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农工商增持海博法人股 确保控股地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9:17 东方早报

农工商增持海博法人股确保控股地位

  早报记者 汤涵婷 责任编辑 夏峰

  随着股改全面铺开的临近,上市公司纷纷赶“末班车”转让法人股。昨天海博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708)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农工商集团公司拟受让第三大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办事处持有的2250万股国家股。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海博股份正在准备股改,大股东此举是为了以“低成本”增加持股量,确保今后的控股地位。

  海博股份公告称,目前农工商集团公司和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已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农工商将协议受让长城手中的2250万股国家股,正式协议待双方股东各自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签署。但公司没有披露具体的转让价格。

  海博股份证券事务代表沈滨昨天告诉记者,此次协议转让,是为了配合公司今后的股改,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股权转让后,农工商的持股量将增加至1.58亿股,持股比从目前的37.94%上升至44.2%,而目前为海博股份第二大股东的长城管理公司的股数则降至2880万,持股比从14.37%下降到8.1%。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海博股份与其他诸多上海本地股一样,准备于近期进行股改。因此,大股东农工商集团赶在股改之前进行法人股协议转让,正是为了确保股改后仍能保持控股地位,防止支付对价之后持股比例变得过低。更重要的是,目前上市公司之间的法人股协议转让,均以公司近期的净资产为转让价基准,但当全流通之后,股权转让就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增持成本明显提高。截至今年中报,海博股份的每股净资产为1.878元,昨天该股股价则收于4.53元,是净资产的2.4倍。

  海博股份赶“末班车”的现象也并非个案。根据聚源数据的统计,今年5月股改试点启动到昨天为止,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协议转让事宜,其中不少是为了在全流通之前,获得更多廉价的股权。

  对此,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万国测评董事长张长虹认为,近期上市公司的股东之间确实出现了法人股转让的“小高潮”,但据他测算,其转让价格已比之前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幅度约达30%,可见

股权分置改革对非流通股东而言也是好事。此外,这一行为并不会对相应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产生负面影响,只是支付对价者发生了变化而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