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公司上调对价 平均对价增至10送3.52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0:30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徐建民 全面股改后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对价方案与市场的期待相距较远。好在股改是一个市场博弈的过程。昨天,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38家公司中有18家分别上调了对价水平。原先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38家公司中32家的平均对价水平10送3,新调整的18家公司平均对价增至10送3.52,与原先公布的方案相比,平均上调幅度为14.6%。这18家股改公司中,属
华星化工对价水平最高,为每10股获送4股。 华星化工对股改方案调整如下:1、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付4股。2、持股5%以上的股东庆祖森和谢平额外承诺调整为:a.在法定十二个月的禁售期满后,所持有的华星化工原非流通股股份在二十四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b.在第a条承诺期届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持有华星化工非流通股股份数量占华星化工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c.承诺在第a条承诺期满后的十二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出售的原持有华星化工非流通股股份的价格不低于12元。3、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如果违反上述规定的禁售和限售条件而出售所持有的原非流通股股份,承诺人授权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将卖出资金划入华星化工账户归全体股东所有。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18家公司提高对价有利于市场稳定。上调对价水平,充分体现了这些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做好股权分置改革的诚意,表明他们认真对待流通股股东的意见,有利于证券市场全面股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董事会预案基础上提高对价幅度符合新的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提倡的两类股东增进沟通确定对价方案。 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董事会预案提出的对价幅度代表了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底线,在与流通股股东的协商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是正常现象。但从18家公司提高对价的幅度来看,无论结果还是在时间和效率上均好于市场预期,这有助于市场稳定。 国资委的态度左右市场方向。近期市场走势特征清楚地表明,国企大盘股上涨乏力,市场更多地是对绩差股和概念股的投机性炒作,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对于国有企业的对价预期在降低。G股板块在此期间将成为测试市场预期的“风向标”:当市场预期未来对价幅度降低时,G股板块将凸现估值和比价优势;当市场预期未来对价幅度提高时,市场则会继续“寻宝”游戏而冷落G股板块。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出台齐备之后,国资委将成为股改的“主角”,相应的国有上市公司所提出的对价方案必将也会影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提高对价后有利国有上市公司改善对价的程度。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指出,18家股改公司上调对价,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不具有普遍意义,随着后续参与股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股改困难户(如非流通股比重小的公司)比重不断增加,整体对价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