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终有时,中金公司昨日正式对外宣布,朱云来已辞去CEO职务。无论是中金公司还是朱云来,都是为中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历史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过境迁,中金公司和朱云来都要重新寻找自身的新位置。
起步香港
昨日,中金公司宣布朱云来辞去中金公司总裁及管理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董事会已经正式批准该申请。任命林寿康代为履行公司总裁及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带领管理团队主持公司日常运营。
从1998年加入中金公司到如今的挥别,朱云来在这个曾长期是国内行业头把交椅的贵族投行耕耘了16个年头。而要说朱云来,就得先说中金公司。1995年,在国务院的特批下,时任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牵头,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共同出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行——中金公司。自诞生后,中金公司就确定了做中国的国际化大投行的定位。中金公司成立三年后将触角伸到了境外市场,于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香港”)。
朱云来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中金公司的。当时,拥有多年海外从业经历的朱云来回到了中国,加入到了中金香港,担任高级经理,随后朱云来开始全面介入到投行业务之中,先后参与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等大型企业的海外发行工作。
投行老大
有时候人们很难分得清楚,是中金公司成就了朱云来,还是朱云来成就了中金公司。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国内关系网强大的投行不止中金公司一家,但中金公司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占领国内投行老大的宝座,朱云来功不可没。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2003年,由于在港期间对国企上市的贡献和自身能力有目共睹,46岁的朱云来被委以重任,出任中金公司CEO,中金公司的朱云来时代由此正式开启。在这位行事颇为低调的掌门人的带领下,中金公司长期稳坐投行老大的位置。
北京商报记者从一位接近朱云来的人士口中得知,朱云来一直以来都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经营,尤其是人才方面,中金公司前期聘用的人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华尔街选拔而来,这也使得中金公司的跨境业务具有其他投行难以获得的竞争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企业较大的海外IPO项目几乎都被中金公司包揽。
2005年,中金公司保荐的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融资规模达92亿元;2006年其保荐的工商银行在A+H上市,融资规模合计达219.39亿美元;2007年,其保荐的中国远洋在A股融资151.27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这一年中金公司帮助中国农业银行完成A+H上市,创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IPO规模的纪录,募集的资金高达221亿美元,这也是中金公司最为辉煌的时期。
没落之路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中金公司亦是如此。中金公司在朱云来的带领下曾辉煌多年,但最终还是失去了投行老大的宝座。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中显示,2010年,中金公司的承销、保荐及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的净收入超过20亿元,在券商行业中处于第一名的位置。然而,2011年开始,中金公司的投行业务在业界的位置悄然生变,当年,该公司的投行收入还不到2010年的一半,为9.91亿元,排名从原来的第一名跌至第五名。在过去的三年里,中金公司都不曾将投行收入第一名的宝座抢回来,而是仍处于第五名的位置。
若要追寻中金公司没落的缘由,一方面是与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变化和市场格局的转换有关,另一方面,中金公司固步自封未能转型也让它错失发展良机。
近三年,中金公司的内部也开始震荡,大量的精英人才选择出走:2013年,中金公司研究所的三名明星大将——固定收益研究组研究员徐小庆、电子行业分析师赵晓光和文化传播行业分析师金宇先后离职;今年以来,中金公司原投行业务委员会执行主席蒋国荣和该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已离职。
后朱云来时代
朱云来的挥别,意味着中金公司的朱云来时代正式终结。不过,中金公司的发展并不会因为朱云来的离开而终止。离开朱云来的中金和离开中金的朱云来,此时都需要找到各自的路。对于中金公司来说,完成上市是当下最紧迫的事。
多年来,中金公司的净资本都是依靠利润来留存,截至2013年,该公司的净资本仅为43.3亿元,而中信证券的净资本已达到433.4亿元,是中金公司的10倍。
中金公司帮助过不计其数的企业成功上市,但其自身的上市之路却较为坎坷。其实中金公司的上市已经提及多年,但一直未有实质动静,今年7月,坊间再次传出中金公司想在香港上市的消息,没想到3个月后,却等来了CEO朱云来的请辞,这无疑又给该公司的上市蒙上一层阴影,朱云来未等到中金公司上市就选择全身而退也让市场感到唏嘘不已。未来中金上市之路将如何行进,我们拭目以待。北京商报记者 马元月 叶龙招 王飞/制图
1995年
中金公司成立
1998年
朱云来加入中金香港
2003年
朱云来出任中金公司CEO
2014年
朱云来辞去中金公司所有职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