示,吴彩莲明年8月13日还将有193万股限售股份解禁;而临安申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的公司31.04%的股份要到2011年8月12日才能上市流通。

  然而即使不将过鑫富手中的限售股份计算在内,今年鑫富药业股价大涨已经让过林两家轻松成为千万富翁。

  逢高减持规避风险

  分析师却从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表达了对鑫富药业高层“逢高减持”的看法。浙江利捷分析师孙皓认为,虽然目前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内,但鑫富药业对其主营业务依赖程度过重,D-泛酸钙的涨价直接体现在了公司毛利率的上升上,但是这种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较脆弱的,比较容易受原料成本和国际品牌进入的影响”。

  在鑫富药业2007年中报中也如是写道:“(报告期内)由于D-泛酸钙市场价格的快速回升和产品销量的增加,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及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但由于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利润的来源比较单一,主导产品D-泛酸钙销售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上升,不排除会产生新的竞争者;公司主导产品以石化产品为主要原料,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原材料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

  孙皓向记者介绍称,虽然鑫富药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比较大,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生产成本较国外竞争者低。“如果国外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内地投资设厂,那么鑫富的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

  国泰君安医药行业分析师孙亮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向记者解释了鑫富药业未来业绩不确定的缘由。“很简单,对鑫富这样销售额只有2亿-3亿元的公司来说,贸易商对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孙亮称,“如果有人希望控制价格,只要动用不多的代价便能将市场上的货品囤积,继而做高价格,甚至在资本市场上连本带利一起赚回来。”

  记者了解到,虽然鑫富在D-泛酸钙市场上拥有垄断性的生产产能,但这一市场的进入门槛却并不是太高。“虽然它是垄断,但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垄断,而应该看成是垄断竞争,同时这块市场的进入门槛不是太高。”孙皓对记者说。

  据相关资料显示,鑫富药业在2005年将其最大竞争对手湖州师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收入囊中,而在此之前由于两大巨头的激烈竞争,导致D-泛酸钙市场价格一路走低,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其它小型产商纷纷削减产量或者停产,而导致今年以来市场供需关系不对等。尽管公司目前的财务数据显示毛利润相当惊人,但并不能持久。

  “鑫富如果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对D-泛酸钙单一产品的依赖程度肯定要改变,只有多元化分散型的利润来源才能防御公司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的市场影响。”孙皓说到。

  而这些影射到资本市场上,便是一旦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缺失,其股权在资本市场上便难以获得良好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逢高减持,对任何投资者无疑都是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   

  -记者观察  

  财富急切兑现投资中小板须谨慎 

  “你要想在股票上赚大钱,还须在较小的公司上投资。”彼得·林奇在其所著《战胜华尔街》一书中如此鼓励投资者捕捉价码可能上涨十倍的股票,但投资中小板企业并不意味着一定赚大钱。

  中小板最先的设计思路就是为国内的中小企业搭建一个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平台,最先的思路也是以创业板为既定思路的。在这里出现的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区别就是其资质已经经过了

证监会的初步审核,基本都是风险投资界比较被看好的品种。

  而在近期,中小板公司却屡现高管大手笔卖出自家股票的行为。除了鑫富药业,同洲电子晶源电子的几位高管也在近期将手中的股票变现。虽然不及鑫富药业高管抛股收入之丰厚,但同洲电子副总裁潘玉龙、高长令依然获益不菲。其中,潘玉龙卖出17.82万股,套现397.9万元;高长令卖出21万股,套现491.4万元。

  但据相关统计情况,去年四季度,在高管持有本公司股票的57家公司中,绝大多数均未出现高管减持现象。相反,不少公司高管还增持了自己公司的股票。一般而言,中小板企业大多是民营甚至是家族企业,在目前股票大涨的背景下,这些更加熟悉公司运转情况的股东和高管选择继续增持,无疑表明其公司的发展情况、业绩增长,甚至是股价水平仍有“更上一层楼”的上升空间,因此并没有抛售自己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

  这样的情况从数据中可见一斑。截至今年7月底有34家公司公布了2007年半年报,另有75家公司已经发布了半年报业绩快报,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这些公司上半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22元,可比样本净利润同比增长40%。而在单个公司而言,业绩大增并不罕见,如华峰氨纶和鑫富药业等;山河智能、国脉科技、科陆电子和鑫富药业四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推出10转10的厚厚红包,则更让人领略了中小板公司股本扩张的潜力。

  有着骄人业绩的支撑,中小板企业近期成为了投资热点。本月初,中核钛白在深交所上市当天涨幅便远远超出分析师之前的预测,而反观鑫富药业,自从其中报业绩大增利好消息传开,股价便一直上涨。

  在市场普遍看好其发展潜力的同时,中小板企业也有许多自身无法避免的缺陷。主营产品单一、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绊脚石。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其向更高层次前行。作为创始人和公司高管,其对企业目前的发展形势必然了若指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信息最全面的投资者。

  我们不能武断地说高管套现一定表现出其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稳定的担忧,也不能对其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财富予以任何谴责。但作为理性的投资者,面对中小板企业发展的特殊性质,必须有谨慎而且合理的投资判断。  

  指导:本报记者 黄梦真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罗克光 黄梦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