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海航危机 > 正文
 

海航管理不规范引会计丑闻 违规资金高达4.4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9日 10:19 《财经时报》

海航管理不规范引会计丑闻违规资金高达4.4亿

  农历新年前夕的这场外部监管风暴,令人们对海航的过去刮目相看

  本报记者 陈晔

  在2005年农历新年前夕,一直被市场质疑利润超常规增长的海航股份(600221)爆出会计丑闻。海航股份是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集团旗下重要上市公司。

  这间公司在1月30日发布公告称,在中国证监会近期对其的一次专项检查中,发现公司无论在会计核算、还是在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中在会计核算方面被证监会提出整改的问题达4个,如果把这些问题调整后,海航股份1998年-2002年有4000多万元的利润“水分”。这多通过不当计提修理费用和坏账的调节实现。

  这纸整改通知验证了此前人们的诸项怀疑:2003年是海航股份亏损额最大的一年,近13亿元,当时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海航已经把多年的利润“水分”一次性挤压出来,但是海航方面一直矢口否认这一事实。

  整改通知说,原应在1998年—2002年期间核算的4000多万元成本,并没有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体现,而在2003年,这些费用被一次性计算,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处于非典等因素影响,只有海航的亏损超乎人们想象。

  从1000万元起步,到如今200多亿元资产规模,海航创造了连续8年的盈利,被市场称为海航神话。然而市场一直有质疑的声音,但是并没有证据。

  虽然,此次的整改通知指出了海航的问题,但市场担心,由于在会计核算、会计基础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中所指,是否仅是海航财务问题的冰山一角?

  海航之所以饱受资金链之苦的背后,我们再次看到一个短融长投的案例。公司大量投资飞机等回收期很长的固定资产,而所用的资金大多来自银行的中短期贷款。

  在不断膨胀的投资冲动的推动下,公司如何支撑巨额的资金需求?

  两种调节利润的手段

  据称,中国证监会海南证监局于2004年底开始对海南进行专项检查,随后就向海航下发了《关于对海南航空(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的通知》。

  整改通知指出,海航在包括影响上市公司利润方面、关联方资金往来方面、公司治理方面和审计报告及会计基础方面存在问题。

  2002年度,海航以预提的修理费冲减当期营业成本,虚增2002年度利润2685.43万元,当年海航的净利润也不超过2亿元,而在2003年,这一成本被计入,增加了2003年度亏损2685.43万元。

  同样的方法也被用在坏账的计提问题中,在1998年—2002年发生的合计超过1400万元的应收账款,却在2003年的时候被一次性转为坏账,虽然海航解释为在2003年其在对所有往来款进行清理的时候,确定其中有约1400万元的应收类账款实际不能收回,所以才全额计提坏账。

  但是,这一解释并没有说服证监会的检查人士。因为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要求公司至少每年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查。

  专业人士指出,一般超过3年并且回收无望的应收账款应全额计提坏账,而海航在1998年发生的应收账款账龄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要求,公司没有采取任何处理,而在2003年全额计提显然不妥。

  还有一类控制利润的手段就是通过子公司层面进行操作,这样显然更加具有隐蔽性。

  海航子公司长安航空通过在2003年预提78.48万元修理费,从而增加海航2003年度亏损57.69万元。这并不符合规定。

  另一例子是,2003年7月,海航持有50%股权的新华航空以资产评估增值为由调增其北京基地的账面价值,同时也调增资本公积,金额为1.7亿元。并用其中的1.53亿元,弥补以前年度亏损8565.74万元,用于2002年度利润分配6753.57万元。

  而根据有关会计原则的规定,由于该资本公积实系评估增值形成,该项增值不应调整账务,也不能用于弥补亏损及利润分配。

  4.4亿元违规关联资金

  经过海南证监局的检查,发现自2003年起,陕西信远工贸有限公司与海南航空资金往来的单据达4.4亿元,海南航空既未对上述关联关系进行披露,也未对上述关联往来进行披露。

  而据海南证监局发现,截至2003年12月底,海航航空租赁有限公司控股陕西信远工贸有限公司达83.3%,海南航空租赁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长江租赁有限公司,其5名股东中的前4名广州建运投资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海口美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均系海南航空的关联公司,他们合计持有长江租赁有限公司股份达97%。因此,陕西信远工贸有限公司理应属于海南航空的关联公司。

  海航董事会相关人士承认,公司确实存在信息披露违规的行为。

  海航方面进一步表示,该笔关联交易是公司2003年所发生,金额为2.2亿元,偿还款项后形成的合计往来金额为4.4亿元。公司在2003年已全部收回往来款项,不存在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安全构成影响,也没有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但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海南航空此前并没有就此事发布过公告,因此,这部分应收款是否已经收回根本无从考证。

  而分析人士认为,以前听说海南航空确实有一些与关联公司的资金往来,但是没想到金额会如此巨大。这部分资金一旦出现问题,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广大投资者。

  不规范的管理

  此外令人担心的是,一家在1999年就上市的公司竟然没有自己的证券部门,海航股份证券部实际是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证券部,同样的机构、人员和办公地点。

  母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向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发生巨额违规资金往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更加与这家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不相匹配的,还有内部漏洞百出的会计制度——海航部分记账凭证未附原始凭证,公司前、后期提供的同一业务(航油、起降费的期后支付数)的数据资料不尽相符,对另行保管的各种重要合同、文件等原始单证未在有关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登记本的会计核算原则都没有全部做到。

  而作为这些报表的审计师也存在问题。整改通知指出,2003年海航审计报告所附报表中缺少应交增值税明细表;股东权益及其变动表;业务分部报表;地区分部报表。在财务报告“附注八”中关联方的披露与《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的要求不尽相符。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海航年报的审计单位——信永中和会计事务所不知对此做何解释?海航董事会人士透露,公司在接到整改报告之后就对相关的问题加以整改,并在短时期内制定了相关的整改措施,公司已经与2005年1月27日将初步制定的整改措施上报至证监会海南证监局。

  资金压力求解

  在航空业,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会很高,这是由于购买飞机等资产的高额支出,一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完成的。

  海航2003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1.45%,已经没有多少借款空间了,况且借款还要增加财务费用,而这部分费用的增长也是影响海航盈利的头疼问题。

  与此矛盾的是,由于没有国航、南航等老牌航空公司的优势,海航大多是发展其他航空公司不愿开展的中小城市支线,这无疑需要不断地投入。

  由于2003年的巨亏,对于海航来讲,至少要推延到2006年才可能有资格配股。虽然海航曾希望通过收购西安民生(资讯 行情 论坛)(000564)、开源证券,增持西部证券的股权,来开拓其融资渠道。但是,在去年限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投资证券公司的政策背景下,海航的这种融资渠道看来并未成行。

  即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海航的投资冲动并没有削减。据称,海航目前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即把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华航空公司、山西航空、长安航空四家航空运输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中国新华航空集团,并会增加支线的开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航股份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