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徐工科技大股东改制三大猜想 会否克隆哈啤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6:0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徐工科技大股东改制三大猜想会否克隆哈啤模式

  沉寂3个交易日后,徐工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昨日再度涨停。

  同一天,徐工科技公告称,公司大股东徐工机械改制已经确认3名候选投资者,分别为美国国际投资集团、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和凯雷亚洲投资公司。

  3名候选方均为典型的财务投资者,徐工机械的这一改制方向引起了市场的颇多关注
。比较之前国内的几起外资购并案,从中或许可以探究徐工机械改制锁定外国财务投资者的内在动因。

  克隆哈啤模式?

  国都

证券投行部吕爱兵分析,徐工机械明确外国财务投资者受让股权可能与徐工机械的长远发展战略有关。

  他认为,徐工机械作为老国企对资金有较高的需求,而财务投资者正好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不仅如此,引入外国财务投资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助推徐工机械的国际化进程。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成长背景,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很难与国际接轨,因此国有企业的国际化需要类似外国财务投资者这样的机构助推,即在与国际产业投资者并购之前首先与熟悉国际化运作的财务投资者合作。

  以哈啤为例,在哈啤国际化之前,首先引入中企基金这家财务投资者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由它输送哈啤赴港上市,然后由南非啤酒收购中企基金所持哈啤股份,哈啤完成与国际产业投资者的合作。最后,全球第一大啤酒集团AB收购南非啤酒等股东所持哈啤股权,成为哈啤控股股东。

  虽然,徐工机械改制方案尚未披露,但吕爱兵认为,从仅限国外财务投资者入股这一点上不排除徐工机械克隆哈啤模式的可能。即先引入财务投资者,条件成熟时,财务投资者退出,产业投资者接盘。

  保持管理层控制力?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对徐工机械改制引入外国财务投资者有另外一种看法。

  他认为,稳定现有管理层对徐工机械的控制权是把股权受让方锁定为外国财务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财务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财务投资者不会对企业原有管理层进行大规模撤换,只是谋取投资收益。而产业投资者因为其本身就从事该行业,因此势必会对收购对象进行重整,包括管理层、品牌、市场资源等。应该说,徐工机械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较好,业绩平稳增长,截至2004年9月30日九个月间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53.97亿元,税后利润3.85亿元,表明现有公司管理层水平较高。因此,有关方面在改制时势必会考虑管理层的利益。再加上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特点,现有管理层在改制过程中有较大的话语权,锁定财务投资者恰好可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郑培敏告诉记者,稳定现有管理层在改制后企业中的控制力的情况在并购事件中并不少见。他举例说,

张裕(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改制时引入
意大利
一家实力较弱的产业投资者,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现有管理层的利益。

  谁是最大受益者?

  引进财务投资者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吸引资金、项目,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是徐工机械改制的基本思路,而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是徐工机械的改制最终目标。

  但是,徐工机械改制后谁又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业内人士分析,财务投资者的目的很单一就是获取投资收益,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因此,可能会对收购的企业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以蒙牛为例,当初摩根士丹利等3家财务投资者入股蒙牛时,对公司经营业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年后,蒙牛无论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企业固然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回头来看,最大的受益者却是3家财务投资者。

  徐工机械是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很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位居第一,因此它的改制引起了高度关注。正因为此,业内人士希望,徐工机械改制后真正的受益者是企业自身和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所以在与外国财务投资者谈判时应争取更多的利益。

  作者:记者 丁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