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816事件暗影:最要命70亿定增倒挂21%

2013年09月09日 05:41  理财周报 

  天丰处罚“新大地第二”

  200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98.2亿元和46.9亿元,去年数字萎缩至36.5亿和10亿

  理财周报记者 蔡俊/上海报道

  光大证券“8.16事件”发生知9月6日的14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近20%,总市值缩水近101亿元。9月6日,光大证券收于9.17元,与11.65元的定增底价倒挂21%。

  固收、自营、投行……光大证券今年流年不利。作为继中信证券之后第二家IPO上市的券商,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业绩与估值总是不尽如人意。

  2012年,为摆脱发展瓶颈,光大证券对不少涉及创新业务的部门进行改造,力图在券商创新浪潮中分得一杯羹。然而,一次次危机、行业风向转而保守的情形下,创新部门前景未卜。

  同时,自今年6月因投行遭立案调查而被暂停的再融资计划,光大证券一直在推动。不过,“8·16事件”的影响,或给接近70亿元的定增蒙上一层阴影。

  自营整改未竞

  直面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光大证券的自营业务。

  8月30日,证监会公布处罚结果,光大证券被停止自营业务(固定收益证券除外),并暂停新业务的审批,相关责任人员还将进行整改及处分。

  如此严厉的处罚结果尚属首次,对光大证券自营业务的“摧毁”不言而喻。去年以来,光大证券对自营业务有过架构上的调整,原来的证券投资部改组为金融市场总部,下设还有权益、债券等二级部门,专门负责各自投资品种的一级销售与二级交易。

  “金融市场总部是银行的架构设置,在证券业进行这样的改造,光大算是吃螃蟹的公司。”北京一名券商自营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据了解,金融市场总部的设置率先由银行形成。在银行体制内,该部门主要负责同业、债券、人民币、外汇等自有资金池的投资。而券商将证券投资部改组为金融市场总部,不仅是对未来新增投资品种的预设,同时权限范围也有所扩大。

  改组之后,光大证券内部负责自营业务的部门就覆盖金融市场总部、策略投资部。整个8月,两个部门先后陷入“乌龙指事件”中。

  8月19日,光大证券公告称,金融市场总部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报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高至4.20%,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

  自营业务的两个部门出现“乌龙”,目前的经营范围也仅剩固定收益领域。根据光大证券今年中报,自营业务投资权益及衍生品、固定收益的金额分别为98.4亿元和93亿元。由于过去几年投资权益浮亏,去年起光大就一直依托策略投资部发展套利业务,但一纸处罚决定书,让自营的权益投资陷入被动锁仓的尴尬。

  截至目前,光大证券自营投资的股票有中信证券、中国银行中国人寿柳工中联重科中国一重特变电工华鲁恒升海螺水泥中国石油等。这些蓝筹股中,银行板块与机械板块成为重仓对象。不过,6月底“钱荒”引起的股债双杀,造成银行板块今年以来下跌2.21%,同时机械板块已连续三年下跌,今年跌幅已接近5%。

  固收陷入危局

  受冲击的不只在自营业务,固定收益部门也在“8·16事件”中受到牵连。

  8月22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收到交易商协会的规范自查通知,被要求暂停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即短融、中票的承销资格,并就业务流程、内控合规、风险管理等体系进行自查。

  “交易商协会是银行系统的产物,与‘8·16事件’的二级市场波动没有直接关联,因此被罚有点勉强。不过,当初给这块业务牌照时,协会明确规定牌照与公司的风控、评级挂钩。先前已有券商因为评级下降被剥夺了资格,‘8·16事件’影响又这么大,所以这次被暂停业务,其实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华东地区一名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实际上,光大证券获得此块业务牌照的时间并不长。去年11月底,交易商协会向10家券商开放该领域的主承销资格,光大证券位列其中。

  由于短融中票近年来承销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大多数券商垂涎该领域的“大蛋糕”,因此不少券商在去年底摘得资格后,都对固定收益部门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光大证券也不例外。

  据悉,原本在光大证券的组织架构中,债券承销团队只隶属于投行总部,但为了抓住今年的机遇,该团队已独立出来成立固定收益总部。人员配置方面,光大证券从中信证券招来一批成员,该批员工进公司后,头衔与薪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去年IPO停摆,固收市场火热,很多券商都在组建新团队。光大从中信挖人,看重的也是后者多年来在债券市场人才和资源的积累。毕竟以前券商做短融中票也只有中信、中金。”前述固收人士告诉记者。

  就在4月的股东大会上,光大证券表示今年承销业务的重点发展将放在固定收益。今年截至目前,光大证券已承销12个债券项目,逼近去年整体15个的数量。

  短融中票方面,光大证券已斩获第一单,其在该业务上实现54万元的收入。今年8月,由光大证券担任主承销,中国银行联系发行的项目——浙江省物产集团第二期短期融资券上市,实际募资5亿元。截至目前,除光大证券外,新拿到资格的券商仅国泰君安、一创摩根、银河证券有发行项目。

  “光大在8月底已向协会提交了自查结果和整改方案,但业务的开放时间还要等监管层下发。实际上,短融业务现在刚有了起色却被叫停,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如果明年光大降级,就会导致资格被剥夺,到时人员流动说不定会大面积流动。”前述固收人士表示。

  投行风雨飘摇

  一纸处罚未落定,光大证券的投行前景风雨不定。

  今年6月,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天丰节能项目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至此,从财务抽查开始的一场风波,步入另一个阶段。

  这场风波始于1月,爆发于4月,并在6月推向高潮,至今监管层对光大证券的处罚仍未落地。

  今年1月,证监会对光大证券出示警示函,缘由是光大在去年3月发行康达新材时未及时披露信息,在知晓发行人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未将详情补充进招股书并向证监会说明。正是这一纸迟来的处罚决定,搅动了后来一系列的风波。

  在4月的财务核查抽签中,由于系统自动将今年被罚券商中签的比例提高,导致光大证券抽中5家,仅次于国信证券。其中,中小板项目天丰节能成为“地雷”。就在核查小组现场检查公司总部时,天丰节能因被查出涉嫌虚增收入、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关联交易未入账,继而与核查小组发生冲突,造成证监会立案,并被当地证监局非公开批评。

  “案件调查已经结束了,初步判定天丰节能约20%的利润存在虚增,但从财务上也还是达到上市要求。不过,现在处于的风口浪尖,处罚的结果可能会参照新大地。”华东一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天丰节能处在IPO预披露招股书之前的阶段,因此立案的最终结果将不涉及刑事处罚,而是交由行政处罚委员会决定。但经历这场风波之后,外界都在猜测光大证券的投行部门是否会因此次风波,造成人员大面积的流失。

  据悉,光大证券投行部门一些保代在去年曾相继离职,但目前为止,今年离开的人员并不像外界猜测那般。多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IPO停发以来各券商的投行人员正面临相对过剩的阶段,招人时也会倾向有项目的保代,但光大的处罚结果还未出,且公司保代目前的薪资水平也较高,一切未落定之前,大面积的人员流动并未听说。

  不过,在未来投行格局中,光大证券的前景显然有些黯淡。

  “过去几年投行都是粗放式经营,广东地区市场化色彩浓一些的券商,IPO项目做得比较多。而质量好的项目都被大券商瓜分,质量参差不齐的也被其他投行疯抢。光大投行不算强势,市场化程度也不如南方投行。”前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再融资搁置

  “资本扩张——业绩增厚——估值提升——资本扩张”,时任董事长唐双宁在光大证券上市时就定下了发展路径。

  2009年,光大证券登陆上交所主板。若将其放在集团层面,光大证券的先行上市实质是光大银行[微博]上市、光大集团重组的第一步。2011年,唐双宁卸任董事长之职,继续将精力放在艰难的集团重组,而其当时提供的发展路径,却因经营结构的缺陷,业绩持续下滑。

  根据年报数据,自2010年起,光大证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就处于下行通道。实际上,光大证券自2005年提出连续三年盈利就申报上市后,2007年的业绩曾达到高峰,当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98.2亿元和46.9亿元。时至去年,这一数据萎缩至36.5亿元和10亿元。

  一名基金公司研究员对记者说,“2007年是牛市,经纪业务为导向的券商赚得盆满钵满。之后熊市暴露出经营结构的缺陷,靠天吃饭就真只有听天由命。”

  业绩下滑的压力导致光大证券的估值也进一步下调。2010年以来,光大证券的ROE从9.6%下降至4.3%,当年思路中的业绩增厚、估值提升等环节,相继缺失。

  对此,光大证券将目光瞄向衍生品、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2012年,光大证券的融资、融券余额分别为47.51亿元、3.44亿元,处于第二集团。在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阶段,创新业务冲抵了部分降幅。

  在唐双宁的计划中,光大证券上市后,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部署分别为前者规模化发展,后者先拿牌照继而依托资本金扩张。不过,由于传统业务的乏力,光大证券逐渐向创新业务倾斜,急于渴求资本金下,公司去年抛出定增计划,并在今年5月获取监管层的发行批复。

  不过,既定的发行计划却连遭变化。由于天丰节能项目光大证券被立案调查,定增的进程被暂停。一位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发行计划被暂停,但承销团队仍在推动寻找认购方的进程,由于拥有股东方具备实力,光大证券的定增已经吸引不少机构意向。

  但是,“8·16事件”的阴影也笼罩着光大证券的定增。“买方对背景深厚的金融企业还是比较认可的。券商股概念涨势可以,但个股方面要保证业绩或评级与估值的匹配。‘8·16事件’给光大带来不小的处罚结果,业绩和明年评级是否受到冲击,大多数机构现在的态度越发谨慎。”华东一名机构投资经理表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丁书苗曾数次安排多名女性供刘志军嫖宿
  • 体育日本东京获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 娱乐赵薇否认怀孕称正减肥:要瘦成王菲
  • 财经蒋洁敏曾放豪言:生进中南海死入八宝山
  • 科技诺基亚衰落:埃洛普无法改变芬兰基因
  • 博客乔磊:姚明要卖的美国豪宅啥样(图)
  • 读书女权演义:中国古代的守宫砂与处女贞
  • 教育教师节拟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
  • 小赢妇:中国股市神奇功能 制造富豪
  • 王吉舟:中国政治与经济未来五年走势
  • 邱国鹭:三大热门概念股都是烂生意
  • 龚蕾:李嘉诚为何撤资内地转战欧洲
  • 陶永谊:保护贸易的苦衷
  • 海啸后的希望:A股的萎与美股的疯
  • 永新人:官场劣币是如何驱逐良币的
  • 观宇:后QE时代美国货币财政政策困局
  • 陈思进:货币战争实质是全球汇率战争
  • 谢百三:朱镕基曾亲自处理327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