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4日16:35 新浪综合

  原标题:从数百新财富拉票信里淘投资机会

  来源微信公众号:山石观市

  今年新财富很急,投票期不足半月。

  在美女研究员朋友圈“红沙发”事件沸扬的第二天,协会就再次召券商开会,为新财富宣传造势降温。

  迫得首席们的拉票信少了噱头和情怀的点缀,更多的回归投资本源。

  一个周末,首席们的微信ID、朋友圈、微信平台都规范了,国君黄燕铭所长旗下两个首席连删两条拉票信,开谈行业研究框架。

  这属于十二年来首见的新气象。与此同时,各家卖方当前组织的专家会议,含金量大升。

  这段时间,收到卖方数以千记的新财富相关信息,周末,挂一漏万,试做一记录,淘一淘里边的投资机会。

  毋庸置疑,今年的宏观行业老树新发,得益于方正证券宏观首席任泽平的善用传媒,难得吸引了诸多目光。

  但与诸多买方交流下来,长江证券宏观首席赵伟、广发证券宏观首席郭磊、兴业证券宏观首席王涵,无疑当属今年行业翘楚。

  喜好写诗的赵伟研究扎实,写研报有写论文的质地;好摇滚的郭磊,对微观数据的敏感跟踪,借助追求经济边际变化切肤感传递系统思维;而王涵则灵气十足。

  摘选王涵拉票信的启发点如下:

  “宏观很重要,但宏观不是策略,最多只是对策略很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

  市场有时候的主要矛盾是基本面,有时的主要矛盾是博弈。在一个基本面主导的市场里去博弈,容易“拿不住”;而把博弈,错当“有基本面”支撑,则容易“入戏太深”。

  市场对卖方宏观,很多时候是按照策略来要求的。有些时候,评价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你讲宏观好=看多、讲宏观差=看空”。所以,宏观需要做的,是去找到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基本面变量(主要矛盾)。

  如果基本面是“短多长空”呢?这个时候,不同负债期限的投资人,则会选择不同的策略,短负债的投资人会选择做多,而长负债的则会见机撤退。而这种情况下,最难的是研究基本面的卖方。“举基本面大旗,为博弈行情正名”,是让一些客户给另一些客户去接盘;强调“基本面没有持续性”,则是“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过去一个季度,周期股成为市场焦点,由于找不到需求面的故事,于是各种“专家”悄然把年初的”朱格拉周期“,改成了“供给侧大周期”。结论很清晰:1)传统行业会有少数“剩者为王”,2)但整个行业“鸡犬升天”不太可能,3)基于前两条,因此这是一轮博弈行情。

  在上述结论中,有个关键词是“少数剩者为王”。讲到剩者为王,白电行业的格力、美的是经典的例子。就像当年的家电、纺织一样,中国大量的传统行业,大趋势面临整合、升级、转型。但除少数龙头企业外,谁会是细分行业的“格力、美的”,不确定性很大。

  100家公司要转型,假如会产生20家 “格力、美的”,对擅长自下而上分析的人来说,赢面会很大,但对自上而下研究的人、对宏观来说,除了说“选龙头”之外,这种选择基本就属于“碰运气”。于是,卖方该怎么办?有一个选择是言之凿凿”大周期“,在只能做多的市场里,看多至少短期不得罪人。但问题是,基本面是可以验证的。博弈行情结束时,策略可以用“价格已充分反映”来提示“盛宴结束”,但言之凿凿“大周期、大趋势”的宏观怎么办?撕报告?

  当前的宏观大背景,是“环保成本抬升,倒逼传统企业转型”。这个进程中,去赌哪个企业转型能成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换个角度去想,是否“转型的需求”是确定的?那些“服务于传统行业,助力其转型”的公司,是否有着确定性的行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近期虽然周期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生产型服务业占比较大,中小创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谈到策略,今年各家策略少有异常拔尖者。所以,不少希望通过会议服务做加分项。安信策略陈果上周有关大会对资本市场影响论坛,信息量丰富。

  有国家级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定: 货币不能再多了。虽然最后可能很多问题不得不用货币来解决,但是不能轻易的用货币来解决,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

  D领导金融工作,核心就是,很大一块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决策可能要在ZY层面。

  另一部委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PPP 的稳健推进之势是刚性的,不可逆的。需求就不说了,法律进一步健全,程序进一步干练,不必要的环节去掉,理念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所以说落地的速度会快一些。关键是财政风险防范压力大,倒逼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采取更加务实和开放的态度,这样 PPP 模式更加成熟规范以后,预计在未来的过程中,从全社会基建投资的观察期内可以看出 PPP 占比升高的趋势在一定期间内是必然的,但是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有极限的。

  整顿和清理政府的不规范融资, 从财政部出文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差不多了,关键是能不能落实执行。包括最近各个省的督导组内部督导已经完成。

  长达8天的十一叠加中秋节长假将至,旅游板块成为当前一大关注点。

  国信社服首席曾光,2006年起从事社会服务业的研究至今已12年,给出的是旅游行业研究框架。

  整体复盘过去十年旅游板块,2010年以前,旅游板块整体独立行情不显著。2010年后,随着我国人均GDP超3000美元后国内旅游行业崛起(与国际规律一致:人均GDP3000美元后观光游逐步爆发,人均GDP5000美元后休闲游逐步兴起),进而是支撑A股旅游板块表现日趋靓丽。

  高壁垒(免税/博彩/景区)、高成长(酒店加盟升级/演艺复制扩张/OTA收购整合渗透提升)各领风骚。拉长时间轴,有壁垒真成长仍然长期跑赢(免税/博彩等),市场风险偏好上扬时叠加相应主题大行业小公司受关注(如出境游,旅游互联网金融板块等),风险偏好下行时低估值有壁垒龙头受追捧。

  梳理2000年/上市以来12年间欧美日韩台等市场的旅游牛股成因,发现:高壁垒/可复制是核心。

  博彩数量占比虽低但股价表现最卓越,独有壁垒构筑高盈利高成长是核心;餐饮行业数量执牛耳,竞争壁垒虽低但牛股辈出,核心在于立足中低端消费空间广阔,模式可复制扩张,盈利模型优良,加盟调动社会资源,规模扩张构筑行业壁垒;酒店龙头标准化模型后轻资产加盟复制扩张,并购规模整合提升传统行业盈利能力;OTA龙头受益新模式新技术的渗透,并购扩张带来垄断壁垒提升盈利潜能,第一溢价;娱乐场所,IP的线上显现全渠道全产业链变现是核心,消费娱乐习惯带来差异。

  同时旅游行业季节性较强,由此带来阶段旺季行情特征。

  国内多数旅游目的地:Q1淡季,Q2蓄势增长,Q3最旺季,Q4则十一后逐步转淡;中纬度如长三角等依托周边游支持季节性不断减弱,三亚,Q1、Q4旺季,Q2、Q3淡季。Q3多是旅游板块估值的高点,但近三年有所分化,多后置至9月表现。

  免税行业投资核心,在于观政治政策方向,抓大格局大趋势。国人免税消费回流的迫切诉求, 免税利好政策有望频传。 

  出境游行业,则是中长线持续成长。参考日韩等经验,国内人均 GDP5000 美元出境游仍有望持续成长,且目前我国持护照人数占比不到 10%,签证政策的持续改善带来中长线看点。

  从年初至今,相信多数投资者都感受到今年以来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以及趋势投资的必要性。2017年,跑赢公募指数超额收益的行业有:有色、煤炭、银行、非银金融、家电、钢铁、食品饮料,年初至今的主线即是“大消费蓝筹”与“经济复苏预期”。

  而叠加新能源车高景气度的锂、钴更成为有色行业中的明星。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十万亿GDP的大产业的产品升级,举世瞩目,景气持续数十年,市场关注度极高,成长确定性最强,但预期必然会有不断的波动。

  天风有色首席杨诚笑如是描述趋势:

  “沙子建成房子产值增幅惊人,可沙子做成芯片效率提升更大。当前中国的问题在于前者太多,而少有人沉心做后者。要开启新周期,制造业最有希望的是新能源汽车,而从用火到蒸汽机、人类每一次的新时代都离不开能源产业的革命。

  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核心问题在于效率不够,当前这些一次能源的绝对量早足够全人类使用了。相比于利用的转化效率、成本问题,新能源最大的问题在于你要的时候不一定有,你不要的时候又会很多。

  储能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终极方案,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会带动锂电池的大面积普及和成本的大幅下降,越大规模的应用带来锂电池越大的先发优势行程正向循环、从而使得锂电池在与如铅酸蓄电池等其他电池竞争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分布式储能领域,其他形式的储能将愈发没法与锂电池竞争。

  终有一天,京沪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将见不到火电厂高耸的烟囱、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的分布式光伏+锂电池储能以及城市中心及附中心统一规划的大储能电站。

  因此,锂的未来将因为新能源汽车而光明、将因为储能而成为下一个石油、下一个能源金属。接下来光中国欧洲禁售燃油车就会让锂每年的消耗量达到200-300万吨一年,如果全球9000多万台车全电动化,将达到约400万吨一年需求。而储能的需求量级更大,难以估量。”

  国君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徐云飞,则以史为鉴从方法论出发构建新能源汽车投资体系。

  长期锂钴供给低于预期,需求和价格需特别关注。碳酸锂全球供给量为20万吨/年,预期每年增幅低于10%,需求量也在20万吨左右,整体增速约为10%左右;碳酸锂供需处在弱平衡状态。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将达到30万吨,行业整体增长将达到50%。其中电池级碳酸锂需求将由目前8万吨快速增长值19万吨左右;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仍然是难得的需求高增长行业。

  钴全球供给量约为10万吨,预计供给量短期不会发生变化;需求目前为10.3万吨,增速大约为7%;在不考虑库存的情况,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钴的需求将大于供给。供给不足、市场恐慌加下游行业对钴价不敏感导致钴价将持续上涨。

  动力锂电产能大规模扩张和产线更替驱动设备行业高速增长。为获得规模以降低成本和抢占市场份额,动力锂电龙头产能扩张迅速;动力锂电的巨大市场和高额利润引来更多资本投资和新产线建设。基于以上两种驱动因素,锂电设备行业目前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

  捕捉锂电行业毛利率最低点,将把握行业10倍机会。锂电设备行业的顶点即为锂电行业产能泡沫化最为严重的时刻,锂电行业盈利能力最差,随之而来的是低效产能出清。在完成行业洗牌后,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成本下降速度大于产品价格下降速度,迎来盈利能力的攀升,此时成本将成为行业决定电池厂商能否胜出关键因素。

  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1.7万辆,对应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0.5GWh。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400万辆左右,且新能源汽车对搭载电池的容量有更高需求,按照70%的产能利用率,保守估计2020年动力锂电产能需求为360GWh。假设龙头企业(松下、三星SDI、LG化学、CATL、BYD)市场占有率为70%,对应动力锂电产能为250GWh,而目前这五家企业产能总计不超过50GWh,产能扩张潜在空前为200GWh左右。按照1GWh产能设备投资额为5亿元,锂电设备市场空间近千亿,按照30%利润率计算,仍有300亿元利润空间。

  上游行业产能不匹配将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锂电上游材料环节由于短期内的供需不平衡带来的价格上涨,从而带动的阶段性投资机会。2015年作为电解液中核心电解质的六氟磷酸、2016年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铜箔以及电解液、2017年动力电池首选的湿法隔膜都曾一时供给严重不足而价格飞涨,供不应求或持续到2018年。未来究竟还有哪些产能不匹配尚可期许。

  国泰君安家电首席范杨则回忆起,今年春国君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与之一次深谈:在A股会进入对基本面研究要求越来越高的时期,讲故事已经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同(原话是“别跟我讲故事,我要跟你死抠EPS”)。因此,黄燕铭要求范杨梳理一个完善的行业研究框架,供研究所所有同事使用,也供客户参考和使用。

  他俩用一整天时间讨论分享,将对行业的总结和思考,总结为6个要点。

  股价涨跌的直接动因可落在“超预期”这个问题上,而“超预期”来自何处则是做研究要解答的核心问题。要提出“超预期”,又要求能清楚地描绘“预期”是什么。因此,做好行业研究首先就要解决这个最基本的“预期”何在的问题,它需要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这个行业处在其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

  2)如何判断行业正处于这个阶段而不是那个阶段?

  3)如何判断这个行业会从目前的发展阶段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4)不同发展阶段“超预期”如何发生?

  政策包括国家/区域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等等。政策可以是鼓励性的,例如对风电和太阳能进行补贴,也可以是惩罚性的,例如对环保排放实施严厉监管。

  对分析师来说,评估产业政策的是药还是毒是没有意义的,更需要关注的是在产业政策变化的时候,行业的发展趋势会发生什么变化,行业的竞争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就是影响股价走势的“关键驱动要素”。

  在这整个过程中,市场可能会因为政策的出现和加强而形成过于乐观的看法,也容易因为政策的退出或减弱形成过于悲观的看法,但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却不会因市场的看法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之间,就会形成想要的“超预期”。

  要清晰地描绘这些真实可见的需求和供给,才能清晰地指出一个行业在结构上的机会和风险,才能为研究和投资提供具体的决策参考数据和指标。供需分析的共同原则确定之后,把具体的行业属性加入进来,就构成了行业研究的多元性。

  银河机械军工首席王华君,在股票推荐时,常常会反问自己3个问题:(1)是不是好公司?(2)是不是好股票?——也就是是不是估值够便宜,便宜才能买入;有没有风险,风险与收益的比较,往上的弹性与往下的弹性的比较;(3)为什么要现在就买?——也就是是否有催化剂?需要考虑时间成本,买了很久都不涨,即使没让客户亏钱,也会让客户损失时间成本。

  在投资要素中,强调“我与市场的不同”,有差异,才产生分析师的推荐价值。王华君给出行业2017年及未来几年的展望是:

  整体而言,机械行业的主题性、板块性机会在减少,投资日益呈现“碎片化”、“短期化”、“中小盘化”、“自下而上化”,选股风格也从“自上而下”为主逐步过渡为“自下而上”为主,强调确定性的业绩和成长。

  不仅需要寻找与国家战略、经济主旋律高度相关的高景气度装备制造细分子行业,更需要从中精选出具有全球竞争力、具有确定性的业绩和成长的优秀“工匠”企业,而且把握投资节奏的“择时”也日益重要。

  回顾历史上装备制造业的牛股,都是在与国家战略、经济主旋律高度相关的行业高景气下诞生的投资机会,且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下表中的牛股,仅三一重工属于民营企业)。

  那么:未来几年,与国家战略、经济主旋律高度相关的高景气度装备制造细分子行业还有哪些?哪些企业可能脱颖而出? 

  第一步:寻找与国家战略、经济主旋律高度相关的高景气度装备制造细分子行业 

  在“中国制造2025” 10大领域中,一半以上集中于机械行业。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这4大重点领域行业将持续较高景气度。

  通用航空是航空航天中最具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中国在汽车、船舶、高铁等领域产品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唯独大飞机、通用航空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相信通用航空未来几年会获得较好发展机遇。

  无人机:不仅仅是消费级无人机,在专业级无人机、军用无人机领域,中国与全球差距不大,未来有望诞生出全球级无人机企业。

  第二步:寻找细分子行业中具有全球竞争力、具有确定性的业绩和成长的民营企业 

  机械行业中市值最大的20家民营企业,其中不少民营企业已在细分市场领域占据国内领先、甚至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同时,大量民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第三步:择时——自下而上结合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把握投资节奏 

  自下而上分析投资机会时,增发再融资(预案、反馈、过会、批文、完成、解禁等节点)、员工持股、股权激励、重大订单、外延并购等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军工、PPP、计算机行业在今年黯然失色,各首席更需要体现自身价值的差异性。

  安信军工首席冯福章的专家分享维持重磅,期间请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国防科工局综合司原司长吴志坚:

  美国的军事工业在世界占有绝对优势,全世界100强防务公司中美国占到了45家,收入总额占到了65%,45家中有5大军工巨头,收入占到世界百强的35%。

  1991年的12月25日,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结束,各国军费支出急剧下降,原来全世界军费支出占GDP平均值为4.7%,冷战以后下降到2.5%,各国难以维持原有的军备采购规模。1993年,美国军工企业的开工率只有35%。1993年的一天晚上,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佩里请军工企业的老板吃饭,在演说中明确表示,国防部养不起你们了;我们再也订不起那些飞机、坦克、大炮来维持你们发展了;我希望有一批企业破产,参加下次晚宴的人数只有现在的一半。这就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此后,美国军火工业开始了长达10年的并购重组,由50多家的供应商整合成五大军工巨头。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能够完成转型,靠的是资本,靠的是健全的证券市场以及军火工业100%的证券化率。

  从美国军工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实现转型全靠资本。证券市场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市筹集资金,一个是重组做优做强。上市跟重组是推动军事工业发展的主题。这些,对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具有借鉴作用。

  一是关于军工企业改革。从军工集团公司的设置,可以明显看出带有传统工业和机械化战争的色彩。集团公司是按行业按作战平台来设立的,对应着相应的军兵种,兵器对应陆军,船舶对应海军,航空对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航天对应导弹和航天装备,还是平台的提供商、武器装备的提供商。现代战争,是以信息化主导下的体系作战,要求军工企业要成为跨行业、跨领域、跨平台作战体系的提供商。美国的五大军工巨头就是作战体系的提供商。这个方面我们是落后的,个人认为是改革重点方向。

  二是军工科研院所改制问题。军工科研院所虽然都分布在军工集团公司,但是它是属于国家的。1998年改革的时候,由政府委托集团公司代管。由于经营规模扩张和资产增值的压力,就使得很多的科研院所把精力放在做产品、搞经营上了。过去70年代、80年代前都是叫前所后厂,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前端是研究所,后端是生产厂家。现在,这些科研院所不仅搞研发,而且搞生产,实质上是生产商。这是必须改制的原因之一。这次改制的面大概有60%到70%,让做产品的回归企业的本身,这也是做大做强军工企业的需要。改革是一个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稳妥,今年先改41家。但改制是一个方向,资本应该高度关注,这当中还是有着很大的空间和机会的。

  三是关于军工资产证券化问题。现在军工上市公司大概在百家左右,资产证券化率为三分之一左右,远低于央企业的平均水平,而国外军火工业达到80%左右。目前的问题在哪里?上市公司中真正把军工资产注进去的不是很多。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要大力推动军工资产的证券化率,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武器装备生产的资产要注进去。国家对军工资产上市的范围已经作了调整。除了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的资产外,都能上市。

  四是关于专业化重组的问题,也是给了资本很多的机会。因为现在军工企业资源是按照产品生产链来配置的,从前端到后端,从上游到下游,全都包在一个单位内。小而全、大而全的问题特别突出,每个集团内部资源都很完整,但都做不大做不强,下一步是需要推动横向重组整合。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通过上市的方式、重组的方式、参股的方式。

  五是瓶颈问题的攻克。目前,制约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瓶颈大概是五个方面。一是动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是全面落后的;二是元器件,高端的元器件还受制于人;三是原材料,有些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国内还是空白;四是高端制造装备,高精度加工中心有的还依赖进口;五是基础软件,基础软件都是国外的。这些都是国家下决心重点解决的问题。证券市场要关注解决这些问题有实力、有基础、有成果的上市公司和准备上市的公司。

  招商计算机行业首席刘泽晶,则提出见解:将POCF估值法作为成长型企业的“估值锚”。

  成长型企业是下一个乐视,还是下一个亚马逊?刘泽晶试图给出一种估值方法。

  经营性净现金流(OCF)=自由现金流(FCF)+资本性支出(CE)

  “基于企业价值的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提出P/OCF估值法,相比于P/E,这一指标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可作为另一个成长性企业的“估值锚”,尤其适用于净利润还未完全体现,P/E处于严重异常值的成长性企业。而且OCF是企业现金流量表的项目,跟踪观测、应用都十分方便。

  对于新业务、新产品或者运营模式发生较大改变的科技公司来讲,在净利润尚未完全体现时,OCF是强化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指标。典型的代表如:亚马逊、Salesforce高P/E背后是稳定的P/OCF(市值/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多年在30-40区间。

  “P/OCF”VS“P/E”:OCF相比于净利润主要调整了折旧和摊销、营运资本的变化以及非经营性损益,是更真实、更具连续性且易观测的反映公司实际业务经营情况的指标。P/OCF这一指标将成长型企业投入和回报差期错配的特征,以及经营模式或市场竞争力变化带来的营运资本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均纳入了考虑,是反映公司业务经营效率更前瞻的指标。当然,成功的盈利模式必然将引领P/E的回归,判断研发和销售费用投入的增速拐点是净利润显效的信号。

  “P/OCF”VS“P/FCF”:P/OCF相比于P/FCF具备更强的稳定性。自由现金流(FCF=OCF-CE)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再投资需求)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现金额,企业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阶段性的资本性支出(CE)波动,因而带来P/FCF的波动。相比于一般企业以再投资需求为主的资本性支出,科技成长型企业更多的是对未来或新业务的投资。若企业这种投资或者说战略性部署符合产业趋势或被投资者认可,公司的P/OCF仍然会保持稳定。

  高P/E不应该是大家拒绝成长股的理由。周期盛行,消费当道的行情里,大家似乎习惯了对标的P/E有严苛的要求,但不同类型的企业本身属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业务经营的模式也各有差异,对企业的估值应该尽量考虑这些差异因素,P/E不是横向对比的唯一指标。对于新业务、新产品或者运营模式发生较大改变的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是比净利润更前瞻更真实更具有连续性的指标。

  4700亿美元市值的亚马逊和690亿美元市值的Salesforce有着比大多数科技企业高出很多的P/E值,当前亚马逊静态PE198倍,Salesforce静态PE383倍。甚至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出现过一段市值增长和净利润背道而驰的时期。科技成长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有为新技术、新业务高投入的阶段,当新技术、新业务的盈利模式被认可时,投资者自然会为它们的成长性买单。当然,成功的盈利模式必然会引领净利润的回归。

  高P/E背后,P/OCF提供估值的锚。投资者对盈利模式认可后空讲情怀不可能支撑公司市值的一直攀升,企业自身的经营也必须给出成长性的印证。经营性净现金流(OCF)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性指标,好的业务必然会真正给公司带来增量现金。Salesforce和亚马逊市值多年不断攀升,但P/OCF指标却一直维持在20-40区间的合理水平。虽然相比当前阶段的谷歌要稍高一些,但也无可厚非,因为它们的黄金成长期不一样,2008年之前谷歌的P/OCF亦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我们无法下定论成长股给多高的P/E合适,但是P/OCF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横向参考对比指标。

  不只是Salesforce和亚马逊,在正值牛市的美股,进行SaaS转型的传统软件企业微软和Adobe也走出了可圈可点的强相对收益率。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市值和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OCF)以及自由现金流(FCF)均表现出强的正相关性。

  高OCF增量带来市值的增长。测算主要的科技成长型公司年报披露的OCF增量和当年年末市值的相关性系数,发现它们都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大都相关性系数都在0.6以上。

  对于投入和回报存在明显差期错配的企业,估值应该跳脱出传统的P/E。早期高投入后进入细水长流的收获期,经营性净现金流(OCF)更能反映公司实际的业务运营发展情况。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学术界提出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就是企业经营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即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现金额。20世纪初,随着以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讯为代表的所谓绩优公司纷纷破产,财务报告的利润指标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不完善性愈加凸显。FCF目前已经成为企业价值评估领域使用最广泛,理论最健全的指标,美国证监会已经要求公司年报中必须披露这一指标。

  OCF可操控的空间较小,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效益。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可操控的空间较大,企业可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节利润。而OCF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认准的是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调节利润的手法对它无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现金效益。

  为什么不直接看收入?1)收入不直观反映公司的经营性主业;2)P/S让毛利率存在差别,产品价格存在差异的公司缺乏统一标准下的可比性。

  对于科技型成长企业,当成长的确定性一旦得到确立,应该给予净利润更高的容忍度,P/E多高合适难下定论,但P/OCF却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锚。OCF相对净利润调整了早期投入的折旧和摊销等非实际现金支出,对营运资本也做出了调整,能够弥补净利润指标的不完整性。P/OCF估值法的适用法则如下:

  1)企业存在明显的投入和回报的差期错配,资本性支出为合理投资

  投入和回报存在明显差期错配多见于有新业务、新产品或者运营模式发生较大改变的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并不能很好反映出当期实际的业务经营情况,或者说当期的折旧和摊销并不全对应当期的效益。比如SaaS型服务需早期投入研发,构建基础架构,投入较大的获客成本,但投入的回报却是细水长流的,这种回报不仅仅是未来的收入,还包括未来成本上的节约以及运营结构的优化等。

  2)P/OCF的高低和企业OCF的增速相关

  P/OCF绝对值多少合理?要结合考察公司OCF的增速。经营性净现金流的增速可以作为给P/OCF定基准的一个指标,因为OCF的增速直接反映出公司新的业务经营或产品给企业资金供应者带来的现金回报的增速。这种现金回报可以是营运资本优化带来的,比如运营模式的升级或者对于产品型公司,产品以及公司的竞争力会先在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项目上得到反映,OCF的变化可能早于净利润;也可以是确定性的增长性资本支出带来的回报预期,比如SaaS的早期投入未来会有明显的累积现金流,从而带来净利润回报。当然,随着企业新业务、新产品的逐步成熟,P/E也将逐渐回归。

  产品或服务型企业P/OCF指标一直适用。除了亚马逊、Salesforce外,腾讯、阿里、英伟达、Adobe等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仍然可以用P/OCF这一指标来看。它们的P/OCF值大都在30-40的区间,英伟达当前的P/OCF值达到了60,主要的原因是公司今年的现金流已经有了明显的大幅上升预期,而当前P/OCF的计算还是基于2016年的OCF。整体公司的P/OCF值和OCF的增速大致匹配。

  OCF相比于净利润是更真实、更具连续性且易观测的反映公司实际业务经营情况的指标,P/OCF这一指标考虑成长企业投入和回报的差期错配以及企业的营运结构,尤其适用于新业务、新产品和新运营模式的成长企业。”

  中泰研究所所长及建筑行业首席杨涛,则通过解析地方政府投资渠道的趋势变化,为PPP打气。

  “市场总认为今年严控地方政府融资,PPP就会减速,实则情况恰恰相反:在50号文严管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违规向融资平台担保背景下,地方政府将更加依赖于PPP来推进基建投资;同时在87号文堵死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名义做工程的“偏门”后,地方政府进一步只能走合规PPP的“正门”。在此背景下,7、8月PPP项目成交金额增速不降反升:根据明树数据,1-8月全国PPP成交金额累计增长57%,其中8月单月大幅增长96%,行业持续加速。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

  可以预计,在融资平台大门收紧、政府购买服务大门关闭、政府发债额度有限背景下,地方政府基建将更加依赖于合规PPP项目。

  弄清上述关系非常重要。由此可以做出两个判断:1、在政策面继续坚持43号文及50号文的精神下,融资平台融资收紧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还将继续趋势性放缓。2、政策面所支持的合规PPP作为替代手段(或“前门”),则将持续快速增长。

  认为银行不仅不会趋于限制PPP贷款,还会趋于争夺合规PPP项目。1)过去对融资平台的贷款是银行的重要对公业务之一。然而今年5月财金50号文严厉收紧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担保后,尤其是还出现部分地方“撤函”事件后,银行对融资平台的贷款预计将急剧收缩。2)今年5月财金87号文又禁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名义做工程,以往部分银行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贷款量与PPP贷款量相当,而5月以后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贷款理论上就也骤然停止,而这部分预计将转向PPP。3)在此情况下,银行如若还要保持对基建项目一定比例的投向配置,则只有去争夺合规的PPP项目。地方政府总要做项目,在融资平台利率快速上涨的背景下,PPP项目贷款利率即便有一定幅度上涨,地方政府也将能承受合理上升的项目回报率。

  总体认为目前融资平台的收缩对建筑央企整体业绩和订单的影响虽有,但程度有限。通过对主要央企各项业务贡献估算,中国建筑葛洲坝中国中冶等理论受到影响项目占比在10%以内,整体影响十分有限。

  龙头公司今年盈利、订单双高增长趋势已十分明确,板块性增持极为罕见。今年PPP园林龙头公司板块性平均约70%的盈利增长趋势已十分明确(中报及三季报预增都已印证)。同时,今年龙头公司亦已录得平均翻倍的订单增速(行业增长50%+,龙头公司订单翻倍不难理解),因此,预计明年板块还将有平均50%以上的盈利增速,快者还将更快。纵观各个行业,板块内大多数公司都在实施增持/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的现象极为罕见,充分彰显产业信心。

  增速/估值性价比极高,估值切换动力将越来越强。今年由于板块处于政策“逆风口”,虽然基本面超强,但前期股价表现平淡,始终处于2017年约20-25倍PE水平。随着时间向年底推进,2018年平均PE仅15倍(但预期盈利增速却超50%),性价比极高,估值切换动力将愈来愈强。同时,市场对今年以来的系列纠偏、金融监管政策边际敏感度降低,以及持续超预期的行业及公司数据证明市场前期对行业的部分担忧是“过于悲观”或“并不必要”,市场将重新修正预期。

  政策面正转向积极。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努力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能力,鼓励民间资本采取混合所有制、设立基金、组建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参与投资规模较大的PPP项目。后续潜在催化还包括:1)PPP第三届融资大会将于11月1-2日召开;2)第四批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公布(目前处于评审阶段);3)PPP条例正式出台(目前处于征求意见反馈阶段)。”

  大家常会聊到,券商研究员推荐的十大金股,实际检验很多表现很差。为什么他们荐股总是不准呢?因为很多情况下,股市的表现受交易者心理层面的影响很大,这个很难去把握,如果分析师能够精准预测股价走势,为何还要继续从事如此辛苦的工作呢?

  所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建议,要相信逻辑,不要相信奇迹。

  上市公司高增长的奇迹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国人爱讲故事,不爱算估值,这个现象比较普遍。经常有人在群里吹,说某某公司将连续5年实现每年超过20%的利润高增长,似乎高增长的公司比比皆是。事实又是如何呢?

  中泰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近期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从2006-2016这十年间,所选取的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连续五年盈利增速超过20%的,只占样本数的1.2%,真可谓百里挑一。连续5年里,利润有四年增长超过20%、另外一年增长不超过20%同时也不低于-20%的样本占比是2.9%;连续5年里,利润有三年增长超过20%、另外二年增长不低于-20%的;或者——利润有四年增长超过20%、另外一年增长低于-20%的,占比为6.4%。由此可见,连续三年利润增长超过20%的公司,或四年维持20%高增长一年盈利大幅下滑的“好公司”仅占样本比重的10%。在连续观察的五年中,居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上市公司没有一年盈利增速能够超过20%!统计显示,大多数公司是平庸的,而这类龙头公司过去十年的持有回报率远不止十倍。

  传递逻辑和政策预判,而非口号,就是从数百新财富拉票信里,淘出的最大投资机会。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