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科龙民事诉讼或成H股维权第一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00:20 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唐振伟 科龙电器(000921.SH 0921.HK)原大股东顾雏军的刑事案尚未宣判,投资者状告科龙电器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民事赔偿案(以下简称“科龙赔偿案”),已经恢复受理。 科龙、德勤证券民事赔偿案全国律师维权团(以下简称“维权团”),正在筹备对科龙、德勤提起诉讼。《财经时报》在对此案代理律师宋一欣的采访中获知,由于申请索赔的既有A股股民又有H股股民,科龙赔偿案可能成为“H股维权第一案”。 4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宋一欣透露,维权团将在几天后正式起诉。截至发稿,记者尚未得到起诉消息。 索赔股民不多 2007年4月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对“科龙赔偿案”恢复受理。同日,维权团也向各位权益受损的科龙电器投资者,发出了一份名为《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恢复受理科龙电器证券民事赔偿案后致科龙电器投资者的声明函》(以下简称“声明函”)的文件。 目前,声明函已经发出20多天了。但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却称“案件暂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想要起诉申请索赔的股民并不多。 大约一年多以前,分布于全国19个省市的65位律师,为了给在科龙电器虚假财务报告事件中受到蒙蔽的投资者讨回公道,自发成立了维权团。这些律师愿意为各位权益受损的科龙电器投资者提供法律服务。 而眼下,随着投资者起诉的热情降低,维权团的律师也不再积极。宋一欣坦言,如今维权团已经没有这么多律师了。 H股维权第一案 到目前为止,有40多位利益受损的A股或H股的投资者向宋律师请求法律服务,其中绝大部分是A股股民,但也有几名H股的股民。 因为有H股投资者参与到即将开始的诉讼中,因此宋一欣认为,此案可能成为H股投资者维权第一案。 在民事赔偿案恢复受理之前,科龙股民曾有100多人就此事进行咨询,据宋一欣当时的估计,大概起诉标的只有几百万元的水平。究其原因,宋一欣向《财经时报》解释说,这可能与科龙电器的股权结构有关。 “科龙电器的股权结构一个是顾雏军持有的非流通股,现在这些股票大概30%多;另外一部分是30%多的H股。现在在香港,香港股民的维权意识比内地来的差,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是为19%的A股股民维权。” 宋一欣称,30%多的H股股民中只有极少数会想到通过民事赔偿来维权,因为在香港的证券股票市场上没有民事赔偿这种说法。 关于科龙赔偿案中投资者索赔的实现问题,宋一欣向《财经时报》表示,这主要是取决于法院的进展情况,如果法院方面进展顺利,“今年就应该有眉目了”。 这次赔偿案如果索赔成功,可能会激励一些持观望态度的股民继续提起诉讼。此案的诉讼时效截止到2008年7月4日。 责任认定 在虚假陈述的问题上,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目前要承担的是审计责任,而最终的审计责任是由法院和证监会来认定的。 目前,在科龙赔偿案中,证监会已经认定由科龙电器来承担会计责任。“德勤是否参与了造假,是否也应该承担会计责任,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处罚决定,因此还不好说。”宋一欣说。因此,将要进行的起诉,只是针对德勤的审计责任和科龙电器的会计责任,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而提出的赔偿。 记者了解到,会计责任从行政角度而言是由证监会和财政部来认定的,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就要由法院来认定了。 如今,顾雏军的刑事审判结果迟迟没有公布,宋一欣认为,顾雏军案的审判情况,并不会影响到科龙电器证券民事赔偿案的起诉,更不会影响到此案将来的审判结果。因为要对科龙、德勤提起诉讼,有了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就足够了,不必等待顾雏军的刑事案件的审判结果。 在宋一欣看来,顾雏军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之外,也应该承担一部分民事责任。所以如果有人起诉顾雏军,要他进行民事赔偿,他是可以作为被告的,不管他现在是否具有民事赔偿的能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