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收购一石三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1:31 证券时报 | |||||||||
本报讯(记者 钟金)10月28日,中石油同时对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发出全面要约收购公告,点燃了市场的一大热点。“老练的中石油选择这一时机出手,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于三家目标公司来说,这是其摆脱经营低迷、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良机。同时,对三家公司的投资者,收购也提供了在目前较为低迷的市况下以合理价格变现的机会。”业内资深人士对此桩收购案如是评价道。
业绩下滑,现状堪忧。用这几个字来点评中石油拟收购的3家目标公司并不为过。辽河油田(000817)虽得益于原油价格,但发展前景不被看好;锦州石化(000763)受困于成品油价格管制和装置落后,缺乏长期竞争力;而吉林化工(000618)则长期处于弱势,不被市场看好。 “若中石油成功收购下属的这3家公司,局面将大为改观。其下属的辽河油田、吉林化工、锦州石化将被完全整合入中石油经营体系,而不是再游离于中石油的管理系统之外。”一位能源行业资深研究员说,“整合带来的将是三赢的效果”。 首先,三家公司利用整合效应将增强竞争力、延长产业链、降低经营风险。 据介绍,辽河油田、锦州石化、吉林化工是相近地域的三个相近产业链(石油开采、炼制、化工)上的公司,如不进行整合,而是继续分别经营,这三家公司将陷入在低油价环境下一亏两盈,在高油价环境下一盈二亏的境地。如果将其整合为一家公司,辽河油田就可以为锦州石化生产原料,锦州石化为吉林化工生产原料,销售终端变长,利润率增加,无论在高油价背景下还是低油价背景下都是高盈利的。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也被公司较长的产业链分解或传导到其他行业,故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要远大于单个公司。整合之后,可以强化中石油集团对三家公司的统一管理,消除各自为政的局面,就近供应,节省成本,提高利润率。 其次,投资者将直接获益。一市场分析员分析说,中石油公告的要约收购方案拟实施要约收购价格为吉林化工H股2.8港元、A股5.25元,锦州石化A股4.25元,辽河油田A股8.8元。相对于公告前停牌收盘价分别溢价率为:吉林化工H股15.5%,A股6.92%,锦州石化A股10.10%,辽河油田A股18.76%。三家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价格比方案公布前停盘价平均高出10%左右。在现有要约价格下,若接受要约,大多数投资者都能够获得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 但同时该分析员也提醒说,自要约摘要公告、公司股票复牌以来,三家目标公司的股票在原有已经不低的价格基础上又有了较大涨幅,辽河油田、锦州石化、吉林化工目前的股价分别为8.58/股、4.16/股、5.11元/股,对应的P/B倍数已达2.92,1.79,3.60, 远高于市场上可比公司的平均P/B水平。一旦本次收购失败,现有股价将很难维持在这一水平,最终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将面临蒙受损失的风险。 再次,中石油“巨无霸”优势将得以发挥。对中石油来说,回购的目的在于迅速扩张,以形成能与世界石油巨头抗衡的实力。 有关资料显示,中石油股份2004年的净利润率高达26.9%,预计2005年将进一步提高,达到接近30%的水平。同时,中石油的账面现金已经超过100亿元,完全有能力支付本次收购所需的现金。 有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把这笔钱存在银行则一年仅能获得2.25%的收益,而且还要上缴20%的利息税,相比之下,如果用来收购优质资产,则有望创造30%的稳定收益率。并且,本次收购完成后,中石油可迅速完成石油开采、炼制、化工三个产业链的整合,提高公司资本利用率,高盈利期可以采取更高的财务杠杆,中石油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更高的新台阶。 辽河油田昨日收盘价8.63元,涨0.58%;锦州石化昨日收盘价4.17元,涨0.24%;吉林化工昨日收盘价5.12元,涨0.20%。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