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突击花钱12亿资金有去无回 海王生物欲咸鱼翻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 12:11 《财经时报》

突击花钱12亿资金有去无回海王生物欲咸鱼翻身

  在过去的几年中,海王生物大约12亿元的募集资金有去无回。对这家财技眼花缭乱、实业问题多多的上市公司而言,维持健康的肌体,不在乎投资回报如何,而是有持续的故事可以讲下去

  □本报见习记者 王婷

  “健康成就未来”,是海王生物(资讯 行情 论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王生物,000078)的广告金曲。对这家财技眼花缭乱、实业问题多多的上市公司而言,维持健康的肌体,不在乎投资回报如何,而是有持续的故事可以讲下去。

  8月16日,海王生物对外发布一则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称将改变1.56亿元的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海王生物最大股东海王集团门下的四类项目。

  这些项目皆属海王系中成长性较好的资产:海王药业的新产品艾克博康(奥沙利铂)在2004年已经上市销售,当年销售额达到3060万元。健康科技公司2004年度,实现净利润202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达20.96%。浙江海王和河南海王的医药物流领域更属于热门领域。

  用于转投的资金,可溯源海王生物在2000年末增发募集的14亿元资金。

  钱快花完,而2005年上半年度,海王生物的财报依旧难看,亏损达到9300万元。海王生物的股价此时一路走跌。

  为稳定人心,7月15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于对外声明将在未来3个月中使用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不低于51万股的海王生物流通

股票

  是想咸鱼翻身还是新瓶装旧酒?海王生物的一系列动作,总是让人觉得悬。

  突击花钱

  2000 年,海王生物赶在年终岁末,获准增发6900万股A股,募集资金14亿元,加之1998年上市时募集的9667万元,海王生物手中共有约15亿元。

  到2005年6月30日时,这笔钱还剩下2.06亿元。

  是次变更投资项目拟用的1.56亿的资金,一方面来自2000年海王生物在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时,提出的西药新制剂类项目。截止2005年底,这一项目的实际投入只有3917.57万元,比预算节省945.57万元。

  另一方面来自2001年2月,海王生物增发的募集资金中用于投资发展基因工程重组戊肝疫苗项目的4900万元。截止2005年6月30日,该项目实际投入只有200万元,剩余4700万元募集资金。

  这两笔钱,加上原未确定具体用途的其他项目计划资金9882万元,共计1.56亿元,将用于增加海王药业新产品的流动资金6967.57万元;追加健康科技公司的流动资金4000万元;其余的用来增资控股两家专业医药商业流通企业——浙江海王得到2500万元的投资、河南海王得到2000万元。

  咸鱼是如何制成的

  除了当前这1.56亿的投资资金以外,海王生物将其他的募集资金又花在了哪里呢?

  据其公告显示,2000年7月,海王生物投资北京巨能新技术产业公司(以下称北京巨能)3亿元,收购以2001年1月1日为基准日,该时点巨能账面净资产2.82亿,海王对巨能41%股权投资溢价达1.84亿元。到目前为止,收益金额仅为5521万元,这笔迄今最大的投资的回报甚至不到投资额的1/3。

  2003年11月26日,海王生物欲以3亿元将北京巨能的股权转让给巨能实业。但是巨能实业在一年以后一共才付了2900万元。

  此时,亚洲资源(899.HK)出现。这只港股在2004年替巨能还债,大方地将1.294亿股股票过户给海王,抵偿巨能欠海王的2.76亿元现金。当时,该股股价从0.2港元/股一路被炒高到2004年的2港元/股左右,市盈率达到130倍。

  近3亿元就被亚洲资源虚高的1.294亿股给换掉了。有言论由此曾质疑“海王生物通过亚洲资源,掏空海王系门下资产”。

  2002年共9.8亿元的投资款项中,除了投资销售网络和流动资金的1.81亿以及投资基因工程药物发展项目9898万元后,共得到收益6710.55万元以外。投资的其他项目基本没有任何收益,甚至还出现亏损。

  2003年,海王生物更改了几项投资项目,共投入2亿多元,只得到收益5778.5万元。

  各种投资,最初看来皆前景无限,然而实际收益情况却大多不尽人意。这12亿元换来的只是区区1个多亿的投资收益。

  今年上半年度,海王生物亏损,其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由于公司在报告期间计提

南方证券减值准备5403万元,以及计提亚洲资源股票投资跌价准备4678万元所致。

  据了解,2001年,海王生物以自有资金7700万元投资于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而该公司违法、违规经营,当年海王生物按照30%的投资比例计提了减值准备,共计提了2315.7万元。而今年上半年,海王生物根据南方证券5月正式宣布关闭而发布的清算公告,海王生物又对该投资计提减值准备5403万元。这笔钱几乎完全打了水漂。

  而亚洲资源2004年12月31日二级市场收盘价为2.05港元,按照会计制度,海王生物2004年度应该根本不需对其计提跌价准备。那么,钱又去了哪里?

  另外,2001年到2004年,海王生物共向一家并不大的广告公司——名派广告,支付了4.3亿元的费用。海王生物对外宣布,这么大的投资是由于整合行销组合的失误。而另据了解,名派广告的法人代表是海王生物总裁张思民的亲属,迫于关联交易的谴责压力,2003年10月22日才变更成非关联人。而现在,名派广告已位列海王生物的第三大股东。

  海王生物身上有太多的问号。或许此次行动,不过又是海王生物的制造的一棵昙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