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长江精工董秘指出应关注实际对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20:22 证券时报

长江精工董秘指出应关注实际对价

  □本报记者 程鹏

  昨日,长江精工(资讯 行情 论坛)公布股改方案股东沟通协商结果,原对价方案维持不变,即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付2.3股,非流通股股东关于减持股份的限制性承诺也未作调整。公司未调高对价方案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对价方案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充足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长江精工的前身是长江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于2002年6月5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通过收购长江股份,精工建设集团打通了与资本市场的通道。但在完成借壳上市的同时,精工建设集团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精工建设集团是按照比当时净资产高出15%的溢价水平收购上市公司股份,成本较高。收购完成之后,精工建设集团还低价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让渡了未来资产增值和利润分配的权益。根据上市公司收购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49%股权的价格及该公司2005年1-8月的盈利情况计算,该部分资产的收购市盈率仅为2.8倍,而同期沪深两市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在15倍以上。

  据公司方面介绍,按照10倍市盈率计算,长江精工钢结构资产的价值目前应在42500万元之上,而长江精工收购钢结构业务投资共计18232万元。粗略估算,精工建设集团让渡给流通股股东的权益8956万元左右。钢结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之后,共产生净利润超过4600万元,对流通股股东的贡献为1672.56万元。综合上述置入资产的价值折让和置入资产带来的业绩增长计算,精工建设集团收购公司以来对流通股股东的贡献达1.06亿元以上。按照8.53元的持股成本计算,折合流通股份每10股获得近3股。

  公司方面称,尽管长江精工本次股改名义对价为“每10股送2.3股”,但考虑非流通股股东精工建设集团对流通股股东的贡献,流通股股东实际获得的利益超过“每10股送5.3股”,高于市场的平均股改获益水平。

  安徽本地的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分析认为,精工建设集团在重组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仍积极参与股改,并付出每10股送2.3股的对价水平,将控股比例降到了50%以下,体现出了一定的市场责任感和向流通股股东让利的诚意,其态度还是可以肯定的。

  在结束采访前,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股改方案的制定应以公司具体情况为基础,脱离公司具体情况一律按照市场平均水平对对价进行“价格管制”,并不符合市场原则。流通股股东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对价方案,不但要看“名义对价”,更应该看背后有含金量的“实际对价”。相信广大流通股股东能够理解和支持公司的股改方案!

  (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