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 > 正文
 

又有18家公司启动股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14:38 证券时报

又有18家公司启动股改

  高端无惧周期调整风雨始见钢铁英雄

  日前公布的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武钢股份七至九月共实现销售收入102.4亿元,净利润11亿元,每股收益率0.14元。前九个月,武钢股份共实现销售收入317.7亿元,实现净利润42.5亿元,每股收益0.54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63.5亿元。

  1-9月份,武钢股份生产铁262.5万吨,钢269.88万吨,材247.2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76%、15.91%、10.65%。公司前三季度累计生产铁755.51万吨、钢771.03万吨、材708.07万吨。钢帘线、汽车板、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生产与销售均实现了新突破,二热轧部分新品种、冷轧环保涂层家电板等新产品的试制进展顺利。硅钢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在今年

铁矿石大幅涨价、能源运输成本增加较大、二季度以来钢材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以成本控制优势和产品结构优势见长的武钢股份,与同行业钢铁类上市公司普遍盈利水平大幅下挫相比,其超强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得以充分体现。

  今年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的持续走低,钢铁工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呼声日盛。钢铁行业价格下滑成为投资者和行业分析人士普遍看淡钢铁类上市公司的重要理由,对武钢股份今年每股收益情况的预测甚至有不会超过0.5元的看法。而日前披露的武钢股份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对全年的盈利预测为较去年增长50%以上。2004年武钢股份实现销售收入241.5亿元,净利润32.04亿元,每股收益0.41元。按同比增长50%计算,今年武钢股份可以预见的全年每股收益约为0.63元。

  产品结构优化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

  行业内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是钢铁行业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武钢股份能够在行业风雨中逆风飞扬,其最主要的利器便是多年持之以恒的产品结构优化。而武钢股份在行业最低谷时期的不俗表现,也使投资者对行业走出低谷后的武钢股份充满期待。

  对比武钢股份半年报和三季报可以发现:热轧材销售收入基本稳定在每季度50亿元左右,而毛利率水平却从半年报的25.06%下降到三季度的11.03%,仅此一项所产生的毛利下滑幅度已超过60%,减少毛利约7亿元。而冷轧硅钢方面,销售收入三季度达到16.6亿元,较前两个季度平均14亿元的销售收入有明显增加,而毛利率水平则稳定在45%以上。1-9月,武钢股份“双高”产品的比例达到55.96%。高端产品占比的持续提高为武钢股份成功化解了行业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从公司今年上半年和三季度主要产品的利润贡献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武钢股份高端产品的盈利支撑能力。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硅钢片、轧板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三季度,从收入结构来看,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硅钢片、轧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9%、14%、16%和8%,从利润贡献来看,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硅钢片、轧板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分别为30%、17%、40%和11%。其中硅钢片创造了公司40%的利润,冷轧产品和硅钢片创造利润达到了公司盈利的60%。

  武钢股份在国内独家生产的取向硅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国内拥有无可替代的垄断地位。作为钢铁行业中高附加值产品的代表,取向硅钢占据了国内30.27%的市场份额,无取向硅钢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这两种硅钢特别是取向硅钢的市场价格,由于供需的严重失衡影响,价格持续上涨,即使是在大部分钢铁产品价格下滑的行业低迷时期仍然保持稳定,成为公司盈利的中流砥柱。而明年武钢股份二硅钢的投产将成为投资者可以期待的新的增长点。

  过去3 年,国内冷轧板和热轧板的平均价差分别为1357、1178 和1145 元/吨,平均价差约为1227 元/吨。而至2005 年上半年这一价差扩大到1943 元/吨。据钢铁行业资深研究人士介绍,这种价差的迅速扩大反映了我国不同品种钢材的供求关系。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高附加价值钢材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即使随着新建冷轧板能力的释放和国外钢材的进口,这种价差将回归到正常水平,高附加价值钢材的高毛利率水平仍将会长期维持。

  结构优化铸就良好业绩预期

  公司优化产品结构的实质就是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规避市场风险。武钢股份在市场开拓中,首先是发现细分市场后抢先进入,抢占市场先机。其后是追求这个细分市场中的顶尖位置,即在品牌、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方面做到第一的位置。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支撑市场,稳定用户,同时,通过增产附加价值高的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实现内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减少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效益的影响。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武钢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公司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引进了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米七”轧机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先河。使武钢的钢铁生产水平从50年代跃进7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第一次腾飞。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武钢投资300多亿元,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从焦化、烧结、耐火、炼铁、炼钢到轧钢以及相关的能源辅助配套设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优化。主体设备技术工艺水平提升到世界90年代先进水平,研制开发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了武钢的第二次腾飞,为武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优质资产都通过2004年的增发收购进入了上市公司。为抵御今年开始的行业景气下降奠定了物质基础。

  几十年来,武钢股份的高效发展,不是靠建新厂、铺大摊子,而是依靠科学的发展观,在存量上不断向高层次、高档产品上发展。武钢股份在产量增长的速度上小于很多钢厂,但在质量和品种上,尤其是高档产品发展的速度上却是行业里最快的。

  目前,武钢股份的产品结构优化战略即将再次实现质的突破。据透露,武钢股份二冷轧厂将于年底投产,该厂设计产能为215万吨,使武钢股份的冷轧产能增至400万吨以上,预计2006年可为武钢股份提供140万吨的冷轧产品。武钢股份二冷轧是国内唯一可以生产宽度超过2000MM宽幅轿车面板及高档家电用板的冷轧薄板厂,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具有当今国际领先水平。

  武钢股份二硅钢厂将于明年六月份投产,该厂设计产能为60万吨,其中取向硅钢16万吨。明年预计二硅钢厂生产8万吨取向硅钢。随着二硅钢的达产,武钢股份将形成年产108万吨冷轧硅钢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单产规模最大的硅钢生产企业。

  二冷轧和二硅钢的投产对武钢股份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效益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成本管理凸显行业竞争优势

  目前钢铁行业中以高端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中,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与武钢股份分别以规模和成本控制为各自的特色。

  与宝钢股份相比,由于铁矿石要经长江内河运输,武钢股份吨钢生产成本比宝钢股份高一百多元,随着武钢股份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减员增效活动的进一步深化,这一差价还有继续缩小的趋势。在吨钢成本方面,武钢股份通过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成功地消化了与宝钢股份间的不利因素。

  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2005年半年报对比显示,武钢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6.92%,宝钢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38%。武钢股份已成为大盘蓝筹钢铁股中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上市公司。(晓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