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2日09:55 综合

  来源:澎湃

  澎湃新闻记者 吴月霞

  资管业“八条底线”自查工作全面展开。8月11日,中国基金业协会率先披露了14家公司“黑名单”。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情况,通过审查备案材料、电话问询等非现场检查方式了解资产管理计划设立、运作情况。初步审查发现,4家基金公司、5家基金子公司以及5家期货公司,共14家公司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在杠杆倍数、收益分配顺序等结构化设计、提供投资建议第三方机构非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及会员等方面存在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暂行规定》)不相符的情形。

  基金业协会对上述14家公司出具了备案关注函,要求相关公司认真对照《暂行规定》进行自查整改,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自查整改材料,基金业协会将视自查整改情况采取后续自律措施。基金业协会同时已将有关情况报送监管部门。

  基金业协会强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应当严格遵守《暂行规定》的要求,依法合规设立、运作资产管理计划。

  今后,基金业协会将严格贯彻落实《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加强对资产管理计划的备案管理和风险监测,对违反《暂行规定》及协会自律规则的机构,及时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情节严重的,依法移送监管机构。

  所谓“八条底线”,即《暂行规定》,将2015年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实施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升级为证监会的规范性文件。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近日各地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8月底前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对《暂行规定》实施之日存续的资产管理计划,逐一进行自查,明确整改安排。

  自查通知要求,对于资产管理计划名称中含有“保本”字样、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杠杆倍数超标、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嵌套投资其他结构化金融产品劣后级份额、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40%,委托不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等情况,应严格予以清理。

  资产管理计划如存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制定明确可行的整改计划,并及时完成整改。

  通知要求,8月31日前向证监局上报自查报告、整改计划和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统计表,并按月报告整改进展情况。证监局将适时对自查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如发现自查不实、整改不到位等情况的,将视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暂停规定》自2016年7月18日起施行,也就是说,在这个日期之前存续的资管产品都要整改,没成立的就“流产”。

  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在《暂行规定》出台前,不少基金公司就已经有了相关应对动作。一些做通道的公司都在酝酿怎么转型,不符合的以后就不做,到期的不再续期。

  有基金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很多业务不能做之后,子公司的转型压力巨大。暂时不会开展新业务,月底前处理好未到期产品的达标才是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仍存在

尽管“8·11”汇改已经过去一年,目前市场上依然存在显著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作为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中国外汇储备存量与最高峰相比已经缩水了8000亿美元左右。此外,由于担心加剧贬值压力,中国央行在降息与降准的问题上畏首畏尾。

汇改仍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就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既定的方向。2015年8月11日,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这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量价两难下的人民币保卫战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打破贬值预期需要进一步汇改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