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圈钱背后:东财1号巨亏38% 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3年06月03日 11:0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东吴证券旗下两只偏股型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都很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惨重亏损。自成立以来,东吴财富1号亏损超过38%,东吴财富2号也已亏损约14%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祁和忠 | 上海报道

  第二届券商创新大会落幕之后,证券业提高了对于券商创新业务的风险意识,冷静与理智开始取代原来的狂热与浮躁。不过,依然有部分券商不顾自身实际,盲目攀比净资本规模,把发展创新业务变为向股市圈钱的幌子。

  5月14日,东吴证券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拟发行不超过7亿股,每股发行价7.44元/股,计划募资52亿元。作为一家在2011年底发行上市的中小券商,东吴证券首发融资32.5亿元。时隔仅1年多之后,东吴证券又抛出逾5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

  按照东吴证券的资金运用计划,该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自创新型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范围及业务规模、加大对经纪业务的投入、增加证券承销准备金、拓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扩大信用交易业务规模、加大对子公司的投入、加大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其他业务等。

  然而,在经过2011年底的首发融资之后,东吴证券已于2012年投入15亿元用于扩大自营业务规模,投入6亿元用于补充子公司资本金,投入6.92亿元用于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其余约4亿元用于开展其他创新业务。

  自上市以来,东吴证券经营情况并不出色。除自营业务通过提高风险敞口获得增长外,该公司2012年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收入均大幅下滑。其实,东吴证券上市之后并不差钱,缺的是善于经营的人才与能力,但公司经理层缺乏对其问题症结的正确认识。东吴证券的未来似乎不容乐观。

  自营投资独木难支

  2012年,东吴证券取得13.98亿元的营业收入,与2011年的12.97亿元相比,增长了7.7%;净利润2.81亿元,与2011年的2.31亿元相比,增长了21.7%。虽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保持增长,但其具体业务构成严重失衡,增长势头难以持续。

  目前,东吴证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自营投资等三大传统业务,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的收入贡献微乎其微。在2012年,东吴证券把首募融资中的15亿元用于自营投资,急剧扩大自营盘规模,在自营投资业务方面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成为该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的唯一动力。

  与此同时,东吴证券的证券经纪与投行业务出现大幅下滑。2012年,东吴证券取得证券经纪业务收入5.68亿元,下降30.12%;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91亿元,下降16.21%。

  在证券经纪业务方面,截至2012年底,东吴证券共有53家证券营业部,其中,江苏地区33家,其余20家分散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与同行相比,东吴证券无论在营业部数量、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或者创新意识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2012年,东吴证券仅完成吴通通讯(300292)、联创节能(300343)两家公司的保荐上市,且很快双双暴露出业绩变脸等问题。吴通通讯于2012年2月29日上市,上市当年业绩下降超过四成,2013年一季度,剔除非经常损益后出现亏损。联创节能于2012年8月1日上市,上市当年业绩增长远低于《招股说明书》中的预期。5月13日,联创节能公告,因存货管理等存在违规问题,收到山东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对于这些问题,作为保荐人,东吴证券恐怕难辞其咎。

  资产管理亏损累累

  东吴证券在2012年年报中称,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215万元,资产管理规模合计432亿元,“跻身主流券商行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以432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只获得区区1215万元收入,平均管理费率还不到万分之三。

  从业绩表现看,东吴证券旗下两只偏股型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都很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惨重亏损。东吴财富1号成立于2010年2月11日,截至2013年5月23日,该产品的单位净值为0.6131元,亏损超过38%;东吴财富2号成立于2010年12月15日,至今也已亏损约14%。

  东吴证券控股49%的东吴基金[微博]专业从事基金管理,成立于2004年9月。经过近9年发展,东吴证券的合计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114亿元,在全行业80家公司中居于第47位。

  在2012年,东吴旗下偏股型基金整体表现惨淡,其中,新产业精选、行业轮动、中证新兴、进取策略混合等4只偏股基金出现亏损。2013年以来,在创业板、中小板大幅上涨的带动下,进取策略混合取得了25.8%的收益率,同期行业轮动基金的收益率只有1.45%,两者相差24个百分点。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同类基金间业绩表现如此悬殊,显示东吴基金的投研团队建设相当薄弱。

  虽然公司已有近9年历史,但东吴基金经理层的主要成员都是基金业的新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来自大股东东吴证券的任少华[微博]、王炯分别接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职位,公司原总经理徐建平[微博]、副总经理胡玉杰、督察长吴威等纷纷离任。虽然新任总经理任少华曾负责东吴证券资产管理部,具有券商投资部门的管理经历,但鉴于东吴证券集合理财产品的历史业绩惨淡,成功经验的缺乏继续成为困扰东吴基金的首要问题。

  截至5月23日,东吴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两只基金—行业轮动与嘉禾优势精选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7206元、0.7482元,都远低于1元面值。

  创新业务铤而走险

  东吴基金总裁任少华承认,该公司在公募业务上已经落后。于是,他把赌注押向专户业务,对于东吴基金子公司新东吴优胜寄予了厚望。

  2013年5月初,新东吴优胜推出“万顷良田项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该专户的委托财产,向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进行债权投资,债权投资金额2亿元,期限2年,专项用于镇江新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的大路片区项目建设。对于该项计划,镇江新区财政局曾向新东吴优胜出具承诺函,如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出现违约迹象或发生违约,财政局将负责安排资金解决债权投资资金、债权投资收益及其他债务的偿还问题。

  然而,鉴于国务院早已明确要求,各级政府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或其他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提供担保,市场人士认为新东吴优胜“万顷良田项目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涉嫌违规。

  合规与风控存在较多漏洞,这其实是东吴证券的老问题。2013年1月9日,东吴证券曾收到证监会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为东吴证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对刊登招股说明书前营业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事项未向证监会书面说明,也未在招股过程中作相应的补充公告。

  令人担忧的是,东吴证券一直没有充分认识到合规与风控的重要性,这对于该公司正在致力扩大的股权基金投资(VC/PE)等创新业务可能构成较大隐患。

  2012年,东吴证券投资6亿元,用于补充子公司东吴创业投资公司资本金,以及设立子公司东吴创新资本公司,并投资近7亿元用于开展融资融券业务。2012年,东吴创业投资和东吴创新资本共完成了7个股权投资项目,投资额合计1.36亿元,尚剩余大量现金。但东吴证券依然声称,公司创新业务发展受到净资本约束,这并非事实。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防卫大臣香格里拉演讲未提钓鱼岛
  • 体育鲁尼1球英格兰2-2巴西 德国3-4美国 视频
  • 娱乐赵子琪被曝再怀孕 与路金波将生二胎
  • 财经人民日报:香港大学生就业主要靠自己
  • 科技联通全系列iPhone降价:套餐最低3299元
  • 博客故宫的旅游服务有几点可以改进(图)
  • 读书揭秘:陈独秀为何能连任五届最高领导
  • 教育高考标语杀气腾腾太雷人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女童小区泳池溺亡2名救生员未发现(图)
  • 罗天昊:广东文化产业何以独步天下
  • 黄震:不动产登记制度可以反腐败
  • 张庭宾:人民币国际化潜伏巨大危机
  • 叶檀:日本比美国信用差远了
  • 聂庆平: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不同于美国
  • 冉学东:中投该向何处去
  • 姚树洁:为啥房产税成了谈虎色变
  • 陶冬:债市熊影渐现 中产收入难增
  • 冉学东:A股中期牛市安在
  • 海外阿Q:真实的美国工薪生活(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