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11亿港币控股安瑞科 中集集团第三极战略出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 1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宗文 第 652 期 在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占据行业垄断优势后,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的目光又盯在了其它产业上,在专用车之外,他选择了进军燃气能源装备业务作为其第三极战略。 8月3日,中集集团公告称,该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Charm Wise Limited收购新奥国际持有的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190703000股股份,占安瑞科发行在外股份452100000股的约42.18%,收购价格为每股5.92港元,总价为1128961760港元。 "在行业萧条期四处收购,成为国内最早的行业并购者;当占据行业垄断优势后,再度出击下一产业领域,开始创造新的神话。"这是麦伯良总结出的两条企业成功的"点金术"。如今,中集集团正挥舞着金钱的大棒四处出击。 收购安瑞科 "该交易将使本集团的现有业务扩展到燃气能源装备业务,本集团的罐式储藏运输设备产品线也得以进一步扩充。"中集在其公告中这样描述。 安瑞科原有股东为新奥国际及社会公众股东。其中,新奥国际持有51.79%股权,社会公众股东持有48.21%。实际控制人则是国内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此次收购完成后,新奥国际仍持有安瑞科9.61%股权。 安瑞科的业务范围为向能源装备行业提供集成业务,并设计、制造和销售关键燃气装备,包括压缩机、压力容器、天然气加气站及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辆。安瑞科旗下有8家公司,其中从事实际生产经营业务的包括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及北京安瑞科新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研究员刘勇雄认为,目前,安瑞科已经成为中国燃气装备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与关键设备制造商。 安瑞科在2006年成功开发出两项新产品,分别为LNG(液化天然气)集装箱及LCNG(液化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系统。LNG集装箱可用于LNG的水路运输,而LCNG加气站系统则以LNG形式运送天然气及使用作为给料,把天然气以压缩或者液化LNG的形式为汽车加气。 "我们视之为与中集的强强联合。"新奥集团企业传播中心副总经理叶宏峻说。 对于为什么要卖掉安瑞科,叶宏峻认为:"新奥集团目前正在进行产业方面的战略规划整合,我们以后将集中精力打造一个清洁能源的开采、转化、分销、物流体系,安瑞科本身的战略方向是做液化压缩燃气的集成服务商,但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寻找一个实力雄厚又拥有相近业务范围的大型企业做靠山,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安瑞科来说,完成并购后将能有效利用中集强大的采购及销售系统,其收入增速及毛利率均可看高一线;而中集则"按收购安瑞科40%股权计算,公司合并报表收入可望增10.5亿到11亿元,权益净利润约5211万元。"联合证券分析师吴昱村认为。 "安瑞科从今年到2009年的天然气储运设备及加气站集成工程等业务增长有望维持在35%。安瑞科预计,到2020年,中国燃气装备的投资额将达到320亿美元,而2000年该产业的投资只有5亿元。"吴昱村表示。 吴昱村认为,集装箱等现有业务提供的充沛现金流与公司适度偏低的资产负债率将确保中集并购资金筹措得力。另外,安瑞科对中集的业绩可能增厚不多,但从产业整合角度来看,公司目前的重点是通过外延扩张来做大产业,而安瑞科恰恰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收购安瑞科表明中集开始涉足除集装箱和专用车以外的第三块业务。当前,中集的集装箱已雄霸国内市场;专用车则成为集团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004年起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而在后续能源供应中,天然气的输配供应比重会增加,中集在这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中集目前的主打产品半挂车中也有一些罐车,开展部分储运业务,这将是公司的后续发展方向。"吴昱村说。 据了解,中集集团目前已经形成明确的发展战略,定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其发展空间巨大。中集集团在集装箱制造的基础上,迅速进入相关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并增加了集装箱堆场和维修业务,此外,公司进入登机桥业务、车辆业务和罐式业务,从航运运输设备延伸至空中运输设备和陆路运输设备。 并购之道 "中集的成功经验,就是它的快速成长。这是通过不断兼并收购完成的。"中集董事长李建红曾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一下子涌现出40多家集装箱厂,竞争残酷。部分企业开始酝酿退出,中集却展开了大规模并购:1993年收购大连集装箱公司,在北方成功扎根;1994年收购南通顺达集装箱公司;1995年对广东省新会集装箱厂实施了整体并购。除国内企业外,中集还一举收购了当时另一集装箱巨头韩国现代在青岛的工厂。当1994年中集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时,中集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只有4%,但到1996年,中集已超过韩国现代和韩国进道(JINDO),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厂,干货箱市场份额达到20%。 中集管理层在实施兼并战略中表现出对资本经营的熟练运作技巧。收购新会集装箱公司被认为是其中最精典之作。 该企业建厂投资15000万元,但3年仅生产了600个集装箱,而且是无订单生产,加之内部管理混乱,已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中集仅以104万美元的价格附加对500万美元负债提供的担保就收购了其80%的股权。收购后,中集注入市场、品牌、技术、管理等资源,该企业的评估价格增至1500万美元。根据评估价格,中集将自己持有的40%的股权,作价600万美元卖给了日本住友商社。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中集一边白得了40%的股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权(住友不要经营管理权),一边净赚现金450万美元,还从此与住友结成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中集入主后,投资改造生产线,将该公司纳入集团的统一生产体系,全面强化管理,使新会中集当年生产3.8万个标箱(TEU),实现利润2300多万元人民币,真正做到了三赢。今日的新会中集,已成为中集的主力厂家。 从2000年开始,中集大张旗鼓地宣布进军半挂车领域,麦伯良再次复制了在集装箱行业崛起的经验:收购。 2003年3月,中集收购扬州通华股权,这是其进入半挂车业的第一步。5月21日,收购了济南考格尔的控制权。同月,中集在美国以45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半挂车生产的关键技术,并一举获得了进军美国市场的桥头堡。到如今,中集已经拥有8家半挂车生产基地,去年产销4万台,一举成为国内半挂车市场的第一名。 今年6月28日,中集集团收购荷兰博格工业有限公司80%的权益,收购博格后,中集不仅拥有了全球最顶尖的罐式设备技术,而且一次性拥有博格在欧洲5个国家22个生产基地和全部销售网络,让中集在欧洲市场的布点几乎一步到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