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10:00 新浪综合

  来源:法治周末

  国泰君安作为老牌券商,其投研团队人事震荡的原因与其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大环境不景气有关”

  法治周末实习生 徐依禄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老牌券商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国泰君安” ) 近来频频成为舆论焦点。

  继去年成为首只“破发”新股后,今年国泰君安又先后六次被监管部门点名。但这些,似乎都不及投研团队核心人员出走来的猛烈。

  10 月 21 日 ,国泰君安研究所发送给其机构投资者客户一封题为《关于国泰君安大类资产配置研究与宏观研究工作安排的说明》的声明信,信中称,日前在国泰君安履新的日本野村证券前经济学家花长春,已经被正式定岗为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至此,加上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国泰君安现设两名经济学家。而有 A 股市场“著名网红”“牛市旗手”之称的原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已于今年 6 月离职,投奔方正证券,任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董事总经理。

  法治周末记者从多方了解到,去年底国泰君安曾曝出任泽平与林采宜不合的消息,备受业内关注,同时引发过关于国泰君安首席职位设置的批判和质疑,如今投研团队核心成员流动对公司业务层面带来的影响亦引来不少关注。

  原有投研团队“三足”跑“两足”

  为基金、保险和私募等机构输送了不少人才而被业界誉为“证券分析师黄埔军校”“中国证券分析师摇篮”的国泰君安研究所,近一年来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离职戏剧。

  今年,国泰君安研究所的三大顶梁柱,除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外,其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和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都相继出走。

  事实上,国泰君安研究体系核心成员的出走早有迹象。

  去年 11 月,任泽平曾发表声明称:“以后请不要把任泽平和林采宜两个团队并列,一家公司两个宏观团队,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人设事是计划经济的阑尾炎。”

  随后,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曾公开表示:“任泽平的宏观研究,乔永远的策略研究,林采宜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是国泰君安研究体系三足鼎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未得以维持。今年 6 月,任泽平从国泰君安离职。

  资料显示,任泽平在进入研究所前,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2014 年“下海”加入国泰君安,当年并未上榜新财富宏观研究的前五名。后因喊出“ 5000 点不是梦”踩准牛市节奏而扬名立万。

  2015 年年底,任泽平拿下第十三届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

  但这位国泰君安的得力干将,在公司似乎并不是一帆风顺。有媒体接连传出任泽平与同事林采宜不合和乔永远在分析问题上各执己见的消息。

  有意思的是,在任泽平辞职后一个月,同样头顶首席分析师光环的乔永远也提交辞呈。根据有关信息,其下一站将前往兴业证券

  乔永远策略团队曾因“ 400 点反弹论”而名声大噪。并分别于 2014 年和 2015 摘取第十二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和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

  对于国泰君安研究体系另一位核心人物林采宜的去留,有消息称,林采宜曾在 8 月向公司递交辞呈后,但公司对其挽留才继续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在国泰君安证券官方微博的名人汇一栏中列有林采宜微博。

  林采宜最近一条微博消息发于 2015 年 5 月 19 日 ,内容为:“上月刚和国泰君安证券续签五年的首席经济学家聘用合同,目前没有离职意向。”

  上海一家大型私募合伙人在媒体上表示,两个平行独立的宏观团队起内讧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山头之争。如果理念不合则可能会有一个被边缘化甚至架空。如果拿不到主动权,就会成为被边缘的那一方。需要指出的是,不止是个体,这种争斗最终非常消耗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旦核心人员流失,就可能变成“空架子”。

  花长春正式加盟国泰君安细化职责

  各方消息显示,黄燕铭正在到处招兵买马。

  10 月 18 日 ,有消息称,日本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花长春正式加盟国泰君安研究所。

  法治周末记者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到,花长春于 10 月 11 日 取得了中国境内的一般证券业务执业证书,执业机构为国泰君安。

  10 月 21 日 ,国泰君安公开确认了该消息。

  根据前述声明信,林采宜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是基于宏观、策略、债券、衍生品等领域研究基础之上的关于各类金融资产配置的研究,属于证券研究的高级阶段;花长春宏观研究是关于境内外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以及财政与金融和产业格局方面的研究,是属于基础性的研究。

  简言之,林采宜团队研究范畴属于证券研究的高级阶段,花长春团队做境内外宏观研究,是基础性研究。

  国泰君安方面称:“我们设立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团队和宏观研究团队,分别由林采宜博士和花长春博士带领,会进一步明确双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发挥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研究优势,进一步完善研究所研究框架和体系。”

  针对为何将新任首席宏观分析师定岗为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泰君安称是为了“进一步适应投资者来源全球化、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以及全球工作的需要”。

  “主要是落实公司国际化战略,引进具有国际机构工作经验和环球视野的人才,加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研究,特设立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职位。”国泰君安称。

  记者就新老成员流动是否可能带来公司业务层面的影响的问题,致电国泰君安媒体公关部门,但截至发稿时对方未回应。

  研究人员流动引关注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券商之间研究人员的“离职”“加盟”乃常有之事,只不过出名的就那几个所以引人关注。加之“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在即,券商分析团队成员变动更受瞩目。

  王剑辉进一步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券商会受研究人员流动而走下坡路。至多可能会影响其这一两年内在行业中的排名,毕竟培养新的团队需要时间。

  但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国泰君安作为老牌券商,其投研团队人事震荡的原因与其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大环境不景气有关。

  FX168 财经学院副院长许亚鑫坦言,股市低迷,对于靠做经济业务吃饭的券商来说,是非常大的利空。

  记者调查发现,在国泰君安核心人员流动的同时,其业绩和市值表现差强人意。国泰君安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 137.07 亿元,同比下降 38.54% ,净利润 50.2 亿元,同比下降 47.91% 。

  公开资料也显示,在国泰君安 A 股上市一年以来,其股价从最高时的 37.3 元滑落至上周五的 17.63 元,市值蒸发约 1406.21 亿元。

  对此,宋清辉表示,受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等大环境的影响,现在整个券商行业都处于转型期,掉队了就面临着被出局的的风险。

  不过,在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看来,国泰君安实力非常雄厚,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