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差股借股改迎来春天 地方政府动力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4:29 证券时报 | |||||||||
□巨田证券 李江林 近期市场中,绩差股的走势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ST丰华伴随着债务重组和业绩的提升,公司股价大涨272%,列深沪市涨幅第一名。而苏宁环球向ST吉纸注入资产,若成功完成股改,其恢复上市后的上涨可以预期。这些绩差股的重组给予市场很大的启示。股权分置改革铺开后,对于绩差公司,管理层鼓励实施重大重组,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代原股
地方政府与重组方动力大 股改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变革,单依靠中央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地方政府、民间机构和广大普通投资者共同参与,才能够形成合力,完成股改的大业。目前国资委控制的企业只有180家左右,占深沪1398家上市公司的12.8%,大量的国企控制在地方政府和地方国资委手中,当股改全面铺开后,股改的竞争转化为地方政府的竞争,未股改的公司不允许再融资,这会极大地影响到地方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地位。我们认为,如果以后国资委将上市公司的市值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的考核指标的话,地方政府就会有更大的压力,而绩差的本地公司是拖累整个地方板块的绊脚石,重组这些公司,地方政府可以借股改东风,有很大的驱动力。 在政策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对绩差公司实质性的让利,是重组方考虑的重要因素。从*ST吉纸的情况看,负资产和巨大的亏损会使任何重组方心存疑虑,但在吉林省、市政府的支持下,*ST吉纸与全部债权人签订债务和解协议,使得*ST吉纸成为无资产、无负债、无人员的净壳公司。重组方苏宁环球及张康黎拿出4.03亿元的经营性资产换取*ST吉纸50.06%的控股权,合计共2亿股。重组后吉纸将变成一家盈利的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01元。按照其停牌前的1元价格计算,重组方所持股份市场价格为2亿元,好像亏损了,但重组方获得了股份流通和公司再融资的权利,并且在重大重组后股价可能有较大的上涨,重组方的利益也将有保障。因此,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看,利用股改对绩差公司重组,可以实现地方国资控制的上市公司、重组方和流通股股东三方共赢的局面。 重组效应将高于估值影响 以往对一家上市公司的评价是以价值评估的方法为主的。对于绩差公司而言,重组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行为,带有一些“免于退市”的味道,并且发生的频率较少、信息披露又不是十分完善,使得机构投资者对于绩差公司大多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这就造成了绩差股的跌幅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的状态,对它们的估值也总是以较低的标准来进行,或者根本不予以评估。 当所有的投资行为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时候,市场就会走到它的反面。绩差股的长期弱势造就了股价绝对值很低,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股价就会暴涨。以往上市公司的重组和二级市场的联系机制较少,重组各方很少考虑到流通股的市场价格,而只考虑每股净资产,且上市公司的重组案例较少,难以在市场中形成板块效应。但在股改的浪潮中,这种情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一是为化解绩差公司大批退市的风险,管理层有必要推动这些公司的重组;二是全面推进股改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绩差股的重组将形成竞争态势,且绩差公司在地方的比例并不高,地方政府完全有能力搞好这些公司;三是低价的绩差股,降低了重组方的成本,在政府的支持下,干净的“壳公司”越来越多,重组方以注入优质资产为对价,在三、四年内实现全流通,只要在此期间经营好公司,重组后公司的股价上涨幅度将远远高于重组成本,风险溢价收益很高;四是绩差公司的重组预期,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板块效应,绩差公司重组的行为是确定的,但时间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板块的效应将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具有生命力。所以,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我们对投资理念进行重新判断。 绩差股重组所带来的变化,将对普通投资者产生重要影响。虽然价值评估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好的公司,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分红较少的情况,仍然阻碍着我们从上市公司那里直接拿到回报,而只能依靠二级市场的资本利得,价值评估在找到好公司的时候,股价也高高在上,难以构成好的投资标的。而具有政策扶持下的绩差股重组,使民间机构和正规机构在信息的获得上,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这更有利于发挥广大投资人的积极性,股改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同。 退市政策凸显股改紧迫性 绩差股虽然面临重组的机遇,但隐含的风险同样较大。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变为ST,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如果此后的第一个半年度财务报告仍不盈利的话,公司将会终止上市。如果终止上市,即使股改带来公司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也难以在市场中有所反映。对于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股改的迫切性和难度也较大。 正是由于绩差公司的重组机会和退市风险并存,所以在公司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综合地看,2005年半年报盈利的公司,短期内退市的可能性较小,为重组赢得了时间;每股净资产较高、净现金流量为正的公司,有利于重组方以市场价较低的成本获得公司的控制权,重组的动力较强;而国家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在地方政府主导下,重组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