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乱象丛生:高层人事不稳 管理失控

2013年08月19日 18:14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8月19日消息,光大证券近期可谓丑闻跌出,负面缠身。继8月16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出现ETF套利事件后,今日光大固定收益部交易又出乌龙,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接近光大证券的人士表示,光大证券各个部门相继出事,公司整体管理存在大漏洞,管理层能否控制住局面是个疑问。

  光大证券近五年来缺少创新突破,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甚至渐有跌出第一梯队的趋势。以资本实力为例,截至2012年末光大证券以131.16亿元净资本,行业排名第六位,与排名前三位的券商净资本规模相差甚远。

  除了最近爆出的策略投资部门与固定收益部门相继出事外,光大证券此前在投行部门、直投部门也相继被爆负面。究其原因,光大证券高层人事不稳定,内部斗争和内耗严重,派系林立导致管理上存在失控风险。

  光大证券在徐浩明担任总裁后,光大证券董事长一职曾三易其主,在王明权去职后,唐双宁曾短暂接任,如今则交由袁长清接棒。

  徐浩明是王明权在交通银行任职时的老部下,曾任交通银行办公室综合处处长,但却缺少金融业务主管经验,徐浩明受到集团支持力度下降,与后来董事长之间存在心结,管理理念有时很难向下渗透。

  内部人士称目前光大从集团获得的业务资源远远不能与中信证券相比,有时候还得背负不少负担。目前,光大证券管理层中有多位来自于光大集团,这部分空降高管与本土高层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理念不合。

  投行部门内耗严重

  在6、7月爆出的投行部门内讧来看,分管副总裁熊国兵自于光大集团,原分管副总裁刘剑则是本土业务派代表,双方利益与考虑问题出发点分歧很大。

  如大幅削减了保代薪酬,取消了津贴与补助,并且重新制定了业务考核以及绩效激励制度,对投行业务量和奖励标准进行了量化。在业务流程上,他成立资本市场部,并提升为一级部门,其工作也提前到项目立项,并参与项目质量的把关、风险控制等内核工作。

  资本市场部在公司投行多个专业委员会上都占据了两席人数,在包括立项、内核以及发行定价等议事机构中赋予了重要的职责和发言权。

  据悉熊国兵在刚开始阶段,管理理念很难深入到业务层面,尤其部分中层和老员工反弹较大,这也加深了他对旧派系的不信任,转而将部分重心投向新人的培养。

  于是,熊国兵亲自上阵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并将业务条线中的年轻人以“投行俱乐部”的名义组织起来,通过读书、编书等多样化形式搭建成业务后备梯队。还以年轻人为班底组建了独立的业务承做部门,鼓励年轻人与老员工进行竞争。在公司内部,这部分年轻人被戏称为熊国兵的“青年近卫军”。

  这一改革使得光大投行的业务成本逐渐降下来,并在一定时期内贡献了不少利润,但同时也加重了光大证券投行团队的动荡,熊国兵与不少中层老员工间的不信任加剧,导致了更多老员工的离职,3年间流失了不少投行骨干。

  光大直投项目造假和亏损

  光大证券旗下直投子公司光大资本之前还被爆出公司内部治理混乱,4年仅投出16个项目,其中仅1单上市,13个项目出现浮亏,投资于百力达项目的1亿元全部亏损,此外,被证监会定性为财务造假的浙江洪波也有光大资本的参与。

  资料显示,2010年光大资本斥资9860万元取得百力达太阳能5.8%的股权,由于光伏行业整体亏损严重,百力达也未能例外。

  光大资本对于百力达太阳能的严重亏损,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光大资本将上述近亿元投资进行减值计提未果,双方因此反目。

  除百力达外,光大证券在浙江洪波项目上采取的是“保荐+直投”模式,证监会调查发现,浙江洪波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据内部员工透露,光大资本内部管理机制的问题已经使得优秀人员大量流失,目前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案本周四在济南中院公审
  • 体育英超-曼城4-0 NBA-曝火箭签下实用干将
  • 娱乐曝郭晶晶预产期为今日 御用名医剖腹生产
  • 财经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夫妇被调查或引风暴
  • 科技中移动4G倒计时:全年417亿砸向建网
  • 博客马未都:汽车限行扣分合理吗?
  • 读书蒋经国为何启动台湾改革终结蒋家王朝
  • 教育27岁小伙两次退学三上大学为了啥
  • 张五常:打压楼市会导致泡沫吗
  • 齐格:做影视明星需要哪些代价
  • 叶檀:房价高了 温州解套了
  • 陈序:未来房地产调控底线看年底
  • 潘英丽:中国金融结构需要大调整
  • 陈季冰:中国企业家的历史性抉择
  • 金岩石:中国三个大众投资市场哪个牛
  • 叶檀:中国大妈撼动金价
  • 西向东:美国各族裔喜欢买什么车
  • 谢作诗:为什么限购令不能降房价