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康IPO紧急暂停 证监会约谈中金公司

2014年01月11日 00:27  经济观察报 

  赵娟

  IPO重启的喧嚣声中,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赛康”)却“一声惊雷”:1月10日凌晨紧急公告暂缓IPO。

  导火索是:其72.99元的发行价,67倍的发行市盈率,再加上老股存量发行被引入,奥赛康创始人陈庆财家族将直接套现31.8亿元。

  这与此次新股发行改革证监会极力遏制的“三高”明显背道而驰。为抑制超募而引入的老股存量发行反可能成了大股东更方便套现的工具。

  机构间流传,1月9日,证监会高层对奥赛康一事批示:老实办事,严肃对待,客观公正。

  虽然新股发行制度做了一系列自律和事后严惩的制度安排,但面对这些不听话的“坏孩子”,证监会还是采取了坚决扼杀的方式。“这是维护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颜面。”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称。等待奥赛康和保荐人中金公司的很可能是一轮调查,市场也在观察证监会市场化规则加行政化管理的后续动作。

  但1月1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否认了叫停的说法,称是发行人和承销商出于审慎而做出的决定。

  中金被约谈

  奥赛康公告中称,“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

  如何再择机发行目前看来还难下结论。经济观察报了解到,1月9日,证监会已经约谈了奥赛康的保荐人,要求中金公司提供相关材料。“如果调查无误,择机再发,在批文有效的12个月内,奥赛康可以再次启动发行,也要重新询价了。”上述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称。

  新开年IPO绝对是A股关键词。IPO暂停一年之久,先是新规则和时间表让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一时不知所措,开闸泄水又引得A股一地鸡毛外,许多人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出。

  奥赛康计划登陆创业板,是首批新股中少数几家医药类公司之一,主营消化类和抗肿瘤药物仿制药。2014 年1月3~7日中金公司和奥赛康团队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向网下投资者进行了推介。最终其发行价定为72.99元,发行市盈率达67倍,刷新了此轮新股市盈率最高纪录。

  根据发行资料,奥赛康发行价对应的2013年PE为46倍,2014年PE为32倍。

  如此高市盈率和发行价下,根据证监会对超募资金的限制,奥赛康触发了老股发行条款。

  奥赛康拟募集资金7.9亿元,原计划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按照72.99元的发行价,将超募资金近一倍之多。最终的发行方案中,其拟定发行股份5546.6万股,其中新股1186.25万股,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老股转让4360.35万股,老股发行是新股的近4倍。

  如果得以发行,奥赛康实际新股将募集资金8.65亿元,老股套现则高达31.8亿元。

  上述接近监管部门人士认为,奥赛康核心问题即发行市盈率大幅超出市场和监管层预期,定价不合理。

  高定价不但导致新股超募,最终向老股转让比例过高,令新股发行成为大股东高价套现的工具惹来争议。

  而承销商方面,奥赛康的唯一承销商中金公司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6311万元。再加上老股转让承销费用2.3亿元,中金本轮保荐承销费用一共近3亿之多。

  奥赛康在询价阶段接到来自374家机构的热捧,报价区间在23.5-87.41元,有效报价区间72.99-73.8元,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网下投资者报价的中位数为61.05元,其中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购总量占比超过网下总申购量的六成,在19家有效申购对象中,广发基金[微博]旗下广发聚丰和广发稳健在列。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其实奥赛康的发行材料都报了很久了,发行市盈率是按2012年的数据定的,这两年公司增速很快,如果盈利符合预期,其估值32倍也不能完全算高。

  规则只定给好孩子?

  1月10日证监会官方还表态:市场化改革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要加强发行承销过程监督。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2日新股发行改革意见公布后证监会内部的首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就曾不无担忧:“本次新股改革引进老股发售、券商自主配售,发行节奏市场化等制度安排,短期可能让发行人股东套利,为了老股卖高价将新股定价较高。”他督促承销商平衡好各方利益,不能单独偏向发行人定高价,出现超募分成等现象。

  不得不说,奥赛康现象在业内预期之中,被叫停则在预期之外,询价是制度规则下市场的报价,而原本新股发行制度中对大股东减持、承销商事后问责也都做出了新的制度安排。

  对于紧急叫停IPO,也有很多市场人士争议,既然证监会制定了游戏规则,卖者有责、买者自负,一切都应交给市场。很明显,即使强调卖者有责,证监会还是不放心,不放手。

  另一方面,证监会新的制度安排看似周全,但似乎规矩只是定给“好孩子”的。“老股转让”、也称“存量发行”,是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持股满36个月的老股东可以在公开发行新股时按照平等协商原则向公众发售老股,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证监会引入老股转让的初衷是为了封杀超募资金,同时解决“大小非”解禁的冲击。

  老股发行即意味着可以直接套现,而且证监会的规定里对老股和新股的发行比例并没有做出安排。

  证监会规定,根据询价结果,若预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额超过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总额的,发行人应当减少新股发行数量,同时可以调整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数量。

  奥赛康与其他新股一样,在上报发行方案中,已将老股发行方案,包含新股、老股发行数量调整机制上报证监会,即是获得了证监会认可。

  在奥赛康的股东名录中,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持有的4360万股是唯一符合上市“持股满36个月”要求的老股东,在其路演中,可能有不高于5000股的老股发行亦是公开信息。

  若不被叫停,奥赛康大股东可一笔套现31亿。当然,三年锁定期过后大股东的其他限售股解禁就成了问题。

  按新股发行制度规定,奥赛康大股东在招股书中做出锁定期届满后减持不超过发行价的承诺。不过,即使届时不能解禁,一笔31亿的套现对于大股东已是足够的流动性。

  “超募与否的关键仍在于高定价,老股存量发行制度治标不治本,定价是新股发行的核心,证监会希望引导上市公司低定价、多发新股募集资金投入生产运营,但不排除有公司老股东为了一笔套现故意定高价,利用制度漏洞。”一位券商人士称。

  再例如,证监会引入新的券商自主配售制度,但数家券商主动放弃,因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而且已经有声音在质疑我武生物等新股网下配售或存在寻租等不合理现象。

  从奥赛康事件看,定价越高,老股发行比例越高,未来公司成长性越值得担忧,新股发行即可成为“坏孩子们”老股东套现的工具。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对制度的套利行为,但证监会还是没把“坏孩子”交给制度。

  证监会真的“很操心”。此轮新股重启后,除了卖方,证监会也极力从买方入手促使新股平稳上市。例如叫停了债券基金等三类专门打新的投资产品参与网下申购。但是这依然挡不住市场对新股的热情。

  据Wind数据,不包括奥赛康,截至1月10日已确定发行价的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也有33.72倍,较高的全通教育,发行市盈率也有51.37倍。

  12月31日新股开闸的七个工作日内,每天都有一批新股上市,“赶早不赶晚”成为新制度下自主确定发行时间的共识。目前在发和获批待发的新股数量已经有50只。奥赛康之后,不知出头鸟能否少几只。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意名帅盼任国安总监 于大宝与阿尔滨续约
  • 娱乐王力宏闪婚后首度面对媒体 称努力造人中
  • 财经不动产登记或为房地产税开征铺路
  • 科技CES2014:未来汽车会是什么样?
  • 博客睿见中国-新浪2013年度思想盛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矿大学神爆红网络:3天讲完1门课还包过
  • 林采宜:2014我们可能面对的风险
  • 谢百三:证券史上最糟糕的新股改革
  • 连平:新年物价运行将维持平稳态势
  • 西向东:从陈光标名片看国人土豪情节
  • 张化桥:重庆不缺水吗
  • 叶檀:公务员养老金高不高是伪命题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
  • 刘杉:央行今年还得放点水
  • 鲁政委:2014年宏观经济展望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