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券商大事汇总:揽佣金近千亿 集体涨停秀

2014年12月26日 11:29  大众证券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财信网(记者 刘彬 闵伟 王俊)2014年即将过去,回顾今年券商各方面的发展,形容为脱缰的野马也不为过。券商并购爆发、牵手互联网、两融业务腾飞、IPO承销争魁等,精彩纷呈。值此年关之际,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为读者盘点这一年以来各种券商“秀”和券商“火”。

  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是2014年券商最为热闹的话题,截至目前,取得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的已达24家券商。

  今年2月,国金证券率先与腾讯战略合作,推出万分之二的佣金网上开户开始,随后各家券商进军互联网金融的脚步大幅加快,华泰证券联合网易;东吴证券牵手同花顺国元证券联姻万德;中山证券与百度[微博]达成合作;广发证券与新浪网形成战略同盟,太平洋证券拥抱京东……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不少券商在互联网上陆续推出了金融商城,以一个账号打通多项服务,在移动APP中,券商以嵌入资讯信息供给投资者参考为主。导流方面的营销推广多倚重百度、腾讯、网易等网站,自身在社会化网络中营销能力尚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微信微博在网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多数券商欠缺微信微博自我营销意识,这一年中未见券商微博营销成功的案例,甚至有不少券商停止了微博更新。

  点评:互联网证券,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码通”上线

  10月8日起,中国证券业正式迎来“一码通”时代。所谓“一码通”,是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为所有的持有证券账户 (包括A股账户及封闭式基金账户)投资者配发一码通账户,关联沪深A、B股等各类证券子账户。

  不过,投资者关心的“一人一户”规定,目前暂没有完全放开。“一码通”上线初期,普通机构投资者和沪港通个人投资者取消 “一人一户”限制,下一步择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从一位券商人士处了解到,最早于2015年1月可能会全面放开 “一人一户”限制。

  点评:“一码通”让券商挑战与机遇并存。

  证券版银联浮出水面

  证券行业酝酿已久的 “证券版银联”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日前该平台的公司名称暂定为证通股份有限公司。据悉,该平台共有36家机构,除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之外,还包括20家券商、9家公募基金、2家私募基金和4家期货公司。

  市场之所以把它称之为证券版银联,是因为该平台在很多方面非常接近国内银行卡支付清算的运营网络中国银联。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平台可以直接实现不同证券账户资金的转账,客户可以绕过银行直接转账,提高了资金流通效率。其次,各个会员券商还能在该平台直接实现理财产品的交易。该平台就好比一个产品市场,投资者可以在其中任意挑选产品。另外,证券版银联还能帮助客户实现资金的提前兑现。

  点评:证通公司想象空间巨大。

  “南冷北热”的沪港通

  11月17日,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这一个多月以来,沪港通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表现出“南冷北热”的特征。

  截至12月25日,统计显示,北上沪股通每日成交额约56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南下港股通的仅约9亿港元;另外,沪股通平均每日使用的净买盘额度比率为23%,远高于港股通的4%。

  开通之前市场预期的日内额度将很快用完的情况并未出现。数据显示,沪股通的总额度用量645.3亿元,占整体3000亿元额度约21.5%,即沪股通剩余额度2354.70亿元;港股通的总额度用量则为83亿元,占整体2500亿元额度约3.3%,即港股通剩余额度2417亿元。

  点评:沪港通不以成交量“论英雄”,其倒逼内地资本市场改革的效应已显现。

  上演并购大戏

  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微博]批准广州证券受让天源证券80.47%的股权,这是近年来证监会批准的第一例证券公司并购案,同时拉开了2014券商并购大戏序幕。

  7月8日,国泰君安以35.71亿元收购了上海证券;7月31日,中信证券宣布,以约8.42亿美元完成对里昂证券的收购;8月1日,方正证券以132亿并购民族证券;8月13日大智慧公告称,以90亿元收购湘财证券;11月17日,中纺投资宣布重组安信证券;12月4日,海通证券宣布,拟以3.79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12月21日,国金证券宣布公司收购了香港粤海证券。

  当然,在今年券商并购潮中最亮眼的莫过于申银万国[微博]并购宏源证券,7月25日,宏源证券公告,申银万国将向宏源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以换股比例为2.049:1取得该股股东持有的宏源证券全部股票。合并后新公司总资产将达到1054.17亿元,宏源证券股票7月28日复牌,并于12月10日起停牌实施换股吸收合并。

  点评:并购改变中国券商业界格局。

  方正、民族证券演绎股东内斗

  今年8月,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获得无条件通过。但是,两家证券公司的合并并没有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相反,由于政泉控股引爆的与方正集团争斗迅速波及方正证券和民族证券。

  民族证券与大股东方正证券之间矛盾源于民族证券年度审计机构聘任分歧。11月26日,方正证券决定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民族证券2014年年度审计机构,该决定遭到民族证券拒绝。民族证券表示,“在11月21日与方正证券的沟通会上,就拟继续聘请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向方正证券汇报,方正证券未表示异议”,将聘任“中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其2014年年度审计机构。

  12月1日,方正证券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赴民族证券办公地,要求对民族证券进场审计,再次遭拒。随后方正证券发布声明称,由于民族证券董事会、管理层拒绝配合,可能影响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如今,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引发的股东纷争已演化为一场连环诉讼。12月5日,民族证券第二大股东政泉控股以股东知情权纠纷为由向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起诉方正证券,法院定于2015年1月21日开庭审理此案。12月16日,方正集团在官网公告对政泉控股提起诉讼,并就其“举报”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

  点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盟友到敌人,只因一个“利”字。

  疯狂的“两融”

  融资融券业务收入是2014年券商的重头戏。Wind统计显示,目前,获两融资格券商89家。截至上周末,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70.11亿元。

  近一年来,融资融券业务如脱缰的野马一般。2013年底,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3465.27亿元。据此计算,短短一年时间,融资融券余额增长幅度近200%。

  券商的两融业务收入有两种算法。

  一种是,截至12月25日,券商自营融资盘早已用罄,大量的融资资金来自银行和保险,利息成本约为4%左右,而所贷出的融资利率保持在8.6%的水平,利差约为4个百分点。目前融资余额已达约9000亿元,全年平均融资余额约为6000亿元,因此利差收入约为240亿元。考虑到有一部分资金是券商无成本的自有资金,因此粗估融资融券总收入至少约为300多亿元。另一种算法是,2013年全年平均融资余额约为3000亿元,对应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185亿元;2014年全年平均融资余额约为2013年的2倍,因此粗估融资融券总收入约为370亿元。

  无论如何,2014年融资融券总收入应该比2013年多出近200亿元,增长约1倍。

  点评:“两融”给券商带来的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IPO承销保荐费45亿落袋

  2014年,A股市场在IPO开闸红利之下,各家券商的投行业绩同比大幅增长,而在IPO业务的竞争格局上也发生明显了变化。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85家券商承销各类项目2221单(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各类债券),合计募资22691.8亿元。其中,债券占比最大,达到18089.8亿元;IPO项目募资额为674.6亿元。相比去年,在IPO开闸红利之下,多家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同比翻番。

  截至12月25日,上市新股共涉及到42家券商,券商承销这些IPO项目共计获得承销与保荐费用45亿元。收获最大的是广发证券,承销了13单IPO项目,承销规模为75.75亿元,获得的承销保荐费为4.77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其次是招商证券,为12单;国信证券以10单排名第三,分别揽入承销保荐费4.3亿元和2.66亿元。紧随国信证券之后的是中信建投证券,今年完成6单,华泰联合证券和民生证券各以5单,进入前六名。

  从承销保荐费用的排名来看,昔日排在前十名的券商平安证券[微博]、民生证券、安信证券均已滑落出第一方阵,而广发证券、国元证券、中金公司上升势头凶猛。广发证券从第8名跃至第1名,中金公司从25名跻身第9名,国元证券则由18名晋级为第10名。

  点评:IPO承销保荐新格局,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揽佣金近千亿元

  2014上半年,多数券商各大业务收入同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唯独经纪业务例外。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券商全行业经纪业务收入为321亿元,同比增速下滑5.7%。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对于券商经纪业务的冲击。

  2014下半年以来,A股迎来了“中国牛”,沪市日成交金额居高不下,几度破万亿元。红红火火的行情给券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佣金收入。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5日,A股成交量68668亿股,成交额691873亿元;B股成交量184亿股,成交额936亿元;基金成交额5729亿元。若按照2013年券商经纪业务平均佣金费率0.07%来计算,券商今年以来共揽入佣金977.95亿元,与去年全年相比,增长44.6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季度以来券商佣金收入达381.24亿元,环比第三季度增长60.77%,比第二季度增长114.47%,比第一季度增长123.51%,创年内新高。

  点评:行情好,才是硬道理!

  券商股集体频现涨停秀

  今年末这轮牛市中,券商股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券商板块的老大中信证券则是这十几颗明星中最耀眼的那颗。

  疯狂的大盘伴随着疯狂的券商股,作为A股本轮行情的绝对龙头,券商股集体涨停是市场的一大亮点。从全年的表现来看,光大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微博]等股全部翻倍。此前,券商股历史上第一次集体涨停出现在12月4日,时隔一周多,12月16日又爆发第二次集体涨停。

  A股市场对券商股的疯狂追捧终于在12月17日这一天结出硕果。11月21日至12月17日,A股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累计涨幅高达124.32%,期间还收获4个涨停板。中信证券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截至12月17日收盘,中信证券总市值3608亿元,约合582.5亿美元,仅次于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这三家全球顶尖证券公司,位居全球第四位,远远超越野村证券,成为亚洲第一大券商。

  点评:中国券商跻身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具有历史性意义。

  研报雷人

  今年以来,券商分析师写出不少让人大跌眼镜的研报。许多雷人的研究报告摆出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8月25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发布了一篇题为 “非主流到AB站:80后、90后、00后亚文化属性演替与互联网投资策略”的研报。许多网友认为研报中看到“脑洞”、“中二”、“杀马特”这些网络用语非常亲切,但更多“70后”甚至“80后”的投资者都表示阅读困难。

  9月2日,国泰君安任泽平发布宏观研究报告 《论熊市的最后一战》,发出了“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的呼声,以此来传达其对A股市场的乐观看法。

  进入10月,海通证券先后发布题为“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A股跌的是寂寞”、“妈妈的冷是甜蜜的冷”的研究报告,看多A股市场。

  点评:奇葩研报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预测大盘不靠谱

  距离2014年交易日结束屈指可数,A股市场表现牛冠全球。纵观2014年A股市场全年,沪指上半年震荡筑底,最低达1974.38点,7月份开始一路走高,到11月份后,指数出现飙升行情,最高见3189.87点。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汇总各大券商预测2014年沪指区间,统计发现(如图),给出点位预测的券商,只有东吴证券和西南证券较为接近,也许当时看来给出这个预测极为大胆,然而到年底发现,这确实最接近实际的点位。

  而其他预测沪指运行区间的券商,大部分都低估了A股市场的潜力,中金公司、东北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方正证券、国海证券山西证券、国金证券均认为2014年A股沪指最高到2500点左右,与最高点偏离值均超过三成。

  安信证券,全年强调防御为主,以至于下半年A股大幅走高后,市场传言其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兆银被雪藏。

  广发证券、银河证券和华泰证券的预测完全不靠谱,出现了严重的方向性错误,3家均预测2014年A股市场表现为先扬后抑,而实际的情况是前低后高、先抑后扬。

  点评:“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券商方正证券中信证券沪港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全明星投票:詹皇领跑 科比甩开哈登
  • 娱乐广电总局回应否认封杀赵本山 斥传闻不实
  • 财经2014年CPI今公布恐创新低 需警惕通缩
  • 科技交通部首为专车服务开闸 禁私家车经营
  • 博客巴黎博主:杂志社枪案后华人的反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最严校规:老师上课迟到5分钟扣2000
  • 如松: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救市
  • 易宪容:今年楼市“软着陆”将会落空
  • 周天勇:人口问题造成经济衰退
  • 张化桥:P2P贷款和理财的未来
  • 冉学东:奶农倒奶 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 叶檀:中国企业外债规模可能继续扩大
  • 水皮:是时候给A股泼冷水了
  • 金岩石:玩在“新资本市场”的创客
  • 齐俊杰:商业地产比住宅更危险
  • 牛刀:美联储正在寻找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