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指赔偿路漫漫 光大三季度恐亏市值跌106亿

2013年09月27日 23:59  华夏时报 

  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光大证券(601788.SH)“8·16”乌龙指事件已过月余,史上最重罚单使得其8月份的经营数字定格在了-5.23亿元,事件的台前幕后主脑们或辞职或调离,然而最坏的时刻并未结束,光大证券面临的巨额民事赔偿迟迟未有落定。

  “民事索赔这块不好讲究竟能赔多少。”据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表示,“一开始证监会是让光大成立一个像万福生科一样的赔偿基金,但光大方面未同意,再加上出事当天传说有相关责任人进系统篡改数据,证监会最后就下了一个比较狠的处罚决定。”光大证券三季度亏损似已成定局,而“8·16”之后,其市值已跌去106亿元。

  沪穗两例赔偿案搁浅

  根据证监会的提示,对于投资者因光大证券内幕交易受到的损失,投资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早先已有上海、广州、温州等地的投资者通过各地律所向光大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据公开资料显示,乌龙指之后,A股当日有超过45万户投资者跟风买入,而机构投资者有1600多家,如果按照其涉及内幕交易的时点11点到下午1点半之间,沪深两市的900亿交易金额来计,以整体跌幅约3%来算,光大面临的索赔则最高可达27亿元。

  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表示,该所在9月2日下午已向光大证券注册地法院——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尽管有14位律师的联名呼吁和积极推进,但最先接受诉讼请求的广州和上海两地法院分别作出了驳回起诉和尚需研究的决定,由于集体诉讼制度的缺位以及逻辑取证的困难,许多损失惨重的小股民们只能望洋兴叹。

  一位业内律师指出:普通投资者真正起诉的原因并非乌龙指事件的误操作,而是乌龙指之后为减损对冲采取的操纵期指的行为。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告诉记者:“对于损失的界定和诉讼主体方面并无相应的司法解释,当事人的索赔条件和标准都不明确,这导致索赔可能面临尴尬境地。”

  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未落下,光大证券自身也并未消停:8月22日,公司总裁徐浩明辞职,8月31日,公司助理总裁杨赤忠、董秘梅键辞职,由副总裁薛峰代行董秘职责,4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建波被处以终身禁入,日前又盛传人力资源副总于德双即将离职。

  至于说人事方面,据上述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透露,未来有望接班的是第一副总裁薛峰,至于说梅键,只是不做董秘了,他本来就是负责经纪业务,从台前转到幕后了,影响也并不大。

  后乌龙指时代的光大是否能够重振雄风?8月19日,曾经的金字招牌策略投资部的自营业务被暂停3个月,8月2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通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被暂停,截至目前,公司在该业务上实现项目收入约54万元,仅仅是起步阶段。

  光大证券受影响的板块还不止如此,投行IPO方面光大证券的材料已经被暂停受理,同样在即将开启的并购重组分道制排队当中,光大的资质仍然无缘豁免/快速的绿色通道。“降级已经是必然的,只是降到哪里的问题,而受限于资本金,创新业务未来必然受到影响,目前资产管理因为是子公司,直接的影响不大,主要可能是在声誉方面。”接近光大的人士指出。

  光大的资管子公司业务是否受创?从财务数据或可一窥究竟,2013年7月,资管的营业收入是1747.80万元,净利润895.64万元,而到8月末,两项指标双双降至1417.65万元和617.38万元,降至4个月以来的低点。

  三季度亏损似乎已成定局:7月份盈利4467万元,被8月份的巨亏5.23亿元吞噬殆尽。公司期盼已久的70亿元再融资因为证监会的调查以及股价倒挂双重因素被搁浅,目前仅9.39元的股价虽较之前期有所回调,但仍在11.65元/增发价下方,增发的期限是至11月20日,也就是说不到两个月,似已无力回天。而从“8·16”当日最高的12.5元至今,以其总股本来计,光大证券的市值已经跌去了106亿元。

  空头平仓亏430万

  根据公司公告,8月16日全天用于对冲而新增的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总计7130张,这部分股指期货盯市盈利1亿元,对冲错误买入股票的亏损2.94亿元之后,初步估算损失约1.94亿元。截至9月6日,这部分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已经全部平仓完毕,该部分损失约430万元。

  而股指期货恰恰是上半年公司为数不多的业务亮点:共计1853张投资份额共盈利约7.59亿元。公司内部人士表示: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3%,针对自营业务,公司加强了对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衍生品投资等新业务的研究和运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场风险。同时,对权益类证券及衍生品持仓进行风险价值测量,量化评估投资风险。然而自8月19日起,公司的自营业务股指期货交易采取限制开仓措施,后劲难继。

  其他业务板块表现尚算稳健:上半年完成股票基金交易额13717 亿元,市场份额3.18%,同比上升0.1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2.51%;投行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06.16%,权益类投资完成4 单再融资项目,主承销家数排名行业第8,债券类项目11单;融资融券余额较年初增长116%,并首批取得转融券、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资格;销售交易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00.82%;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本金规模1629 亿元,较年初增加713 亿元;期货业务日均保证金规模53.3 亿元,同比增长40% 。

  “风险其实从去年开始已经在慢慢累积。”一位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年报的时候,证监会规定的自营和衍生品与净资本的比例,光大一度突破了它自己设置的警戒线,当时我已经觉察到了风险,但自营业务当时还是赚钱的,所以风险被忽略了。”记者查阅了半年报发现,今年上半年末,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的比率是74.22%,而在2012年12月31日,曾经一度高达89.35%。

  这个比例究竟有多高?记者比对了一下海通证券的该项指数,发现其半年报时的比例仅仅是19.5%,中信证券的该项指数在去年末是65.97%,而今年上半年降至59.07%,中型券商当中如兴业证券的上半年比例是14.31%,去年年底是16.63%。

  8月16日的一记乌龙指落下,光大的“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指标最终超过了100%的监管红线,而此前并不为人所注意的量化投资顿时跃至风口浪尖。事实上,量化投资中的乌龙事件在全球均有发生,而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量化投资在国内只属初级阶段,光大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超前,其实沪上另外一家大型券商也在此前发生过类似事件,只是波及面没有光大这次这么广,所以侥幸过关抹平了,光大确实是运气不好。”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北高院终审:聂树斌案非王书金所为
  • 体育李娜"零封"小德 多重规则护体赢性别大战
  • 娱乐李双江首露脸:我现在非常不好不想说话
  • 财经财政部长楼继伟定调财税改革:富人多纳税
  • 科技揭秘手游托:潜伏陪玩刺激用户买装备
  • 博客韩寒:我被骗了二十多年
  • 读书满汉全席为何成京城"十可笑"之首
  • 教育两大名校大学生公开激辩“泡妞秘籍”
  • 谢百三:各路高手如何看待当前股市
  • 李光斗:烂片是如何卖出高票房的
  • 章玉贵:上海自贸区锻造纽伦沪第一步
  • 袁一泓:为何买房利润高于实业
  • 赵伟:美联储难撤的QE和难产的新掌门
  • 陈岳峰:实体零售或将迎惨淡四季度
  • 叶檀:中国必走大城市圈之路
  • 张化桥:谁夺走了企业家的快感
  • 陶冬:伯南克错了
  • 刘杉:宏观经济仍靠房地产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