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棱光实业两度濒临退市又两度起死回生 曙光显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7:42 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见习记者 孙汝祥

  最让棱光实业受市场瞩目的是公司曾经两度濒临退市又两度起死回生

  2007年5月21日,上海棱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已于2007年5月18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该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由于棱光实业2006年实现盈利,因而不出意外的话,该公司将第二次实现恢复上市。

  更值得关注的是,棱光实业2007年4月30日公告显示,2007年2月14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以非公开发行方式收购大股东全资拥有的上海建材创意产业园区以及上海尚建园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的方案。目前该方案处于报批阶段。

  这次定向增发如果顺利实施,则意味着S*ST棱光将重塑主业。这种通过非公开发行收购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方式,也将有可能为一些绩差公司复制。而对于目前的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来说,这或许也是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第一步。

  重组第一步:股改摆脱困境

  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年末,棱光实业2005年度净利润为-205.15万元,每股净资产为-3.66元,股东权益为-5.53亿元,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7.79亿元。棱光实业2006年年报称,公司已连续几年处于一种封闭运营的状态,财务状况及为恶劣,资金匮乏,已处于濒临退市乃至破产的局面。若债务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公司将无法从困境中走出。

  2006年6月29日,站在退市乃至破产边缘的棱光实业迎来转机。公司第一大股东四川嘉信与第二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全部4400万股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29.07%)转让给后者。加上原持有棱光实业2514万股(占总股本的16.61%),转让后,上海建材集团将合计持有棱光实业691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45.68%,成为第一大股东。

  在上海建材集团的努力下,棱光实业与债权人实现债务和解,截至2006年10月底,上海建材集团以2.44亿元清偿了6.93亿元的债务,使得棱光实业财务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2006年11月27日,棱光实业临时股东大会暨股权分置改革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了股改方案。在股改方案中,上海建材集团对棱光实业豁免1.5亿元债务,并将持有的上海洋山港基混凝土有限公司49%股权、上海浦龙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50%股权和上海阿姆斯壮建筑制品有限公司20%股权(经评估作价1.11亿元)注入棱光实业作为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注入棱光实业的3家公司都属于近年来盈利稳定的公司,根据股权比例全年约可实现3000万元左右的利润。

  重组第二步:注入优质资产

  就在股改方案通过后不久,2007年1月30日,棱光实业宣布,将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收购大股东全资拥有的上海建材创意产业园区以及上海尚建园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51%控股股权。这次定向增发如果顺利实施,意味着棱光实业这类被原大股东掏空了的公司,将得以重塑主业。

  根据2007年2月14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上海棱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的议案》,此次非公开发行价格每股1.78元,发行数量11762.2929万股,发行总额正好相当于上海建材集团本次认购资产经评估后的价值20936.88万元。目前该方案处于报批阶段。

  资料显示,作为标的资产,上海建材创意产业园区是上海着力打造的36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其前身为上海建材商城,位于上海市徐家汇地区商业圈。该商城成立于1994年9月,由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全额投资组建,建筑总面积为1.39万平方米。改扩建后,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筑面积为3.36万平方米。上海尚建园创意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7日,为中外合作企业。该公司2006年度尚未正式投入运营,故未产生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棱光实业可以进一步充实其主业并打开盈利通道。同时,对公司财务结构的彻底改善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定向增发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将得到提升,资产负债率大幅降低,资本结构将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当然,定向增发注入优质资产还将使公司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得到提升。

  建材集团或整体上市

  “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了救棱光而去救棱光,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社会效益、保护国资方面的考虑,也是上海建材集团未来战略规划中的重要部分。”2006年11月棱光实业股权分置改革媒体说明会结束后,上海建材集团资产经营部经理梁兵向媒体表示。在同一个媒体说明会上,时任上海建材集团总裁徐尧湘明确表示,上海建材集团的意图是将棱光实业打造成为公司相当重要的资本平台,集团公司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业务将会在培育成熟后,以合适的方式陆续注入棱光实业,并成为棱光实业的发展方向。

  有分析师指出,豁免债务、注入3家公司的股权显然只是重组大戏之前的预演,目的在于棱光的保牌。如果此次股改顺利过关后,真正的重组大戏,也许将在明后年展开。

  由此看来,上海建材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已经迈了出去。

  两度濒临退市的棱光实业

  提起棱光实业,人们会想到第一例协议性收购、第一例国有股股权转让、大股东挪用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等关键词。而最让棱光实业受市场瞩目的是公司曾经两度濒临退市又两度起死回生。

  棱光实业的前身是上海石英玻璃厂,1992年5月改制为上海棱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代表国家持有55.2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1994年4月,国内第一例协议性收购,也是第一例国有股股权转让在棱光实业身上发生。棱光实业原第一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将棱光实业35.5%的国有股股权以每股4.3元的价格转让给恒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恒通由此成为棱光实业第一大股东。

  恒通入主后向公司注入资产,棱光实业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几年达到10%。但随着恒通因为自身原因占用上市公司资产,并将巨额担保风险转嫁上市公司,棱光实业开始出现经营危机,1999年,棱光实业开始出现亏损。棱光实业2001年年报显示,截至2001年末,棱光实业为其他单位提供借款担保超过4亿元,被担保单位均系原第一大股东恒通集团及其子公司或系恒通集团的关联单位。到2001年末,应收恒通集团等主要债务人的款项合计超过3.8亿元。

  2001年6月,自身难保的恒通集团被质押的棱光实业

股票5374.512万股,被法院裁定过户至四川嘉信贸易有限责任公司4400万股(占29%)和福州飞越集团有限公司974.512万股,四川嘉信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让四川嘉信没想到的是,恒通集团扔给自己的是个烫手山芋。由于债务诉讼、担保诉讼以及大量资产的冻结,四川嘉信并未向棱光实业注入优质资产。棱光实业的资产重组几年来始终止步不前。

  期间,2002年5月13日,棱光实业因1999年-2001年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2002年上半年,主要因为收回应收款项,冲回已计提坏账准备相应冲减管理费用以及有关银行免息相应减少财务费用等原因,棱光实业勉强扭亏。2003年1月7日,棱光实业重新上市交易。

  一劫刚过,一劫又至。由于资产重组始终止步不前,棱光实业在2003年-2006年又连续3年亏损。公司于2006年5月18日第二次暂停上市,又一次站在了终止上市的悬崖边上。这一次拯救它的将是它的老东家上海建材集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