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通威股份赶考 10送1吝啬有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 17:49 中国经营报

  作者:朱昆锋 来源:中国经营报

  通威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600438)超低送股率的对价方式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如果通威的方案获通过,将成为把送股作为主要对价方式的股改公司中送股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国盛证券分析师王剑说。

  最新消息显示,公司可能对股改方案进行调整。

  考验底线

  单从送股率来看,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通威股份10送1股的对价方案无疑可以看成是对市场底线的最新考验。

  而通威股份董事会秘书胡萍则希望流通股股东关注公司股改后的发展、关注优秀公司的真实回报。“更多高成长公司的出现,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根本,股改10送3的对价似乎已经成为大家评判方案的一个标准,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因为股改不能只看对价水平的高低。”

  早在2005年8月,通威股份就曾在机构投资者见面会上透出风声,公司在股改方案的设计上不会推崇高比例送股。按照业界当时的判断,通威方案的对价不会超过10送2股。

  虽然业界对此番表态褒贬不一,但却没有影响通威股价的持续攀升。2005年8月中旬以来,通威股份从6.39元震荡向上,至股改方案出台前停牌位置,最高上摸至11.68元,最大涨幅达83%。

  分析人士认为,通威股价逆市上扬得益于公司所处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公司在业内显赫的地位和竞争实力。

  公开信息显示,自上市以来,通威股份一直是实力机构青睐的对象。胡萍向记者证实,截至2005年底,机构持仓已超过通威流通股的50%。

  “通威当初向外界早早放出的说法,现在看来更像是表明一种姿态,一方面让市场提前消化这一‘利空’,另一方面积极展开与机构投资者的协商。”知情者透露,“2005年分配方案转5增5的承诺就是协商后最近刚加上的。”

  除了市场对低对价“利空”的充分消化,各路机构纷纷看好公司成长性之外,通威股份更大的底气显然来自较好的基本面。

  2003年上市之前,通威股份扣除后每股盈利为0.39元,2004年上市第一年每股收益增至0.44元,到2005年前3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已经达到0.61元,从股改方案的承诺来看,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长率持续超过20%的可能性极大。

  此外,较多分析师认为,从目前的股价分析,通威股份基本上没有套牢盘,这可能也是大股东坚持低送股对价的信心来源之一。“股改要求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公司上市后已经给流通股股东带来高额回报,股价表现也相当稳健,基本上所有参与通威

股票的投资者都有获利。”胡萍说。

  方案或有调整

  通威股改方案能否顺利通过,持有流通股超过50%的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实没想到对价会这么低,但考虑到通威主营成长性较好,我们认为整体上可以接受。但同时我们也希望通威能够考虑流通股东的持仓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对价。”一位持有通威股份的机构投资者人士说。

  而记者从几家机构了解到的情况表明,希望提高送股比率和希望提高业绩承诺的机构占了大半。北京

证券首席分析师张九辉则认为:“通威大股东在方案修改中增加送股比例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在承诺上作出调整。”

  高成长民营企业除非希望加速扩张时资金不足,一般而言并不愿意通过上市融资与流通股东分享高额回报,如果因股改再让大股东为流通股东付出过多,他们肯定难以接受。这或许是通威股份大股东另类“吝啬”背后的难言之隐。

  “通威的业绩和成长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我相信在与流通股股东沟通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方面还会有让步的余地。”国泰君安一位分析师说。

  对这一分析,胡萍也表示认同:“汇总各地机构的反馈意见之后,我们会对方案进行一些修改,但希望流通股股东理解我们上市时间短、上市成本高的难处。”

  资料

  通威股份股改方案近日登台亮相,非流通股股东拟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1股作为对价,同时承诺3年内不减持股份,5年内减持价不低于18元。若2006年、2007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低于20%,将分别追送0.5股。2005年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2006年利润分配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80%。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