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加紧布局轻型营业部 经纪业务转型在即

2013年07月18日 03:16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曾雯璐

  近期,不少券商加快了轻型营业部的布局。统计显示,在今年以来已经公布新设的逾300家营业部网点中,主要以C类营业部(轻型营业部)为主。

  业内人士指出,轻型营业部结合非现场开户开展业务或成为未来主流。未来券商轻型营业部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是终端客户的接触点,产品销售的渠道以及资本中介业务挖掘和联络客户的平台。

  抢滩轻型营业部

  券商在角逐新业务的同时,并未放松传统经纪业务的投入和转型。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等大型券商,均加快了营业部网点的铺设。

  不过据官方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以来已经公布新设的逾300家营业部网点中,主要以C类营业部为主。比如,海通证券公告拟新设的90家营业部中,89家为C类;广发证券拟新设的35家营业部中,31家为C类;安信证券拟新设28家营业部,其中27家为C类。另外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南京证券[微博]和国联证券等券商,也分别拟新设9家、6家、20家和10家C类营业部。

  所谓C类营业部,是根据2012年12月份发布的券商营业部信息技术相关指引来进行的分类,券商营业部划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营业部既不提供现场交易服务也不需要配备相应的机房设备,属于轻型网点。

  沪上某大型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轻型营业部的特点就是门店小、人员配备少,成本较低,未来将作为公司证券服务的触角,为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也有助于提高品牌影响力。饱和非饱和地区限制放开之后,现在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看谁先抢占先机。”

  由此,未来券商轻型营业部的发展方向将主要是终端客户的接触点,产品销售的渠道以及资本中介业务挖掘和联络客户的平台。海通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海通目前对未来轻型营业部的定位,一个是客户办理柜台业务的场所,还有比如进行投资者教育等;其二是营销人员集中培训的场所;其三是高端客户的接洽和体验的场所,强调打造精品店;其四是当地政府和企业业务联络和沟通的平台。”

  另据了解,海通证券本轮轻型营业部的布局成本控制非常严格,网点面积不超过150平米,单个网点一次性投入在100万元左右。而在人员配备上,上述海通证券相关人士则表示:“将会适度引进管理人员,网点将会围绕3至5名正式业务人员来建立营销团队,而基于海通将近6000人规模的经纪人队伍,也不排除公司内部进行调配和安排的情况。”

  经纪业务职能拓展

  券商大量布局轻型营业部,与经纪业务转型密切相关。

  海通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坦言:“公司现在一方面也在构建大的电商格局,在做好平台、做好业务流程、做好产品之后,还需要在各地有客户接触点,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轻型营业部网点。这也是对O to O模式的一个探索。”

  所谓O to O模式,即online(线上)to offline(线下),网络和实体网点相结合的模式。海通证券上述负责人称:“比如我们原先在内蒙没有设营业部网点,但是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这次就有所布局。另外海通证券这次轻型营业部网点布局在摸底和可行性考察过程中,也已经考虑到结合非现场开户。不仅将成为见证开户的终端落脚点,网上开户也将和电商放在一起积极推动。加上海通在资本中介业务、类贷款业务方面有先发优势,也要求把营业部网点做成客户交流和对接的平台。”

  除此之外,海通证券经纪业务分公司也在转型,将成为机构业务分支网点。传统的通道业务放在营业部层面,但是经纪业务分公司开始以资本中介业务等机构业务为核心,比如配合投行、资管等部门,寻找项目资源或者资金。而分公司层面的转型,其他券商也均有所尝试,比如广发证券,同样将经纪业务分公司定位为以机构业务为主。

  “目前公司在经纪业务转型上投入的力度比较大。分公司转型也已经实施了有两三个月,初见成效。轻型营业部未来是否继续扩张,还需静候这轮新设网点的成效。”海通证券人士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各大券商均在思考经纪业务的转型,海通证券大量轻型营业部布局规划的落实,将进一步促进各券商的效仿。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增设C类营业部,将大幅提升券商的渠道价值。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神木否认财政巨亏 雷正西未调离
  • 体育吉鲁3球阿森纳7-1 切尔西官方报价鲁尼
  • 娱乐教授:李天一强奸陪酒女危害小 遭驳斥
  • 财经华润回应举报:存诸多恶意诽谤之辞
  • 科技中国网民规模5.91亿 手机网民4.64亿
  • 博客花总:上海外滩最低调的奢华酒店(图)
  • 读书惊心动魄:林彪专机副驾驶为何没上逃机
  • 教育猫鼠游戏:老师绘考场座位作弊风险图
  • 陶冬:全球去杠杆已经开始
  • 苏鑫:王石的救赎
  • 安邦智库:如何解读李克强经济思路
  • 朱平:未来十年投资机会在股市
  • 丁志杰:日元贬值可能引发东亚危机
  • 叶檀:贵阳35万人第一楼盘的野心
  • 陈序:地产开发商仍看好中国市场
  • 范必:劣药驱逐良药何时休
  • 张五常:中国管制资本项目之谜
  • 马光远:中国经济正式告别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