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股改浪潮系列全面股改之武钢股份 > 正文
 

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打造钢铁强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1:58 证券时报

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打造钢铁强国

  抓住股改机遇 打造钢铁强国

  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以后,武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作为率先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大盘蓝筹中央企业,引起我国资本市场内外的极大关注。人们普遍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有利于武钢股份在新一轮发展和竞争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特优势,而且牢牢抓住了钢铁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得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打造世界一流钢
铁企业的战略目标。

  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老会长,协会顾问吴溪淳十分关心钢铁企业的发展,关心武钢的股改。近日,吴溪淳在北京欣然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记者:武钢股份的

股权分置改革正在进行中,您认为这对武钢股份和武钢集团今后的发展有着哪些重要意义?

  吴溪淳: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行为。

  2004年6月,武钢股份通过定向增发与公募增发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基本完成了武钢钢铁主业的整体上市。武钢股份的定向增发是去年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股权融资项目,武钢股份也成为国内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其多项指标跃居沪深十大上市公司之列。武钢股份股改的意义在于,股东对武钢股份形成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增强发展的信心;武钢股份则因此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大做强,更好地回馈股东。

  现在,我们的钢铁上市企业有28家。作为钢铁行业的股份制企业,这28家企业都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解决非流通股流通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资源的配置才能向效益好的方向倾斜、流动。

  从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十六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特别是在竞争性的行业里面,要改变过去国有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投资主体多元化最好的形式,就是股份制。改革开放到今天,证券市场已经具备了完善和规范化的条件。所以,国家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股权分置改革。

  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我认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二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权分置改革,既是为了钢铁上市企业与国际接轨,也是为了减少关联交易,为真正彻底的转化经营机制创造条件。

  实际上,像宝钢、武钢、鞍钢这样大的上市公司,应该把为股民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考核的第一位。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一切都要围绕着为投资者、股民创造最大价值这个中心。这样一来,在企业领导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也会有一个转变。

股票价格的涨跌,企业家也会十分关心。国外大企业的董事长、老板,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昨天的股市是怎么样的。因为股市的起伏,就说明这个企业的价值在发生变化。股市的运作规范了,股票的市值和企业经营的好坏就有了紧密的联系。

  武钢积极参与这次股改,真正体现了武钢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按照十六大提出来的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在产权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大步迈进。而武钢迈出的这一大步,也证明我国钢铁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迈到轨道上了。

  记者:目前,国内外钢铁市场价格回落。您曾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说,这属于正常的价格变动周期行为,有利于钢铁市场的培育,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如何理解这句话?

  吴溪淳:我曾经讲过,国内外钢铁市场价格的回落,属于正常的价格变动周期, 也利于钢铁市场的培育,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一是要看到,价格升降的本身,是供求关系的反映。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就上涨。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下跌。所以,这本身属于正常的价格周期行为。钢铁这几年的发展很快,年增长20%,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这就说明,我国钢产量按20%的递增仍然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什么呢?外贸出口每年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为25%到28%。钢产量只增长22%。汽车前几年的增长是33%,还有空调等等,这些需要钢材的东西增长幅度都超过钢铁增长幅度,所以钢铁供不应求,钢材价格就上涨。从2002年的4月份开始,钢材价格已经连续36个月连续上涨了。 

  到今年的四月份以后,情况改变了。特别是到五月份以来,供不应求转换成供大于求了,到八月份达到了顶点。按八月份的生产水平,已经可以达到年产三亿五千万吨规模,当月和去年同期比已经增长26%。这么大的一个增长幅度就出现了供大于求了,市场价格就跌落,所以我说是正常的价格周期变动。价格的周期变动,是随着供求关系变化的。供不应求的时候,钢材价格上涨,然后大家都投资,扩大生产能力;供大于求,价格就下降,因为价格下降了,一部分企业利润为零甚至亏损了,就要退出市场,达成一个新的平衡,然后出现第二个周期。

  也就是说,价格的变动,会使钢铁行业内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而钢材的价格就能够逐步稳定下来。这也就有利于钢铁市场的培育。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就是要把市场运作中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许多不规范的东西,通过竞争逐步地改掉。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都有升有降,不可能不断地往上升,那这个市场经济就没前途了。机构投资者和广大股民要正确看待钢材市场的价格变化,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今年一至八月份,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为7.48%,其中八月份由于价格回落,销售利润率低至5.6%。可全国工业企业一至四月份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5.3%,统计到现在,这个数字还会更低一些。

  记者:《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发布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武钢的发展如何?

  吴溪淳: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能力占有很大比重等。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资源、能源、环境、运输条件,盲目投资,竞相低水平扩大钢铁生产能力,加剧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发布,就是为了解决钢铁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强和改善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以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所以,产业政策的核心就是要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我们正在开始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这也是钢铁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当然,转变的过程必须要有充分的市场竞争,要通过竞争淘汰落后。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会由过去数量的扩张,转到技术的进步、结构的调整、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注意产业布局的调整上。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第三章的产业布局中说,中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东南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深水良港条件,结合产业重组和城市钢厂的搬迁,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由于矿石运输线路长,运输费用高,每吨铁的成本比宝钢要多一百五六十块钱,可以说是先天不足,这就是产业布局的问题。如果广西防城港的项目国家批复同意的话,仅仅运矿成本的降低,就有差不多20个亿。加上继续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武钢就一定能够在行业中处于前列地位,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记者:武钢股份上半年实现主营收入215.34亿,净利润31.46亿,同比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10.35%和346.32%。您如何评价这些成就?

  吴溪淳:说到武钢上半年的成绩,情况明摆着。我这里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我们是年产三亿吨钢的大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的钢铁产量占其中的81.5%,可是宝钢、鞍钢、武钢这三家企业上半年的实现利润,就占了我们钢铁协会会员单位利润的的51%。也就是说三大家占全行业利润的一半,由此可见企业在竞争力上的差距。

  从武钢股份的战略定位来看,以科技为先导,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致力于成为我国汽车板和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并建设成为绿色环保型工厂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力争2010年左右进入世界500强行列。要实现这个目标,武钢股份就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增加市场短缺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双高”钢材品种产量,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做精钢铁主业。

  目前,武钢股份的经营状况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而武钢股份生产的汽车板、硅钢片等主导产品正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缺口较大的关键钢材品种,为武钢股份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的机遇。听说,武钢还专门成立了硅钢事业发展部和汽车板研究开发部,规划协调这两大基地的建设工作。由此可见,武钢按照产业发展政策的精神,正在努力打造国际一流钢铁企业。

  武钢的成绩,与企业领导善于抓住机遇,严格管理的精神也有关联。世界上一些大的企业,发展好的企业的CEO,都是很有个性的人,这些人共有的特点是,坚忍不拔、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最近,鞍钢、武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我觉得是一件大好事。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亚洲经合组织年会上说过,二十一世纪,在国际上是强强合作的世纪,既有竞争又要有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讲合作更重要。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并不妨碍竞争。合作不能取代竞争,同时竞争也不排斥合作,要把握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鞍钢和武钢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后,并不是双方的技术秘密,对方都可以无偿得到。而是在某些方面可以资源共享,可以联合开发,这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合作中的企业也要维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以前,武钢的桥梁板好,大家就都去学习,怎么研制,怎么生产?如何炼钢,如何轧钢?问的理直气壮,答的毫无保留。这不是合作,也不利于竞争。

  记者:您十分关注钢铁产业的集中度问题,近来国内

钢铁业的重组、并购已成风潮,您认为武钢应该如何融入这一大势?

  吴溪淳:关于产业集中度,武钢实际上已经行动起来了。重组了鄂钢,与柳钢的重组也已经被批准。关键是防城港的项目待批,这才是重组柳钢的根本所在。

  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不够,从总体上说不具备主动调控产量、保持市场合理价格的能力。现在的重组,仅仅是个开头。现在大家认识到了,重组对国家、对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很重要的。没有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就没有今后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能由无序竞争变为有序竞争。钢材价格下降,国外的钢铁企业就采取减产措施;中国的先进和落后差距太大了,要是一说减产,落后的减产,先进的也要减产,这就不符合先进淘汰落后的原则了。我认为要抓住这个机遇淘汰落后,把不该生存的企业淘汰掉,该生存的企业联合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在这方面,国家的一些政策要有所调整,例如跨省市联合重组,利税怎么分配等问题。如果武钢要投资,湖北省和武汉市肯定希望投在当地,武钢却要考虑在哪投资效益更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要给企业创造一个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的有利环境。 (白方 卢晓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