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内部交易不容忽视 对股东利益影响尤为值得重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5日 14:4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研究员 孙旭东/文

  合并报表净利润和母公司净利润的差异主要源于内部交叉持股、对子公司的坏账计提和内部销售三个方面,其中后两点正是源于内部交易,其对股东利益的影响尤为值得重视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采用权益法的母公司报表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见本专题相关文章《少收了三百亿》),但分析A股上市公司2006年的数据却令人怀疑上述结论在国内市场的正确性。

  差异足以惊人

  在1331家可比公司中,合并净利润大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有565家,小于公司净利润的为381家,相同的仅385家,仅占28.93%。其中差异金额最大的中国石化(600028)合并净利润比母公司净利润多了5.13亿元,与之相反,工商银行(601398)合并净利润却比母公司净利润少了6.58亿元。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盈利,母公司报表却亏损。

  即使不出现“符号”的差异,某些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也远大于母公司净利润。

  与此同时,有些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却又远远低于母公司净利润。

  面对如此惊人的差异,弄清楚到底是哪个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固然重要,而首先则是要明白其产生的原因。

  内部交易是关键

  我们以江苏吴中(600200)和宝商集团(000796)为例进行分析,这可以说是差异幅度最大的两家公司。

  江苏吴中合并净利润为1576万元,母公司净利润却为-184万元(见表1)。从江苏吴中的组成结构来看,交叉持股可能是这种差异的一种原因,但应该不是主要原因。江苏吴中有两家主要子公司,分别是江苏吴中服装有限公司和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吴中医药”)。2006年度公司将持有的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下称“吴中医药销售”)84.58%的股权和江苏吴中海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海利贸易”)90%股权转让给吴中医药。然而在报表附注“公司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合营企业情况及其合并范围”部分披露合并范围内对吴中医药销售和海利贸易的持股比例均为100%。我们不知道吴中医药销售和海利贸易的小股东是江苏吴中哪家或哪几家子公司,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股东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这两家公司的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则要按权益法进行调整,这会导致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产生差异。不过,鉴于吴中医药销售2006年净利润为629万元,海利贸易仅为34万元,因此其影响相当有限。

  对此,江苏吴中的答复是差异主要来自母公司对子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2006年末江苏吴中(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原值为2.84亿元,而年初只有1.56亿元,增幅高达82.42%。年报中这样解释,“增加原因主要为:与各控股子公司之间往来增加所致。”

  既然江苏吴中的内部交易能够对净利润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那么对其高度关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2006年江苏吴中(母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仅5381万元,而上一年为2.35亿元,降幅高达86.61%。对此,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其原下属实体分部(服装分部、天翔分部、六药厂、长征厂、中凯生物)绝大部分资产都已转让给由公司控股的吴中服装有限公司和吴中医药有限公司,故母公司收入大幅减少。2007年一季度江苏吴中母公司的收入只有233万元,延续了2006年的大幅下降情况。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母公司年初和一季度末的存货分别为3387万元和3386万元,相对于其收入水平未免过多。再联系到2006年末江苏吴中合并报表中的存货构成,令人对公司的业绩略感不安——2006年末公司存货原值为2.16亿元,年初为2.06亿元,变化甚微。然而库存商品高达1.01亿元,几占存货的一半,而年初库存商品只有6679万元。

  无论这是不是公司业务整合过程中的暂时现象,都值得投资者予以关注。

  当然,对江苏吴中的投资者也有好消息。尽管公司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为负,合并净利润也只有1576万元,其200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却很慷慨,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总计派现1247万元。

  另一家差异幅度最大的公司宝商集团2006年度母公司净利润775万元,而合并净利润只有89万元,原因也是内部交易。2006年末宝商集团(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原值为2.92亿元,年初为3.86亿元,降幅为24.32%。公司在年报中的解释是“主要系本公司收回关联公司多年欠款所致”。收回多年欠款当然要将以前计提的坏账准备转回,由此则导致了母公司账面利润增加,而这些交易却在合并时被抵消掉了。需要说明的是宝商集团不存在交叉持股现象。

  与江苏吴中和宝商集团不同,前文提到的陆家嘴影响净利润差异的内部交易不是其他应收款的坏账计提而是商品销售。

  净利润差异的理论解释

  对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之间净利润的差异,其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母公司对内部往来计提坏账准备。因为内部往来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合并时应予抵消,从而造成合并净利润大于母公司净利润。

  二是母子公司间有内部交易。因为内部交易在合并时应予抵消,当内部交易产生利润或亏损时,会造成合并净利润小于或大于母公司净利润。

  三是(上市公司)集团内部两方或多方交叉持股。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持有某家公司的股权,合计超过50%,在集团层面这家公司属控股子公司,合并报表时采用权益法核算。但母公司或者子公司单独持股的比例可能低于20%,因此在日常核算时采用成本法。

  如果再归纳一下,则前两种情况都属于母公司和子公司间存在交易,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内部交易对差异的形成起到了更主要的作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6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