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ST珠峰踢开渝安抛弃主业 重组再现神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8:37 《时代信报》

ST珠峰踢开渝安抛弃主业重组再现神秘

  信报记者 黄光红 报道 张秀良 摄影

  合作不到5个月的时间,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安集团)便与西藏珠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珠峰(资讯 行情 论坛))宣告分道扬镳。取代渝安集团的是浙江人陈黎阳。一向神秘的ST珠峰的重组因此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ST珠峰踢开渝安

  据ST珠峰2005年8月24日的公告披露,ST珠峰决定与渝安集团及自然人严凯解除原签订的《合作生产协议》。

  自2002年9月ST珠峰及原部分高管人员因涉嫌走私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后,ST珠峰摩托车产销一落千丈,财务状况恶化。

  2005年3月,ST珠峰发布公告称,为确保公司顺利通过发改委“摩托车第二阶段生产准入”审核并为重组工作创造条件,决定与渝安集团及严凯签订合作生产协议。

  根据三方的《合作生产协议》,渝安集团和严凯共同出资成立摩托车销售公司。销售公司由ST珠峰授予全国惟一总经销权,委托ST珠峰加工并专门销售ST珠峰的“珠峰”牌摩托车。同时,销售公司向ST珠峰提供零配件和生产启动资金,用于支付ST珠峰除折旧以外的全部生产成本,并另外按每台50元的标准支付ST珠峰其他相关费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该合作能够顺利实施,对处于困境中的ST珠峰,是极其有利的。因而ST珠峰决定解除这份《合作生产协议》,颇有些令人费解。

  对此,ST珠峰的解释是:“鉴于合作方渝安集团等未能在协议约定时间内达到约定的摩托车生产数量,公司解除《合作生产协议》的条件已成立。为便于对摩托车业务进行重组,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本公司拟按约定解除该协议,并终止四川珠峰摩托车供销公司的全国独家经销权。”

  渝安欲购ST珠峰

  据业内人士介绍,渝安集团旗下的新感觉摩托虽然做得不错,但却属于二线品牌。而ST珠峰的“珠峰”牌摩托则是一线品牌。早在今年3月,业界就纷纷猜测, 渝安集团与ST珠峰的合作只是过渡之策,渝安集团的真正目的可能是全面收购ST珠峰的摩托车业务,借此提升自己的摩托车品牌。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从这样的角度考虑,渝安集团是不愿意终止与ST珠峰之间的《合作生产协议》的,“因为这意味着其收购ST珠峰摩托车业务的美梦成空。

  8月26日,记者就此致电渝安集团,意欲了解更详细的情况,但未能如愿。“我们公司的一切对外宣传均由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兴明负责,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必须找他。”该集团办公室邹主任在电话中这样告诉记者。然而,记者多次电话联系张兴明,都被该集团员工告知不在。

  浙江人取而代之

  ST珠峰8月24日的公告称,ST珠峰决定对其摩托车业务进行重组。

  ST珠峰本次摩托车业务重组的核心内容是:公司以货币资金900万元及现有部分摩托车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作价100万元合计出资1000万元,与自然人严凯和陈黎阳共同出资3000万元组建“西藏新珠峰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珠峰公司)。

  十分明显的是,此次合作的三方中,只有陈黎阳不是此前《合作生产协议》中的一员,而此前签订《合作生产协议》的渝安集团却“榜上无名”。

  资料显示,陈黎阳浙江台州人,现任浙江华鹰摩托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具有丰富的摩托车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前面提到的那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可能正是由于陈黎阳的“搅和”,才坏了渝安集团的美梦。

  神秘的ST珠峰

  这样的结局,不仅让渝安集团感到失望,也让业界人士纷纷觉得“出乎意料”。

  “这简直就是一个谜。”一位业内人士称,对于陈黎阳半路突然杀出取代渝安集团成为ST珠峰摩托车业务的重组方之一,他感到完全不可理解。

  而这样的谜,似乎秉承了ST珠峰的一贯“传统”。

  2002年9月28日ST珠峰披露,公司三名高管从同年9月23日起未到公司上班。有消息说,据传这三名高管正接受成都海关走私犯罪侦察局调查。这则消息当时一度成为市场的谈资,因为在沪深股市,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出现过这样的“奇观”。

  接下来的事情更为奇怪。当年 12月16日,紧急停牌三天后,ST珠峰摩托急发公告称:存在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上的2.5亿元巨款,在公司未得到通知的情况下,突然被光大银行成都分行以特种转账传票的方式转走;虽经公司多次催询,光大银行成都分行仍不提供与该款项有关的资料。

  2004年6月3日,悬疑已久的ST珠峰涉嫌走私案由成都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据起诉书称,ST珠峰及控股股东原高管人员何冰等人,因涉嫌利用其实际控制的珠峰工业公司和ST珠峰,与赖昌星走私集团勾结走私摩托车偷逃税8亿多元被立案调查。

  2004年9月2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作出了判决:珠峰工业公司和ST珠峰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珠峰工业公司被处罚金8.2405亿元,而ST珠峰出人预料地被免予刑事处罚。

  “巨额的走私、高管神秘失踪、巨额存款不翼而飞、上市公司免受刑事处罚。”这一切竟然都发生了在ST珠峰身上。许多业界人士都称,这只能用“神秘”才能解释。

  两次无果的重组

  2004年8月,ST珠峰的重组事宜开始出现在业界的视线:当月在ST珠峰公布的半年报中,其前十大股东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名字——该公司以106.6391万股流通A股,成为ST珠峰的第7大股东和第一大流通股东。

  此前,由于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要上市的消息已传了很久,而上市地点和方式却一直没有公布,业界因此猜测,该公司随后很可能收购ST珠峰的法人股进而介入ST珠峰的重组。但这样的猜测随即被该公司高层予以了否定。

  2004年9月,当ST珠峰被判免予刑事处罚后,又传出了成都龙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制定ST珠峰的重组方案、秘密重组ST珠峰的消息。不过这一消息同样没有了下文。

  塔城国际拟控股?

  就在业界认为ST珠峰的重组基本无望的时候, 2004年12月25日,塔城国际突然神秘出现,与ST珠峰控股股东珠峰工业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书》,拟受让珠峰工业公司持有的ST珠峰股份65,000,000股,欲成为ST珠峰第一大股东。

  与ST珠峰2004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布的自身4.1亿元左右的总资产相比, 塔城国际的总资产还要少一些。据资料显示,塔城国际成立于1996年5月,注册资本1亿元,是新疆第一大进出口企业。

  根据ST珠峰的相关公告, ST珠峰2002年、2003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04年1-9月亏损2596万元,面临着“退市”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来,大多数公司对壳资源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感兴趣,在ST珠峰面临“退市”风险的时候,总资产还不如ST珠峰的塔城国际的行为有些让人难以琢磨。

  更让业界不可琢磨的是,按照双方的转让协议,每股转让价格高达1.73元,转让价款共计人民币11,239万元人民币。

  而ST珠峰2004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显示,报告期末其每股净资产为-0.13元;报告期内每股收益为-0.06元。

  神秘的重组计划

  同样让人感到十分神秘的,是ST珠峰的重组计划。

  2005年4月16日,ST珠峰的公告称, ST珠峰与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矿业”)、塔城国际、光大银行成都分行签订了资产收购框架协议,光大银行成都分行承诺给予ST珠峰收购资金贷款支持(拟贷款2亿元),专项用于ST珠峰收购西部矿业的部分锌、锰冶炼类资产。

  西部矿业以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为主,目前拥有4座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2004年,ST珠峰拟收购的锌、锰冶炼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为5.6亿元,净利润为3017万元。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拟收购的西部矿业的资产比较优良,但ST珠峰在自己仍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花巨资去收购别人资产的行为也实属罕见。

  对此,ST珠峰的解释是:ST珠峰目前主营业务处于半停顿萎缩状态,公司计划采取合作、租赁、出售等方式逐步退出摩托车行业,最终将ST珠峰改造成为一个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销售为主业的资源型优质上市公司。

  而重组摩托车业务,成立新珠峰公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ST珠峰退出主业

  按照ST珠峰8月24日的公告,严凯、陈黎阳将各自出现金1000万元,与ST珠峰共同出资设立新珠峰公司。该公司拟在西藏自治区注册登记,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制造、销售摩托车及摩托车零部件等。

  公告表明,新珠峰公司成立后, ST珠峰会将所拥有的“珠峰”牌注册

商标、摩托车车型等专有技术无偿转让给新珠峰公司,并会将
国家发改委
公告的珠峰摩托车生产资格(公告目录)变更在新珠峰公司名下。本次摩托车业务重组完成后, ST珠峰将不再从事摩托车生产、销售业务,与新珠峰公司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

  然而在业界人士看来,此举有点悬。

  据知情人透露,新珠峰公司的掌门人,将不是ST珠峰而是严凯。资料显示:严凯曾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905工厂、重庆隆鑫工业集团、重庆劲隆科技集团公司工作,曾任重庆劲隆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

  前面提到的那位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新珠峰公司真的交由严凯掌管,就意味着ST珠峰把摩托车的生产、销售交给别人,剩下的几乎相当于一个空壳。因为目前ST珠峰除了摩托车生产、销售外,几乎没有其他像样的业务。而ST珠峰与西部矿业目前也只是签订了资产收购的框架性协议,以后ST珠峰能否顺利收购西部矿业的资产,还很难说。

  就连ST珠峰自己也承认: 由于新珠峰公司业务的启动并取得效益以及上市公司收购有色金属类资产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其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抛开自己的主业进行重组,不但有些悬,而且悬得令人难以猜透。”那位业内人士称,ST珠峰此举又为其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