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秘风波牵出分析师研报潜规则:被买方基金绑架

2014年03月04日 09:04  金陵晚报 

  金证券记者 陈岩

  2月25日晚间,益民集团“牵手”维多利亚的秘密公告披露后,不少券商研究机构纷纷出炉研究报告,并解读为利好。随后,维秘官方回应在中国地区没有使用任何经销商,使得益民集团的“维秘代理商”身份疑窦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公司公告以及券商“唱多”报告中却多次提及“中国总经销商”等关键词,此举或存在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唱多”机构噤声

  益民集团全资子公司古今内衣拟与上海麦司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区独家总经销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西班牙Selmark等内衣品牌的消息曝光后,该股次日大涨7.4%。与此同时,多家券商研究机构积极唱多。

  申银万国研报指出,古今获得国外内衣品牌中国区独家经销商,深度合作有利于古今发力国内高端市场,带动盈利增长;国泰君安分析师则在《获维秘独家代理权 打开发展空间》一文中大胆预测,中国内衣市场较为分散,如果古今与维多利亚的秘密合作能提升市场份额,按照2014年市场份额实现3%计算,则终端销售规模将达18.2亿元。国金证券表示,古今与麦司成立合资公司,至少8年,在中国独家代销维密等品牌产品,令人联想到当年上海家化携手丝芙兰把佰草集种进香榭丽舍大街。

  回过头看,益民集团一则合作意向公告,却引发券商研究机构诸多大胆而美好的联系和预测,并上调目标价,给出增持等评级。机构解读背后,是否保持了适当的谨慎,对研报内容进行核实与调查?

  带着疑问,《金证券》记者试图联系上述券商研究机构。国金证券分析师婉拒采访称,“我们的分析师是不接受任何采访的,请联系媒体负责人。”而《金证券》向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研究所发送的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均无人回复。

  分析师吐槽有“苦衷”

  “买方基金对卖方研究报告的绑架,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上海一位券商研究所分析师周雯(化名)向《金证券》记者坦言“为了不得罪基金客户,分析师很少会写‘卖出’、‘下调评级’的报告。”周雯供职于一家中小型券商研究部门,一个人同时盯金融、煤炭、交通三个行业。

  同花顺iFinD显示,撰写“维秘研报”的申万分析师,在2月24日-28日的5个工作日中,共发布9篇研究报告。上述国金证券分析师在点评零售业益民集团之前,还覆盖了家电制造、农林牧渔、电子机械行业。

  分析师不仅工作压力增大,还得面临券商缩减开支、待遇下滑的压力。周雯告诉《金证券》,“我2009年刚入行时,所里的老分析师不是跳槽了,就是被划到资管、两融等创新业务部门去了。现在的同事,约一半都是这两年刚刚招进来的。新同事刚进来的月收入一般为四五千元,比资深分析师的花费少得多。”

  如果与分析师多一些接触,还会发现行业里存在研报挂名的现象。《金证券》了解到,很多分析师在没有获得执业资格之前,没有办法独立撰写研究报告,于是就采取资深分析师挂名或者合作的方式发表。“新手分析师经验不足,通常会先安排做一些如搜集公开资料、点评公告等简单的业务。”周雯直言。

  >>>新闻链接

  分析师也经常被忽悠

  金证券记者 陈岩

  近年来,券商研报“乌龙”、“抄袭”事件不断,券商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也常常被业内戏称为“忽悠”买方客户,“忽悠”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除了人才流失、研究团队年轻化,分析师欠缺经验,专业能力不足也导致其容易被忽悠。曾有券商分析师抱怨,以前去一家上市公司调研,上市公司高管严阵以待,不仅态度客气,而且提供的信息准确而有效。但如今,前往公司调研的队伍越来越多,高管的应对水平大为提高,调研沦为走过场。引用一个资深分析师的话,“如今的董秘,要忽悠一个分析师,实在是太容易了。

  面对调研对象的忽悠,分析师如果不能辨别出信息的真假,别人说什么信什么,便只会沦落为上市公司的信息发布和炒作平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昆明暴力恐怖案告破3名在逃案犯落网
  • 体育国足拒郝海东自荐 申花绿地股权转让完成
  • 娱乐王菲谢霆锋分手十年 传将在法国世纪相见
  • 财经四川石化总经理被调查 或曾卷入女优丑闻
  • 科技联通4G于18日商用:初期TD-LTE为主
  • 博客马未都:不滚床单的都教授为什么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政协委员:中国只有教育部大学 考研成绩
  • 西向东:吸大麻记兼谈合法非法之争
  • 杨剑波:余额宝讨论之市场产品结构
  • 王思想:北京让谁搬出去?
  • 江濡山:李嘉诚在修复公众形象?
  • 余丰慧:6是人民币升值的底线吗?
  • 龚蕾:四张图看乌克兰经济与金融波动
  • 慕容小散:谁能逼死余额宝?
  • 姚树洁:两会四大重要命题之我见
  • 叶檀:将陷入日式资产负债表大崩溃?
  • 李锦:2014年两会企业十大机遇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