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ST秦岭重组:海螺与声威暗中角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9:40 21世纪经济报道

*ST秦岭重组:海螺与声威暗中角力

  北京报道 见习记者 张桔

  在国内水泥行业跨区域整合浪潮的推动下,身处漩涡的*ST秦岭(600217.SH)终于不再沉默。

  8月8日,*ST秦岭公告称,控股股东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及实际控制人铜川市国资委正在就秦岭水泥国有股权转让事宜与有关受让方进行商谈,公司股票8月8日起停牌,直至相关方案确定并公告后复牌。

  *ST秦岭董秘韩保平对记者表示,对于重组收购谈判一事不方便透露。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宣传部高部长称,秦岭方面目前正着手给国企员工置换身份,这是企业改制为重组铺路的一个必要步骤。

  "目前重组的几套方案已经上交国资委讨论,海螺水泥和声威水泥的方案最受青睐。"某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海螺、秦岭高层互动

  海螺水泥对*ST秦岭"垂涎"已久。

  据中国水泥网的消息,7月24日,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率团访问*ST秦岭,考察团参观了*ST秦岭1条5000吨和2条2000吨生产线、宝鸡3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

  而7月20日,以陕西省铜川市副市长为首的一行8人曾访问海螺水泥。消息称,在会谈中,铜川市明确表示希望海螺参与铜川市建材产业的发展,双方就促进区域市场整合、推动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诸多问题交换了意见,就下一步可能的合作以及合作方式进行了商谈。

  对此,曾先后参与了两次访问的铜川市国资委主任郭保仓向记者表示,会谈中涉及了*ST秦岭重组的事情,由于海螺方面曾询问过合作的可能性,铜川对海螺方面的访问也是试探对方的诚意,但其对于能否成功合作避而不答。

  海螺水泥董秘章明静则表示,海螺对于秦岭的访问只是水泥同行之间的业务交流,对产品销售和市场进行调研,对于是否存在重组收购的问题他没有回应。

  不过,据一位水泥业内人士分析,海螺此次西北之行意在一石二鸟,*ST秦岭有望成为其收购对象。

  国金

证券分析师贺国文透露,双方谈判进展得并不顺利,许多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磋商。

  对此,银河证券分析师邓建国表示,若重组成功,海螺水泥将借助秦岭在宝鸡的项目在今年底迅速建成一条5000t/d生产线,利用秦岭在安康的布点优势建立第二条5000t/d生产线,在铜川建立一条5000t/d生产线,利用秦岭在榆林和延安粉沫站再建两条4000t/d生产线,利用秦岭在西安的粉沫站占领西安市场。

  声威暗中发力

  当海螺在全力勾勒集团的并购版图时,声威水泥集团公司正以其地缘上的优势迅速贴近秦岭。

  据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的意图似乎更有意促成秦岭和声威的联姻。

  公开的消息显示,5月中旬,铜川市曾强调,"要积极促进秦岭公司和声威水泥的合作,利用秦岭上市公司在

资本市场筹资,发挥秦岭与声威的品牌效应,促进资源整合重组。"5月28日,铜川市市长冯新柱在秦岭和声威水泥调研时更明确表示,要整合秦岭和声威的资源,促进强强联合,加快企业战略重组,年内要有实质性进展,并表示要再上4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打造产能达1500万吨的水泥航母。

  对此,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指出,声威最可能以资产注入的方式重组秦岭,声威在铜川当地建有产能最大的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线,另有两条线正在建设中,多年来也已经培育了比较成熟的当地市场,两者的整合可以避免海螺重新选址建线和市场突破的时滞。不过,声威水泥不具有海螺集团超强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集团运作管理经验,虽然两者很早就开始接触,但一直在价格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耐人寻味的是,6月中旬,*ST秦岭曾发表澄清公告称,声威水泥属浙江民营企业,资产不属于铜川方面,因此不存在"铜川方面注入*ST秦岭的资产可能是声威水泥"的可能性。控股股东与声威水泥就合作事项仅限于接触阶段,尚未达成任何明确意向。

  不过,无论最终花落谁家,*ST秦岭无疑都将从中受益,截至8月7日,*ST秦岭收盘价为6.70元,连续上涨5天,累计涨幅为24.84%。有市场人士表示,该股目标价位复牌后将直指12-15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