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稻栗飘香,又到了野生动物储备冬粮和证券分析师评选新财富的季节。

  在证券行业多如牛毛的各类评选中,新财富的评选规则是很令人服气的。一方面它没有设置可以由主办方任意把玩的主观条件,全部由买方机构投票决定。另一方面它也坦率地承认:“所有买方都是平等的,但有些买方更平等。”能在一次评选中体现“价格优先”的原则,实在是一套与资本市场气场极其相合的规则。

  今年新财富评选的主办方很贴心,投票流程月底走完,免去了一些手握多张选票的买方大佬不得不在“十一”长假期间抛妻弃子,陪候选卖方分析师去夏威夷、普吉岛调研的苦差。此举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拉票可以,可是姿势不要太过火。

  这种主动为自己的活动降温的姿态不禁让围观的吃瓜群众们想问这样一个天真的问题:热火朝天的新财富,究竟是谁的财富?

  首先,本着谁最积极谁就最可疑的原则,无疑是参评分析师们的财富。 “某某届新财富第N名”的抬头在分析师中俨然已经形同“黄埔某期”,如果没有直接说明大家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简直没法一起坐下来聊天。

  近年来新晋新财富得主在次年年薪翻倍、星散各处已经司空见惯。记得有一年曾有一家券商某行业研究团队三位美女分析师以古装扮相美照拉票,持扇望天做遐想思人状,自配画外音曰:“如果能评上新财富,明年就可以更好地为各位服务了。”更好地服务确实不假,在何处以何价位服务就很难说了。

  也正因为如此,分析师们参评的热情是挡不住的。在市场异常波动的2015年尤其下半年,卖方分析师身处说啥错啥、咋说咋错的窘境。国内某一流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劝作为同僚的研究所长:不如效仿高调宣布不参加本届评选,来个一身轻松?所长沉吟良久,最终作罢。然而,所长一番不挡人财路的苦心未能被手下的骄兵悍将们所体会,桂冠得手后照例另觅水草丰满之地而去。

  说罢分析师,那手握投票权的买方又如何呢?投票权这个东西说贵不贵,说不贵也贵,关键还是一个供求。以自己(或许是父母)的血汗供养AKB48的日本宅男们,同样是用钱买票把自己心仪的妹子顶上舞台正中央的C位。奈何宅男管够,供给过剩,所以投票权只能换来握手券一张,供一亲芳泽3秒钟。

  而当投票权的总量缩小到千级别,所涉标的又达到了百万级薪酬的分配。在没有外力监管的背景下,种种不符合道德规范却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本次新财富评选拿出了一份评选公约,要求投票方自觉抵制各种不恰当拉票。本着“监控探头总安装在违章高发处”的原理,可见大家对过去不恰当拉票都是心知肚明。

  考虑到上市公司不断创造价值,股市本身显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但是这次分析师、买方与证券公司之间的游戏就不一定了。评上新财富的分析师加薪跳槽,有票投的买方经理享受贴身服务。那谁来买单呢? 

  快问快答:

  Q:分析师何以能赚百万年薪?

  A:因为买方爸爸喜欢你。

  Q:买方的投票权从何而来?

  A:根据管理规模明码标价。

  Q:为何管理规模越大嗓门越大?

  A:理论上规模越大贡献的佣金越多。爸气越纯。

  Q:这些规模哪儿来的?

  A:这……

  显然,在当前新财富评选的语境中,参与各方似乎都忘了投资者的血汗钱才是一切权利的最初的合法性来源。无论是分享上市公司红利、作为股东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还是微不足道地选出一个最佳分析师,投资者理应拥有最重头的话语权。如果说出于决策效率的考虑,投资者在购买各类基金、资管、私募的过程中让渡了部分话语权,那也应该得到勤勉尽责的服务作为回报。这一点,无论是殷勤的卖方或是持票待沽的买方,真的能问心无愧吗?

  没票看戏只能听墙角的吃瓜群众。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