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雄震集团股价高台跳水 诸多被隐匿真相即将大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2:1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雄震集团股价高台跳水诸多被隐匿真相即将大白

  公司大量银行贷款逾期,一众高管匆匆离职,特别是第二大股东的真实身份,种种疑团或许显示雄震集团背后的问题快要大白于天下了

  本刊特约作者 贺宛男/文

  自从10月18日雄震集团(600711)发布三季度预亏公告,以及1.2亿多元的贷款逾期等
问题以来,公司股价便急剧跳水。但是雄震集团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真相被刻意隐瞒。

  1.2亿逾期贷款为何隐匿不告

  根据该公司自查公告,截至10月15日,共有9笔金额6050万元的贷款逾期,另外,公司为已转让出去的原子公司深圳雄震科技公司(下称“深圳雄震”)担保6145万元也已逾期,合计12195万元,占公司净资产12989万元的93.89%。

  问题是,所有这些逾期贷款(有的已经涉讼),在8月25日披露的雄震集团的半年报中均密不透风。如向光大银行借款1400万元,于今年5月31日到期;向工商银行借款500万元,今年5月16日到期;深圳雄震有一笔900万元的借款,银行早已诉诸法院,并于7月31日判决深圳雄震败诉。所有这些均发生在8月25日半年报披露之前,显然,雄震集团是故意隐瞒重大信息。

  七八月份雄震集团的股价仅4-5元,此后两个来月便迅速翻番至10多元,如果被人追债的消息披露,股价是无论如何上不去的。这是否也是公司隐瞒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能不怀疑,这一波翻番行情与公司不无关系。

  贪小失大的股权转让

  刻意隐瞒的1.2亿多元贷款,有一半出自深圳雄震。雄震集团原持有深圳雄震100%股权,就是这家资本金3000万元的全资子公司,2004年为雄震集团创造了1820万元净利润,相当于雄震集团当年净利润1208万元的1.5倍。令人不解的是,今年6月15日雄震集团却把堪称创利支柱的深圳雄震51%股权,以2808万元的价格给置换了出去,置换进来的是深圳智网通技术公司(下称“智网通”)90%的股权,而智网通2004年仅实现净利润46.63万元。

  据说,置入的智网通今年上半年即为公司贡献净利润126万元(仅进来半个月,也不知道126万元利润是怎么出来的)。正当我们不解雄震集团何以拿肥肉跟人家换骨头的时候,自查公告一出来,终于有了答案,原来深圳雄震6145万元贷款已逾期,正被银行逼债呢。由此推断,2004年深圳雄震1820万元的利润会不会也有“猫腻”?

  但智网通在贷款记录上也不“清白”。自查公告同样显示,该企业有一笔500万元的贷款已逾期。此外,雄震集团称智网通同深圳雄震的股权置换不属于关联交易,粗一看,智网通股权系两自然人持有,深圳雄震是上市公司的,自无关联;但是,智网通的500万元贷款(贷款期从2004年9月9日到2005年9月9日)却由雄震集团的大股东深圳雄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雄震公司”)担保,难道在2004年9月智网通根本没有置换进雄震集团时,毫不相干的雄震公司会为其做担保?也许公司会说,担保人是今年6月智网通置入时新换的,既然如此,已经置出的深圳雄震,其6145万元贷款的担保人为什么不换呢?

  看来,深圳雄震也好,智网通也好,怎么看都像是“雄震系”自己在“捣糨糊”。以126万元的蝇头小利换得6145万元的担保损失,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前两大股东是否一家?

  在雄震集团披露1.2亿多元资金黑洞后才3天,10月21日该公司又公告说,上海二中院已冻结二股东上海汇衡科技发展公司(下称“上海汇衡”)所持1677.6万股(占总股本27.79%)公司股权,案由系兴业银行诉上海雄震实业公司(下称“上海雄震”)所致。

  上海汇衡是2002年7月通过受让股份成为雄震集团二股东的。迄今为止,雄震集团从未披露过上海汇衡的股东信息,人们只知道该公司注册在浦东新区一民居内。最有意思的是,上海汇衡所持的雄震集团股权,从受让第一天起就始终处于被质押状态,从来没有“自由”过。最近的一次质押发生在2003年12月3日,那一天,大股东雄震公司和二股东上海汇衡同日将股权质押给同一家银行——光大银行深圳红荔路支行,质押期均从2003年12月1日至2006年11月30日。以长达3年的质押期,如此步调一致,估计上海汇衡极有可能是雄震系的一家“影子公司”。

  再说,兴业银行告的明明是上海雄震,为什么要冻结“并无关联”的、而且股权已经质押给光大银行的上海汇衡的资产?可能的解释是,雄震集团的前两大股东说不定就是一家人,雄震系资金告急,方方面面的债权人正在紧急行动。

  新班子履职何以不足半年?

  现年37岁的姚雄杰,一直是雄震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姚还长期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今年2月22日,在原董事会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原董事会5月到期),雄震集团选出了新一届董事会,公司董事长改由原总经理陈东出任,原董秘丁笑则升任董事总经理,姚雄杰退居幕后,而他的姐姐姚娟英当了一名执行董事,而且最终控制人也换成了姚娟英。新一届董事会选出当日,还郑重其事地通过了一项决议:董事长陈东月薪为人民币16000元,总经理丁笑月薪为人民币11800元。

  谁知这一届班子履职还不到半年,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3名董事,以及一位副总经理、一位总经理助理相继辞职,4名执行董事中未辞职的仅剩姚娟英一人。

  自1998年雄震公司入主以来,陈东、丁笑等就是雄震集团的“老人”,正当他们又是“升官”又是“发财”之际,却纷纷挂冠而去。雄震系的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