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发紫江企业研报前抢筹涨停后卖出 被指抢帽子

2014年07月22日 02:40  新京报  收藏本文     

  “抢帽子”: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新京报讯 (记者白金坤)上周,海通证券在发布相关研报前买入紫江企业,当紫江企业涨停后随即卖出,有投资者称其涉嫌“抢帽子”。昨日,海通证券方面否认抢帽子,称发布研报前不知道公司其他部门买入了紫江企业。

  海通证券买入后发表研报

  7月16日,主营瓶盖、标签等业务的紫江企业突然涨停,当天的龙虎榜单显示,海通证券总部买入7650万元。当天紫江企业总成交额为3.34亿元,海通证券总部一家占当天成交量的23%。

  7月17日,紫江企业在涨停之后跳空低开并全天高位震荡。当天,海通证券发布一份研报:《铝塑膜:皇冠上的明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进口替代启动在即》,其中提到紫江企业。

  海通证券的研报称,“铝塑膜行业增速将超过锂电池,未来三年增速有望超过40%,行业有望成长为100亿的高端市场”,并表示,“国外双寡头垄断,紫江企业率先实现国产化”。

  7月18日,紫江企业早盘10点左右再次涨停。当天的龙虎榜显示,海通证券总部卖出1763万元。紫江企业在三个交易日中出现两次涨停,累计涨幅高达28.16%。

  一些投资者认为,海通证券在发表研报之前大举买入,研报发表后又卖出,显然有抢帽子的嫌疑。

  海通证券回应:部门间有信息隔离

  新京报记者联系到海通证券的此次研报撰写人之一徐柏乔。徐柏乔表示,在自营部门买入前我们已经开始写这篇报告。另外研究所和自营部门有信息隔离墙。“在研报公开之前,我们并不知道(他们)要买这家公司。”

  “之前本想推荐这家公司,但是报告写出来之后,发现自己买了,也就没法推荐了,就把报告变成了一篇科普类的报告”。另外徐柏乔表示,在公开的研报中,还专门披露公司已经买了紫江企业。

  徐柏乔一再强调,这是一篇行业报告,并没有推荐紫江企业,没有任何评级和盈利预测,写这篇报告的目的主要是科普性质,讲解铝塑膜行业。不过记者发现,该研报于7月17日发布,第二日紫江企业再次涨停。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证券部主任王智斌表示,利用信息优势先行买入在国内来看仍是个灰色地带。尽管海通证券的研报仅是行业的研报,但是研报中对于公司信息披露部分已经影响股价,另外提前买入的量足够大,可能会存在着不合规的地方。

  王智斌称,这个事件和此前的黑嘴汪建中还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汪建中荐股的信息存在着虚假的成分,另外汪建中也不是对于行业进行分析,而是直接推荐股票。“是否违规,研报中的信息是否真实至关重要,这需要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认定。”

(原标题:被指“抢帽子” 海通证券否认)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海通证券紫江企业抢帽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阿尔及利亚客机残骸在马里被发现
  • 体育足协杯吉拉迪诺首球 恒大遭建业绝杀出局
  • 娱乐亚视前女主播钟慧宁堕楼身亡 终年43岁
  • 财经福喜难被罚倾家荡产 7次都没检出问题
  • 科技高通CEO来华避谈反垄断调查
  • 博客日本人骨子里很懒 飞机客舱有秘密地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凯恩斯:传统银行是新时代的恐龙
  • 齐俊杰:限购取消到底会帮谁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银行步伐应再大点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开启资产泡沫时代
  • 冉学东:银行地产股突然启动的逻辑
  • 易宪容:楼价调整幅度不是谁可左右的
  • 叶檀:央行又印钱了吗?
  • 谢作诗:取消限购不能阻止房价下跌
  • 摘叶成剑:百圆裤业透露A股借壳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